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宋詞的名字,一般會是一種詞牌名,同一種詞牌名的詞有很多,而每種詞牌,都限定了一篇詞作的格式。
每一種詞牌名也都有着屬于自己的故事,有着各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着獨屬于自己的,最獨特的美感。
浣溪沙三字,是指範蠡初次遇見西施時,看見她在溪邊浣紗的情景。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挂小銀鈎。
秦觀的這首浣溪沙,以柔婉曲折之筆,寫一種淡淡的閑愁。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擁有自己的一份閑愁。不知何時何處,它即從你心底無端地升起,說不清也拂不去,令人寂寞難耐。詞人們又總是能更敏銳地感受到它,捕捉住它,并流諸筆底。
雨霖鈴,又被稱為雨淋鈴、雨淋鈴慢。《樂府雜錄》中說:“雨霖鈴者,因唐明皇駕回至駱谷,聞雨淋銮鈴,因令張野狐撰為曲名。”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霭沉沉楚天闊。
這首雨霖鈴,是使用這個詞牌的第一首宋詞,也是此詞牌中最巅峰的作品。也因這首詞太過出色,之後使用此詞牌的作品反而不多。
定風波,又名卷春空、醉瓊枝等,屬于一種很難寫的詞牌,它的韻律複雜、轉折很多,其中最難處理的,是那隻有二字的段落。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潇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诙諧。
鹧鸪天又名醉梅花、剪朝霞等,這個詞牌極重意象,唯有思維天馬行空的詩人,才能将它駕馭好。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顔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别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這首詞的藝術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當年歡聚情況,似實而卻虛,當前一現,倏歸烏有;下片抒寫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驚喜之情,似夢卻真,利用聲韻的配合,宛如一首樂曲,使聽者也仿佛進入夢境。
詞牌菩薩蠻,又名菩薩鬘、子夜歌、重疊金,最初為唐朝教坊曲名。
小山重疊金明滅,鬓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鹧鸪。
這首菩薩蠻,出自唐朝詩人溫庭筠之手。為了适應宮廷歌伎的聲口,也為了點綴皇宮裡的生活情趣,把婦女的容貌寫得很美麗,服飾寫得很華貴,體态也寫得十分嬌柔,仿佛描繪了一幅唐代仕女圖。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将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與其說這首詞的詞牌是“聲聲慢”,不如說是李清照的這首詞,成就了這個詞牌。這篇詞作,在整個中國古文學領域,都屬于最頂級的作品。
這篇詞中同樣精彩的文字使用,并不止這一處。能在保持詞作美感,契合詞牌格律的情況下如此“玩弄”文字,李清照的才華簡直讓人歎為觀止。
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自李清照出現,直到如今,依舊被公認為“千古第一才女”的原因了。
來源:微信公衆号“東方美學”
【聲明:本号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