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書之名#
“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赢得這樣高贊的讀物就是三十多年來長銷不衰的家書—《傅雷家書》。
這本書是傅雷夫婦與長子傅聰間精神接觸和思想交流的實錄,由傅雷次子傅敏選編。
書信中思想的與精神的互動,營造了傅氏兄弟成長的家庭背景。
那種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與心靈溝通,讀來感人至深。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國家的未來。為人父母的誰都想培養出一個德才兼備的好孩子。
可是從哪裡着手呢?
常言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最初的課堂。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不會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很困惑。
學生時代,我就讀過這本書,當時不啻于受到了一次極大的靈魂洗禮。
如今,這本書成為初中生的必讀書目,實在恰逢其時。
如果學生和家長能夠細細地品讀這本書,一定會得到多方面的啟示,對孩子的成長将大有裨益。
作為一位有高深藝術造詣的藝術家,讓我驚詫和歎服的是傅雷很注意從生活的細節方面教育孩子。
養成優雅風度譬如孩子小時候,每天同桌進餐,他就注意孩子坐姿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邊的姿勢是否妨礙了同席的人,是否發出喪失禮貌的咀嚼聲。
對傅聰不愛吃青菜,專揀肉食,又不聽警告,就罰他隻吃白飯,不許吃菜。
在傅聰赴京學習,為到波蘭留學做準備的時候,傅雷還寫信交代:你愛搔頭的習慣務必革除,到國外去,實在太不雅。
交代兒子頭皮癢時可躲到房裡去,痛痛快快把媽媽給他買的頭發水搽一遍。
他還叮囑兒子飯桌子上切記伸懶腰;出門要帶上太陽鏡。
擦拭眼鏡最好用清水洗過,在臉布上吸幹水迹,再用舊的幹淨手帕揩幹。
叫兒子留心眼鏡架的腳極易折斷。
讀來真是讓人感動,這是一個多麼細心的父親,真是事無巨細,無微不至。
我們常常說原生家庭對子女的重要性。傅聰就是在這樣的要求下,形成了良好的教養。
長大了,傅聰要到波蘭留學。傅雷又親自寫信交代他出門在外的禮儀。
譬如到别人家裡,圍巾必須和大衣一同脫在衣帽間,不穿大衣時也要除去圍巾。
他明确告訴兒子:手插在上衣袋裡,比插在褲袋裡更沒有禮貌。
他囑咐兒子,對長輩說話時手要垂直,人要立直。并告訴他,這種規矩成了習慣,一輩子都有好處。
他還對用西洋刀叉就餐的兒子說:在飯桌上兩手不拿刀叉時,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擱在自己腿上或膝蓋上。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盤下,叮叮當當的響。
他要傅聰留心别的有教養的青年,向他們學習。
傅雷深知,出門在外要入鄉随俗,西洋人的禮貌,要遵從。
他特别告訴兒子,你所在的是教育的圈子,一舉一動,必須特别留意。
他叮囑兒子,演出時出台行禮或謝幕面部表情要溫和,不要太嚴肅。
并告訴兒子使表情溫和的方法:隻要不急,心裡放平靜些,表情自然會和緩。
他要求兒子:要學習的不僅在音樂,還要在舉動、态度、禮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長處。這一切都要使你更完美,更受人歡喜。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類心靈的花園中,最質樸,最美麗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養。”
在家庭的打磨下,在父親一封封書信的督導下,傅聰成為了一個有優雅風度的人。
不管在什麼場合,他都舉止有度,行止有序,穩重随和,始終如一。
他衣着整潔,彬彬有禮,尊重别人,給人以如沐春風的感覺。
直面感情問題
我們做家長的有時不便談論孩子的感情問題,有時也不知道從何說起。
而孩子的感情問題,又不容回避,父母能與其直面交流最好。
常言說,知子莫如父。如果父母的指點恰當,孩子能安然度過浮躁的青春期,以後的人生路會暢通許多。
對于傅聰這個天生敏感的兒子,傅雷最不放心的是他的感情問題。
他提醒兒子:你周圍美好的天使太多了,要時時刻刻提防自己熱情過度,要用理智戰勝感情,把它移到藝術中去。
媽媽也勸說兒子:感情太多了,對你終身是個累。交朋友的時候一定要事先考慮周詳,不能一時沖動冒冒失失。
她從女性的視角出發,告誡兒子,在感情方面,善變會讓人寒心的。
她希望兒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
對待感情的挫折,傅雷這樣點醒兒子:愛情的苦汁早嘗,壯年中年時代可以比較冷靜。
辛酸的眼淚是培養心靈的酒漿,不經曆尖銳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他一再叮咛兒子,對感情要克制,要以前途為重,以健康為重。
他還以自己的現身說法,鼓勵兒子,要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
他希望兒子在蛻變的過程中,對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對人類有更熱烈的愛,對藝術有更誠摯的信心。
重視生命靈魂教育對兒子的教育,傅雷是周到細心的,包含着父愛的苦心孤詣。
他寫信告訴兒子:千萬不要下海遊泳。除非有正式職業的遊泳教師教。自己不能跟着青年朋友去。
這是他最放心不下的,他說海邊不比内河潮水漲落,不是可以預料的,而且急流來勢迅速出人意料。
即使會遊泳的人也要有戒心,切記。
想到每年在江河溺亡的人不計其數,傅雷這個擔心與告戒多麼适切。
兒子孤懸海外,兒行千裡母擔憂。
兒子如何排遣遠離家鄉的種種苦悶,做父親的也想到了。
傅雷對兒子說,當痛苦來襲時,多聽聽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多念念《克利斯多夫》裡幾段艱苦的事迹,可以增加勇氣,使你更鎮靜。
還可以多讀讀中國的詩詞文學。唐朝三大詩人,宋代蘇辛的詞作都是傅聰喜愛的作品。
他對兒子說,當你苦悶的時候,多接觸祖國的偉大詩人,可以為你遣興解憂,給你溫暖。
他鼓勵兒子把心理波動或是郁悶寫出來,這是一個發洩的途徑。
這樣可以痛快些,還可以免做許多傻事。
他要求兒子必須深刻檢讨自己的缺陷,把自己的思想寫下來,這比光在腦中空想是大不相同的。
因為寫下來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寫在紙上的自我檢讨會格外深刻。
哲人說,隻有經過深刻反思的思想,才是最有價值的。傅雷是深知這一點的。
他特别提醒兒子,對于新感受的東西,不要讓它浮在感受的表面,而要仔細分析。
要緊緊抓住心靈中最優秀最突出的部分和從人家那兒學來的精華。
并把這些深深地種在自己的心裡,無論何時何地,這一部分始終不變。
這樣你才能把自己獨有的特點培養的厚實。
對于外國文化采用拿來主義的态度,汲取其精華,滋養自己,才能長成豐茂大樹。
這也是魯迅先生對待外國文化的态度。
他們還告誡兒子要學習理财。每個月的用途要有個預算。
錢不能用過頭,要積蓄一些,以防不時之需。
而且在國外,不像在國内鬧虧空還不要緊,而是丢臉的。
傅雷是一個熱誠的愛國者,他以自己的言傳身教教育兒子,熱愛祖國,為國争光。
他諄諄告誡兒子:幸運的孩子,你在中國可說是史無前例的天之驕子。
一個人的機會、享受,是以千千萬萬人的代價換來的,那是多麼寶貴。
你得抓緊時間,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練,不足以報效國家,對得住同胞。
看重自己就是看重國家。不要忘記了祖國千萬同胞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為人類的幸福而努力。
他們赤誠的愛國教育,使傅聰在以後漫長的國外生活中,時時想着自己的祖國,沒有做出一點有損祖國尊嚴的事兒。
傅雷夫婦甚至就寫信是豎寫或橫寫,字的大小等都對兒子做出切合實際的建議。
就這樣,傅雷夫婦僅僅在1954年就給兒子寫了37封信。
讀這些信的時候,我深刻感受到培養一個人才的艱辛,深刻感受到一個父親為兒子嘔心瀝血的愛和期盼。
我們看傅雷與兒子的關系,不僅有深沉的父子情,還有朋友之間的促膝談心,平等交流。這是難能可貴的。
傅雷,他渴望培養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他做到了。
人愛自己的子女也是一種自然規律,為子女預想長遠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你是家長,從傅雷的教子之道中,你一定能取到不少真經。
如果你為人子女,從傅聰的成長經曆中,你也一定能淘到不少寶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