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合資不如國産”是如今國内大部分消費者的普遍認知,事實也确實是這樣,尤其是混動車,不管是比亞迪的DM-i,長城吉利的DHT以及增程混動,産品力都強得一匹,合資品牌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但瘸子裡挑将軍,大衆的純電動車也就是ID.系列其實還是可以的,作為合資品牌裡最積極布局新能源的車企,大衆ID.家族的三款純電車型ID.3、ID.4和ID.6很早就進入了國内市場,經營到現在銷量穩步上升,進入到了第二梯隊。
正好前段時間一口氣把3、4、6全都試了一遍,本篇文章就聊聊大衆ID.系列到底如何,哪款車型值得購買。
ID.車型的總體優點先說說ID .系列總的優點吧,然後再每個車型細說。
品牌:作為合資品牌的扛把子,大衆的品牌力毋庸置疑,如果你覺得品牌很重要,非豪華品牌認準VW就夠了。
設計:目前30萬以内價位的純電動車,ID.車型的顔值還是挺高的,ID.3運動靈巧,ID.4成熟穩重,ID.6高級有質感,不管是外觀還是内飾,都是我喜歡的風格。這個價位的國産品牌在設計上确實還不太行,小鵬猛一看很驚豔但細節經不起推敲,埃安的車我看不懂,沒有整體的風格,要科幻不科幻要家用也不夠家用,也就比亞迪的外觀還算不錯,但内飾我不太喜歡,有點複雜。
售後:大衆的4S店遍布全國,不管是買車還是維修保養都非常方便,售後服務也很成熟,在這方面大衆還是領先國産品牌尤其是新勢力的。
質感:由于是第一代車型,并且還不具備太強的競争力,所以ID.車型是不減配的,尤其是底盤質感,非常“德味”,另外ID.車型的性價比也不錯,這個後面再說。
性價比:21款ID.車型起售價比較高,ID.3起售價16萬配置還很低,ID.4起售價20萬續航才400公裡,550公裡的長續航版要22萬,性價比不高。但22款ID.車型整體降價讓利,ID.3起售價15萬,裸車可能14萬出頭就能拿下,ID.4價格沒變但裸車價聽說降幅很大,600公裡的長續航車型20萬出頭也能落地。600公裡的續航裡程是目前主流純電車型的平均水平,并且對于純電動車來說,25萬以内價位确實沒什麼好的選擇,所以ID.系列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另外ID.系列車型全系标配L2級别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這也算一個非常大的優點。
ID.3ID.3你可以理解為電動版的高爾夫,兩款車不管在價格、動力、操控、空間、駕駛質感等方面都比較接近,在這些方面ID.3的表現比1.4T高爾夫要更好一些,如果你想買一台新能源車代步,需要一定的駕駛樂趣,那麼ID.3是很合适的選擇,操控不錯,車内坐姿也不憋屈,很适合路上玩一玩。
至于不一樣的地方,一個燒油一個充電,雖然馬力差不多,但ID.3的動力響應要更快,平順性更好。在相同車長的情況下,ID.3的軸距更長,前後懸更短,車身響應更快,操控相比高爾夫更靈活直接。由于純電動車布局和燃油車不同,ID.3的前排是類似MPV的座椅設計(座椅上有可折疊扶手),坐姿高,靠背直,腿部空間大,坐姿有點類似于那種釣魚椅,這一點和高爾夫有很大的别,我個人更喜歡這種坐姿,不憋屈比較輕松,比較符合“買菜車”的定義。
内飾方面ID.3不太行,用料不好塑料感太強,按一下中控按鍵感覺整個中控台都跟着動,低配車型座椅調節是手動的,方向盤是塑料的,而且沒有倒車影像和矩陣大燈,檔次太低。
ID.3隻有低配和高配兩款車型,低配車型15萬,高配車型18.5萬,兩款車型差價太大,但配置差距并不大,高配車型性價比低,還是推薦低配車型,方向盤、大燈、輪毂可以後期升級。
ID.4ID.4是整個ID.系列裡性價比最高的車型,動力夠用,内飾用料不錯,車内空間大,底盤質感強,相比大衆的燃油緊湊型SUV要好上太多。
底盤質感是ID.4最大的優點,我第一次開ID.4 CROZZ的時候真的驚呆了,久違的“德味兒”又回來了,底盤非常緊湊,過坑窪時路感清晰但又不失舒适,轉向紮實,手感也很舒服,相比大衆油車的體驗強太多了。大衆現在的燃油車開起來的感覺就像在開一個紙殼子,輕飄,單薄,但ID.4的感覺很像老大衆,有德系車的那種厚重感。
目前為止25萬以内落地的純電SUV,選項确實不多,ID.4的各方面指标都不錯,大品牌、高顔值、長續航、動力也夠用,車内用料、空間、豪華感都還可以,底盤質感更是越級表現,配置也比較多,完整的L2級自動駕駛輔助,該有的也都有,所以性價比是非常不錯的。
車型方面,不管是ID.4 CROZZ還是ID.4 X,都建議買600公裡續航的最低配車型(ID.4 CROZZ 長續航PURE 版、ID.4 X 純淨長續航版),除了動力提升至204馬力以外,CLTC續航标準相對比較水,425公裡續航冬天實際可能隻有一半,所以還是建議買600公裡續航的車型,配置方面最低配車型的配置已經夠用了,如果需要升級,ID.4 CROZZ可以再升一檔選擇長續航Lite PRO版,ID.4 X直接在純淨長續航車型的基礎上加裝一個電尾門就行了。
ID.6ID.6的主要優點是顔值、高級感和性價比,簡潔的設計語言,幹練的腰線,車頭車尾精緻的LED燈帶,讓ID.6的質感不輸豪華品牌,我更推薦ID.4 X的紫色車型,到了晚上車漆和LED燈在燈光下非常漂亮。
ID.6的駕駛感受相比ID.4要更輕,ID.3、ID.4、ID.6三台車的駕駛感受其實是越來越輕的,ID.3最直接,懸架最硬路感最清晰,ID.4次之,相比3有了一些高級感,過坑時底盤厚重感更強,整個車給人感覺很重。ID.6的懸架對路面坑窪的處理更輕柔,開起來像浮在路上一樣,不會讓你感覺車子很沉。三台車我更喜歡ID.6的駕駛感受,高級感比較足。
性價比高也是ID.6的一個優勢,目前30萬以内的7座純電SUV還是很少的,除了ID.6之外就是比亞迪唐,但唐的軸距比ID.6短不少,第三排空間還是ID.6更大一些,其他方面也沒有拉開太大的差距。所以如果你需要一輛7座純電動車(比如不能上混動車牌的北京),那麼30萬以内價位ID.6是為數不多的選擇。
車型方面還是推薦選600公裡長續航低配車型,北方車主可以考慮選裝熱泵空調增加冬季續航裡程。
總結總得來說,在當前的市場中,大衆ID.系列的車型還是值得入手的,一方面是因為市場中的純電車型選擇不多,另一方面ID.車型的産品力也達到了主流水平,性價比也不錯。作為合資品牌,雖然在車機、智能化等方面做得很差,但品牌力、設計、做工、售後等方面要比國産和新勢力有優勢,而且你不用擔心跑路和倒閉,也不用聽新勢力CEO們動不動就發表一些不經大腦的言論,整體還是不錯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