在冷戰時期,歐洲處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條約組織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戰略環境之下。北大西洋公約(北約)與華沙條約(華沙條約)是美國和蘇聯兩大陣營的核心同盟,歐洲因此成為冷戰中心。
在很多人印象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條約組織應該是同時建立的,起碼建立時間相差不會超過一年。然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于1949年,而華沙條約組織卻成立于1955年。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雖然現在西方國家的宣傳機器将發動冷戰的“黑鍋”扣到了蘇聯的頭上。但實際上蘇聯在二戰後并不想與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打冷戰,這點從斯大林在二戰後阻止西方國家的共産黨奪權就可以看出。
在二戰結束後的十餘年裡,蘇聯一直避免與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進行全面戰略對抗。因此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前夕,蘇聯甚至還一度提出加入北約。直到全面對抗已不可避免時,蘇聯才成立華約。
其次,華約成員國基本上都是蘇聯在二戰中建立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1947年,蘇聯與東歐各國共産黨成立了“共産黨與工人黨情報局”。通過該組織,東歐各國的執政黨幾乎成為蘇共實際上的支部。
因此在斯大林時期,蘇聯不需要成立國家間的軍事聯盟就可以控制東歐各國(南斯拉夫除外),沒有必要冒着公開對抗的戰略風險跟北約對線。但在斯大林去世後,蘇聯對東歐各國的控制有所減弱。
于是赫魯曉夫上台後決定給予東歐各國有限程度的“獨立自主”,準備解散“共産黨與工人黨情報局”。但解散“共産黨與工人黨情報局”不等于放棄東歐各國,赫魯曉夫還是要搞個國際體系來控制東歐。
正因如此,赫魯曉夫決定參照北大西洋公約的模式建立由蘇聯領導的國際政治軍事集團。再加上赫魯曉夫決定在戰略上與美國陣營進行全球争霸,華沙條約便應運而出了,也因此比北約晚幾年成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