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鐵路智能标準化平台的意義

鐵路智能标準化平台的意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8:33:46

高鐵是中國自主創新的成功範例,從無到有,再到技術領跑世界。無論是飛馳的高鐵、還是繁華的站場綜合體,都留下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後簡稱鐵四院)的身影。作為中國高速鐵路事業的首批參與者,鐵路勘察設計的領軍企業,鐵四院不僅僅是中國高速鐵路“八縱八橫”主骨架的骨幹設計力量,也是中國高鐵設計标準的主要編訂者。

70年發展,耕行不辍,開創了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鐵四院成功獲得中國鐵建唯一一家“領軍企業”獎,連續六年在住建部公布的全國勘察設計企業百強排名中名列第一,打造了“2個國家級 5個省級 3個中國鐵建級”的創新平台。

《中國建造 智能底色》系列報道首期走進鐵四院,專訪鐵四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光振雄,了解起航“數智鐵建”“創新賦能”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們是如何實現智慧與交通相融合的。

“頭号工程”加快數字化轉型

人民網:近年來,鐵四院持續加大數智化技術研發投入,将數智化轉型作為企業“頭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重點推進,我們為什麼要在市場競争這麼激烈的情況下,積極推進“數智化”轉型。

光振雄:當今科技創新成為影響和改變全球競争格局的關鍵變量。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就意味着要加大科技源頭供給,實現原始創新重大突破,這對科技創新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我國是工程建設大國,交通基礎設施規模大,但交通勘察設計在數字化标準、工程軟件等方面對國外技術的依賴比較嚴重。這些技術現在不能滿足我國“交通強國”建設的需要,還存在用不了、用不起的風險。

“十四五”是我國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的關鍵時期,我們的交通行業也将會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中國鐵建具備設計、施工、建造、運維等全産業鍊優勢,鐵四院作為國内綜合交通方面最具實力的勘察設計企業,有義務、有必要在這條賽道上有所突破,提前布局。

人民網:那麼我們是如何具體推進數智化轉型的?

光振雄:我們在數智化方面有良好的基礎,曾獲全國技術及軟件金獎,以及50多個省部級以上獎項,從去年開始,我們在全院範圍内掀起了“數智化”浪潮。作為“數智鐵建”首個科技重大專項“數字化融合勘察設計一體化成套技術研究與應用”的牽頭單位。鐵四院從勘察設計源頭助推中國鐵建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強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南大學等國内多個高校攻關研究企業數智化發展中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加快數字化發展步伐,堅決打好這場攻堅戰、持久戰。

依托這個重點項目,我們圍繞人員、資金、後勤保障等方面加大持續性投入。

首先是人員。數智化研發成敗的關鍵主要在人。為此,我們在内部組建了一支懂交通工程技術和IT技術的複合型人才管理團隊,形成數智化技術研發專職機構——數智化事業部,目前這個團隊有正式員工200多人,加上其他專業力量和外協力量,團隊人數将達數百人。

其次是資金。數智化研發需要有充足的資金投入。在“十四五”期間,鐵四院計劃投入10億元以上的資金用來支撐鐵四院數智化研發。此外,我們還制定了配套的激勵機制,在職稱評定、收入、人才培養等方面予以傾斜,激發研究人員的創新潛能。

最後是後勤保障。鐵四院就在組建數智化事業部的同時,部署場地、設備,為鐵四院數智化課題研發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确保後勤保障滿足需要。

人民網:我們數智化轉型希望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标?

光振雄:目标就是構建自主可控的智能勘察設計平台,形成一套中國特色的智能設計技術體系和數字化标準,提高勘察設計質量,提升勘察設計全流程生産效率15%以上,為軌道交通的施工、運維等全生命周期提供基礎數據,推動全産業鍊的數字化發展。

鐵路智能标準化平台的意義(智能交通建設領跑者)1

高速鐵路:京滬高鐵。鐵四院供圖

“技術疊代”智能設計領跑國際

人民網:去年,鐵四院牽頭承攬的“十四五”首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陸路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設計共性關鍵技術》項目在武漢正式啟動。那麼該項目對于勘察設計智能化發展具有什麼意義?

光振雄:去年,為落實《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精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科技部啟動實施“交通基礎設施”重點專項,設立“陸路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設計共性關鍵技術”項目。

項目以“測繪-勘察-選線-設計-平台”為主線,拟自主研發智能勘察設計平台與數字化交付平台,并示範應用,構建陸路交通基礎設施測繪、勘察、選線、設計智能化技術體系,賦能智能建造與運維,其成果将引領行業轉型發展,實現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從手工1.0、計算機輔助2.0到智能3.0的跨越,在工程勘察設計技術發展中具有裡程碑意義,對交通智能化發展有着積極促進作用,不僅僅能解決迫在眉睫的“卡脖子”問題,還将引領行業發展,大大改變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在國際上的地位。具體來講:

一是解決“卡脖子”問題。為勘察設計提供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大腦”。本項目将運用北鬥高精度定位等關鍵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基于國内基礎圖形的智能勘察設計集成軟件,徹底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實現綜合勘察技術國際并跑,智能選線和智能設計技術國際領跑。

二是實現技術疊代升級。項目成果将改變勘察設計行業的傳統生産模式,實現工程設計從二維、經三維向數字化智能化協同設計與應用整體跨越,引領行業技術疊代升級,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三是打造中國标準。該項目将攻克勘察設計智能化瓶頸,編制測繪、勘察、選線、設計、交付等全流程多專業數字化表達的中國标準,填補國内智能化勘察設計數字化标準空白,加速中國标準、中國方案推向全球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

人民網:在高鐵領域,鐵四院着力推進智能勘察設計,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高鐵工程。請問“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概念怎麼理解?“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如何體現在具體的工程中,又取得了哪些現實效果?

光振雄: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就是随着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北鬥系統等新一代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與設計、建造、運維不斷融合發展,逐漸向泛在感知、自動适應、智能決策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方向發展。

勘察設計行業數字化是交通基礎設施産業鍊技術發展的總牽引,從勘察設計源頭出發,生産數據,統一标準,延伸至建造以及運維管理,可以帶動整個産業鍊的轉型升級,還将觸發智能建造、智能監測、智能維護等設備、材料市場的大爆發。鐵四院從智能設計源頭出發,打造的原創技術策源地,對整個産業鍊提升“基礎固鍊、技術補鍊、融合強鍊、優化塑鍊”能力将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成果也将引領産業鍊未來發展方向。

關于智能勘測。以往的勘測就是“一台電腦,兩隻巧手,三更無眠,四海為家”,通過智能勘測,綜合使用激光雷達、傾斜攝影、北鬥衛星導航等新興測繪技術,我們不僅可以将勘察人員解放出來,同時可以快速獲取數字化勘察數據,生成定制地形圖、實景三維模型等高精度基礎地理信息成果。目前已在宜昌至涪陵高鐵、襄荊高鐵、合武高鐵等項目廣泛應用。

關于智能選線。以往的選線往往靠“人”,而智能選線則利用計算機自動完成三維空間線路搜索,生成滿足各種約束條件且最優的線路方案。目前智能選線技術已在長沙至贛州高鐵、武漢至荊門高鐵等複雜建設環境下局部采用,選線設計效率提升30%以上。

關于智能設計。我們創新設計理念,豐富“站”的城市功能,堅持智能化樞紐、場站設計理念,持續引領智能化綜合交通樞紐、場站設計潮流。我們是中國鐵路客站4.0版的倡導者,秉承“建樞紐就是建城市”的理念,構建杭州西站樞紐一體化平台,引入國鐵側相關數據、城市側相關數據、樞紐内智慧配套信息系統等數據,依托大數據、物聯網、BIM、定位導航、智能安防、多媒體信息發布等橫向數據服務平台,消除了車站與城市的割裂感,讓車站完美融入城市,達到一種“站就是城,城就是站”的目标。我們是智能場站的先行者。鐵四院以“構建現代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體系”為導向,開發智能場站調度平台系統,研究智能物流基地建設關鍵技術。通過智能化設備、系統,代替以往人工操作,大大提升了作業效率。相關技術已應用于武穴水鐵聯運智能場站、襄陽智能物流基地等項目建設。智能場站可實現平均降低25%運輸成本、減少20%的人力成本、提升30%的作業效率、提高10%的土地使用率。

關于智能運維。近年來,鐵四院着力開展智能運維全過程全專業的技術儲備,提升鐵路運營智能化、數字化水平,從高鐵軌道、綜合維修等方面入手,從點到線再到面,實現“全生命期内的監管養護”目标,引領交通基礎設施養護維修的現代化發展。在高鐵軌道方面,我們發明了“光纖傳感 視覺測量”長期監測技術,實現了軌道結構的高精度測量和服役狀态的實時監控。目前該智能監測技術已成功應用到京滬、武廣、京福、哈齊等高鐵軌道監測工點,占全國運營高鐵軌道監測工點總數的80%以上。在綜合維修方面,我們首創高速鐵路基礎設施一體化綜合維修模式,研發了巡檢機器人,可實現軌道、接觸網、隧道病害的無人化、快速巡檢;牽頭研發的動車組入段動态檢測系統、關鍵部件智能檢修流水線等多套關鍵裝備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為我國高鐵動車組的安全可靠運行提供了技術支撐。

鐵路智能标準化平台的意義(智能交通建設領跑者)2

張吉懷高鐵。鐵四院供圖

“創新賦能”凝聚品質逆勢發展

人民網:全年新簽合同額突破300億元大關,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加速推進,2022年上半年,鐵四院在異常艱難的市場環境下,實現了逆勢增長,主要經濟指标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在傳統市場增量放緩、市場競争日趨激烈的情況下,鐵四院是如何面對困難,實現逆勢發展的?

光振雄:近70年發展曆程中,鐵四院積極投身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國鐵路勘察設計的領軍企業。設計建成高速鐵路13000多公裡,超過全國投入運營高鐵裡程的三分之一。累計承擔30多個城市100餘條城市軌道交通總體總包設計項目,業務量位居行業前茅。創建了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綜合交通規劃等“十大核心品牌”。

近年來,市場環境複雜多變,“危”“機”疊加,我們堅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強化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提升市場開拓質效,開創了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成功獲得中國鐵建唯一一家“領軍企業”獎,連續五年在住建部全國勘察設計企業百強排名中名列第一。

今年上半年,鐵四院新簽合同額超過200億元,其中,規劃設計咨詢70.6億元,工程總承包、投資運營、新興業務等140.7億元,企業各項經濟指标實現逆勢增長。

鐵路智能标準化平台的意義(智能交通建設領跑者)3

福平鐵路。鐵四院供圖

“經營為先”鞏固業務領軍“姿态”

人民網:您認為保持這種領軍“姿态”最重要的是什麼?

光振雄:保持領軍,既要有前瞻的視野,也要靠雄厚的實力。作為一家技術密集型企業,要保持不斷增長,我們靠的是戰略引領、創新驅動和務實開拓。

我們确立了“一業為主,多元協同”發展戰略,構建“1 N”業務發展格局,在鞏固勘察設計業務發展的同時,加強工程承包、資本運營、新興業務等各業務闆塊協同、聯動經營,推動全業務發展,提高企業抗風險、穩增長能力。

質量好、技術高,才能建立良好的市場環境。質量是底線,技術是核心,創新是源泉。如果創新不能持續,發展就會止步不前。事實上,我們一直堅持創新至上、技術至上,持續打造高端創新平台、強化科技創新能力。目前,鐵四院有“2個國家級 5個省級 3個中國鐵建級”的創新平台,近年來,我們瞄準國家戰略方向和未來科技發展,積極承攬廣深高速磁浮、山東海洋實驗室等前沿課題研究項目,與各大高校開展了密切合作,提升了我們的科技創新水平,搶占了發展先機。

市場需求的轉變創造了新的機遇,要求我們盡快轉變思路,迎合市場需求,拓展新的市場空間。我們深入實踐“經營為先”發展理念,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系統謀劃、精準發力,深化區域經營和高端經營,加強資源統籌和經營協同,市場開拓卓有成效。

鐵路智能标準化平台的意義(智能交通建設領跑者)4

水下隧道:中國鐵建鐵四院設計的“萬裡長江第一隧”——武漢長江隧道。鐵四院供圖

“改革強企”依托科技創新管理

人民網:去年,鐵四院成功入選“國有企業重點管理标杆創建行動”标杆企業,請問鐵四院是如何推進“改革強企”的?取得了哪些成就?

光振雄: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标杆創建行動,是國務院國資委按照對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總體安排,鐵四院成功入選200家标杆企業。我們主要做法是:

一是錨定世界一流目标,堅持國際、國内多維度對标,學典型,找差距,定目标,借經驗,補短闆,強弱項。

二是黨建引領公司治理,高度重視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工作。在2021年度中國鐵建二級單位董事會規範運作情況考核排名中,鐵四院位列第一。

三是機制創新改革發展,牽住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牛鼻子”,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加快構建業績導向鮮明的激勵約束機制。

四是科技創新轉型升級,勇擔原創技術“策源地”、現代産業鍊“鍊長”的光榮使命,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搶占科技競争制高點,把競争和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郭婷婷、薛蒂)

鐵路智能标準化平台的意義(智能交通建設領跑者)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