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16:32:31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琅琊榜梁帝3次試探靜妃)1

2015年,一部以男主權謀之争的宮鬥劇橫空出世。

影視劇剛上映反響平平,但随着續集的播出,口碑一路高開,成了當年的現象級爆款,至今仍被劇迷們津津樂道。

《琅琊榜》講述的在梅嶺一戰活下來的林殊,化名“麒麟才子”梅長蘇來到京城,以智謀解開謎團,輔佐靖王,讓陳年舊案沉冤昭雪。

影視劇中男人之間的權謀之争,看得讓人欲罷不能。

而劇中的女主也是特色鮮明,尤其是劉敏濤飾演的靜妃。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琅琊榜梁帝3次試探靜妃)2

她超高的說話藝術不僅驚豔了屏幕前的觀衆,擅于玩弄權術的梁帝更是被她折服。

劇中梁帝對靜妃有三次試探,而靜妃巧用說話的藝術,赢得梁帝的信任。

最後一路闖關,讓靖王做了太子,自己從嫔升妃。

靜妃的故事,剛好印證了那句話:“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赢了。

01 梁帝第一次試探:以退為進,反客為主

第一次,梁帝帶着高公公來到靜妃的芷蘿宮。

但無論是當年的赤焰案還是靖王的性格,梁帝對靜妃都有很強的防備心。

這個敏感時期來芷蘿宮,梁帝是有明确的目的。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琅琊榜梁帝3次試探靜妃)3

所以靜妃一開始便是察覺到了梁帝的疲倦,然後拿出自己的絕活,給梁帝做推拿。

這就像一位跟自己有隔閡的領導突然來找你,絕非漫無目的。

這個時候表現得太冷漠肯定不行,但太熱情更不合适。

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察覺對方的需求,然後用自己的擅長先化解尴尬,滿足對方。

等梁帝在芷蘿宮睡醒後,他便開始了對靜妃的第一次試探。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琅琊榜梁帝3次試探靜妃)4

梁帝對靜妃說:

“這些年一直冷落她,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什麼補償也沒給。不過好在景琰孝順,靜妃還是有後福的。”

梁帝為什麼要跟靜妃提過去的往事呢?

因為當時太子關禁閉,譽王勢力越來越大,梁帝在考慮要不要扶持靖王來制衡譽王。

其次,梁帝是想試探靜妃母子對當年赤焰案的态度,如果靜妃提出重舊案的要求,那就說明扶持靖王會帶來危險。

而作為下級的靜妃,當然很清楚自己母子倆在後宮的遭遇。

不管自己怎麼提賞賜,梁帝都不會改變當年赤焰案的态度。

顯然,梁帝提到的“冷落”和“補償”都是對靜妃不太有利的話題。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琅琊榜梁帝3次試探靜妃)5

于是靜妃選擇了以退為進,把“皇帝賞妃”轉換為“兒子孝順、有情義”。

靜妃直接回梁帝:

“陛下說的是,有景琰在,臣妾就知足了!景琰這孩子孝心重、有情義,隻要他在京城,入宮的日子就一定會來請安的,隻要看見他,臣妾怎麼都是開心的。”

這樣回答的好處就是:一方面捧了靖王,還在向梁帝暗示,自己就是一個目光短淺的深宮婦人。

就像在職場上,當曾經冷落你的領導突然打算提拔你時,肯定會先試探你之前對他過去的态度,比如是否有記仇等。

如果直接順着領導的話回答,直接表示是冷落了,需要補償。那顯然是在否定領導之前的行為,這對自己的處境并不利。

但如果以退為進,在領導肯定的優點方面延伸回答,相當于是在為自己制造話題的主動權。

02 梁帝第二次試探:轉換身份,加深人設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琅琊榜梁帝3次試探靜妃)6

緊接着,梁帝就誇靖王:

“景琰是個重情義的孩子,就是性子實在是太拗了!為了摔打他,也沒給他太多機會。”

又表示要獎賞靖王:

“畢竟靖王是梁帝的兒子,怎麼也得關照一下他!戰場兇險,以後盡量就不遣靖王出去了!”

這是梁帝對靜妃的第二次試探,是想測試靜妃母子的野心。

如果靜妃順着梁帝的要求,直接讓靖王從戰場回到京城,就說明他們有參與奪權的打算。

靜妃在回答梁帝時有兩個考慮:第一,不能暴露母子倆的野心。

第二,當前朝局複雜,在譽王和太子勢力沒削弱之前,靖王沒多大勝算,所以不能讓他太早回京參與朝政。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琅琊榜梁帝3次試探靜妃)7

所以,靜妃在回答梁帝時,采用了轉換身份的方式。

靜妃回答梁帝:

“陛下,隻要朝廷需要,該去還是得去,宮外的事情臣妾不清楚,但是景琰他身為皇子維護江山,也是應盡之責。

景琰這孩子雖然不愛張揚,但他心裡是裝着陛下的,陛下若是為了愛護他,一直讓他賦閑在京享清福,他反而會覺得不被器重呢?”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琅琊榜梁帝3次試探靜妃)8

靜妃把緊張的君臣關系轉換為有溫度的情感關系。

把“父親關照兒子”的私事,轉換為“保家衛國”的公事。

把“皇子維護江山”的君臣關系,轉換為“心裡是裝着陛下”的父子關系。

把“留在京城”說成享清福,實則是在暗指參與奪權的太子和譽王在京城“享清福”。

靖王常年在戰場反而是真正幹實事的人。

靜妃這樣回答,完成了3個目的:一,證明靜妃母子沒有野心;

二,靖王是個忠孝兩全的皇子;三,靜妃母子都懂得舍家為國的道理。

在職場上,領導想試探下屬有沒有加官進爵的野心,一般都會說得很隐晦。

如果直接暴露自己的真實想法,領導反而會多加防備,畢竟很多領導需要的是能被自己掌控的下屬。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琅琊榜梁帝3次試探靜妃)9

梁帝接着又評價靖王:

“景琰就是心實,再委屈也不跟朕厮鬧。”

雖說君臣先于父子,但梁帝覺得靖王跟自己太生分,就像靜妃一樣。

靜妃敏銳地洞察到梁帝的真實用意,梁帝在誇靖王不惹事,但又說他生分。

其實就是在說靜妃跟靖王一樣,對自己态度不好,這讓梁帝很難去重用一個生分的人。

于是靜妃便把“生分”轉換為“性格不同”。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琅琊榜梁帝3次試探靜妃)10

靜妃回答梁帝: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陛下的皇子也不都是相同的性格。”

這其實是在暗指太子和譽王雖然跟梁帝不生分,但經常厮鬧。

這樣一對比,反而凸顯出靖王的優勢,不會給梁帝增加負擔。

在職場中,領導評價一位下屬的時候,分清領導是在表揚還是批評,有一個很重要的标準,就是看評價的内容是否具體。

就像梁帝誇靖王一樣,雖然表面上是在誇心實,但是很籠統,而說生分的時候,則是連着靜妃一塊說。

03 第三次試探:推波助瀾,加強人設

當梁帝感覺到靜妃跟自己距離慢慢拉近後,梁帝便直接問她:

“譽王如何?”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琅琊榜梁帝3次試探靜妃)11

說明這時梁帝已經對靜妃放下了很多防備。

這是梁帝對靜妃第三次試探,是想看一看靜妃後宮是否有耳目,守不守規矩。

而靜妃這時肯定不能直接評價譽王,她首先是緊張、猶豫,然後便采用答非所問的方式,直接誇譽王的樣貌。

靜妃答道:

“臣妾覺得,譽王容資不凡,氣度華貴,是個很氣派的皇子。”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琅琊榜梁帝3次試探靜妃)12

她這麼回答,是想引導梁帝說出具體的問題,從而給自己留出更多的思考時間。

梁帝顯然不滿意這個回答,于是又嚴肅告訴她,自己問的不是樣貌!

靜妃回答道:

“請陛下見諒,臣妾對譽王知之甚少,隻是偶爾聽後宮議論說他是個賢王。”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琅琊榜梁帝3次試探靜妃)13

靜妃這樣評價譽王,關鍵不在于是不是賢王,而在于“後宮議論”這幾個字。

這其實是在暗指後宮有人傳謠,很有可能是譽王的人在傳。

梁帝聽完後很生氣,直接向靜妃表露了真實想法:

“哼!後宮婦人!知道什麼賢不賢的!這些話還不是外面傳進來的。”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琅琊榜梁帝3次試探靜妃)14

梁帝能對靜妃說出這句話,說明已經非常信任她了。

這也讓譽王在梁帝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另外,靜妃也證明了自己不打聽、不傳謠的本分形象。

面對這種情況,靜妃推波助瀾,直接向梁帝說道:

“那都是陛下愛重的緣故,以前太子在朝的時候不也是這樣的嗎?”

其實後宮是不能幹政的,靜妃在此刻說出這句不合時宜的話。其實是想告訴梁帝,誰得寵誰就越愛出風頭。

如果再繼續寵着譽王,朝廷可能會更難失衡。

梁帝聽完後直接對靜妃進行了總結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琅琊榜梁帝3次試探靜妃)15

“你這話雖然說着無心,但卻說在了點子上,你就是心寬,什麼都不在意。”

梁帝覺得自己應該向靜妃學習才是。

靜妃之所以能點醒梁帝,也是因為她之前不谙世事的深宮婦人形象,塑造得太成功了。

當領導問一個下屬,對其他同事的評價時,絕不是打聽什麼八卦。

一方面是想知道同事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舉動。其次也是在打量下屬,是不是一個愛在背後議論他人是非的人。

靜妃的回答既不得罪人,同時又給到了領導暗示的效果,這給職場人提供了一個很具體的溝通場景和參考方向。

04 寫在最後

梁帝對靜妃的三次試探,第一次是試探靜妃母子對赤焰案的态度。

第二次是試探母子奪權的野心;第三次是試探靜妃後宮是否有耳目,本不本分。

而靜妃面對城府極深的梁帝,巧妙運用說話的藝術,最後達成了4個目的。

琅琊榜梁王護靜妃(琅琊榜梁帝3次試探靜妃)16

一,打消了梁帝對自己的懷疑。二,樹立了自己目光短淺的深宮婦人的人設。

三,塑造了靖王忠孝兩全的形象。四,從心理貶低了太子和譽王。

最終靜妃赢得梁帝的信任,直接從靜嫔升為靜妃,間接為輔助靖王提高了地位。

梁帝還把太子召回東宮,制衡譽王。

靜妃在劇中的說話藝術,給了很多職場人上了一門很有深度的職場溝通課。

都說會說話是門藝術,隻懂埋頭苦幹的人很難得到領導的賞識。

但如果能在做好事的同時,還能把話說好,那職場之路可謂錦上添花。

#頭條創作挑戰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