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睡前,樾樾把自己的小積木一塊一塊的放進收納盒,還和媽媽Saygoodnight。今天是她的第一次舞蹈課,到家以後樾樾仍然激動地說她的裙子和艾莎公主的一樣美,遲遲不肯換下來。一周後是樾樾的3歲生日,她已經被家附近的一家公立幼兒園錄取。做了全職主婦近3年的樾樾媽媽也将滿30歲,所以這個月對于這對母女來說都是一個新的起點。
8年前,樾樾媽媽畢業于北京一所知名大學的英語專業。畢業後她通過校招順利的進入外企,她是個有悟性的姑娘,加上敢拼敢闖,三四年的時間裡她從實習生到部門主管,這麼快速的晉升在公司裡并不常見。期間她和大學時就在交往的男朋友登記結婚,日子過得順風順水。事業、家庭雙豐收的她一度成為大家豔羨的對象。
如果“為母卻不剛”
2017年夏天,從順産生不下來到後來被推去刨腹産,經曆了整整兩天,樾樾出生了。軟軟的黑紅黑紅的小樾樾被裹在被子裡整天都在睡着,樾樾媽媽經常安靜的看着她。她似乎是以天為單位在長大的,每天都會不同。樾樾爸爸是典型的“女兒奴”,孩子還沒滿月時就迅速掌握了抱娃、洗澡、換尿不濕等全套手藝,甚至比她這個當媽的還要純熟。那時候開始,她多了“樾樾媽媽”這個名字。但她并沒有因此感到喜悅,剖腹産的刀口從密密麻麻的疼到動一動就疼,産後胖了十幾斤,肚子上的妊娠紋沒有減淡,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她獨立去衛生間都很困難。
在過往人生裡,樾樾媽媽有着很多的高光時刻。在家鄉小鎮,她是那年高考全校唯一一個考到北京的學霸;她能歌善舞,活躍在社團裡的她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工作後,她曾在還是新人的時候就幫公司簽回大單;她也曾一個人搬家找房,與中介周旋,穿着高跟鞋在早高峰地鐵的換乘通道裡奔跑。但樾樾媽媽自己也沒想到,産後半年,她就經常忍不住淚如泉湧。
“我晚上要起來兩三次給孩子喂奶,幾乎半年沒有睡過整覺。白天我在衛生間裡用吸奶器吸了奶,放到公司的冰箱裡儲存,下班再背回家。那段時間,工作日我父母帶孩子,周末是我和老公。對我來說,我沒有一天休息。我頭發狂掉,不得不剪了短發。皮膚也越來越差,我不敢素顔出門。”上下班路上的空檔裡,樾樾媽媽常會覺得委屈不已,如今的自己再不是為自己而活。
情緒的爆發是在一次部門例會上,正在投影的電腦上無意間出現的微信對話框裡,碩大的字寫着:
“這大姐生了孩子真是不得了,一周遲到3天,每天還要早走1小時。SOP給她發了三次了,她還要!今天這個合同再不定,我這個季度的kpi就完蛋!”
“生個孩子全世界都欠她的!”
會議室裡10秒的寂靜之後,電腦投影的姑娘才慌忙拔掉了連接線。樾樾媽媽的腦子“嗡”的一下,眼淚奪眶而出。那天是孩子整整6個月,手機上的最新消息:孩子發燒了。
兒童醫院裡人山人海。樾樾爸爸還在單位應酬客戶。媽媽和姥姥一人提包一人抱娃,挂号、排隊、繳費、驗血、拿藥,樓上樓下來回穿梭,醫院裡此起彼伏的孩子哭聲讓人窒息。再到家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看着滿身酒氣的老公和還沒有完全退燒的孩子,想到自己午飯還沒吃,想到同事的刻薄,昏暗的台燈前,她像個小女孩一樣大哭起來。
與全家的對抗
“别委屈自己了,不行的話就辭職吧,我養得了你和孩子”,樾樾爸爸說。但現實的問題是:原本孩子出生,家裡的開支就增加不少,如果自己辭職意味着家裡每個月都是月光。工作、自己、家庭與孩子,在她心裡反複權衡。最後一咬牙還是決定,辭掉家裡的阿姨,自己轉做全職媽媽。
但是萬萬想不到,“全職媽媽”并不是那麼容易當的。這也許是世上最孤獨的職業了,沒有同事沒有戰友,你始終是一個人在戰鬥。外人覺得你有大把的時間,不用工作就吃喝不愁,其實隻有你自己知道你每天忙的像一顆陀螺,卻要伸手向人要生活費。樾樾哪怕是感冒發燒,責任也都是她的。她開始不買衣服也不買化妝品,反正也不怎麼出門。沒有了經濟權好像也少了一些話語權,公婆,丈夫甚至是親戚随時随地都會對她品評幾句。
“都沒有惡意”,她安慰自己。“既然做了全職媽媽,那就做好!”眼看孩子一點點長大,樾樾媽媽拿出了初入職場的那股子勁兒,開始研究廚藝、喂養、早教。她把家附近的早教中心都跑了一遍,發現價格不菲,跑來跑去的也麻煩。後來她開始找網上的免費素材,簡單的玩一下好像也還可以。直到偶然一次,在小區鄰居那兒了解到,原來早教也可以在家做。于是她進了家長學習群,下了“小步在家早教”的app。樾樾睡覺的時候,她就開始邊看邊記。看她一頭紮在學習上,奶奶、老公、甚至姥姥對她開始質疑。
“帶個孩子而已,有那麼麻煩嗎?”
“你不是大學生嗎?你教教孩子算數題啊!”
“你有那麼多時間,給孩子吃的都是什麼,一點味道都沒有”
“早教有什麼用啊,樾樾她爸小時候什麼都沒做過,我看你也挺喜歡他的”。
直到一天樾樾爸爸和她說,“我不是不支持你,可是你看你報的那個課,花了一千多塊錢也就算了,還每天把家裡弄的亂糟糟的,要不然就算了吧”。樾樾媽媽一臉嚴肅,“我知道你工作壓力大,不喜歡這些亂七八糟的,主要是你姑娘喜歡”。天生“女兒奴”的樾樾爸雖然将信将疑,還是把手機拿過來翻了翻,“就這?她能喜歡?我給她買的幾百塊錢的限量版玩偶她都不玩,玩這麼個冰棍兒棍?我閨女能這麼不識貨?”為了驗證,周末的海洋館不去了,臨時決定在家“玩冰棍兒的棍”。
不服不行,颠覆爸爸三觀的事情果然發生了,幾根冰棍兒棍排列組合,染成顔色,還分類。樾樾玩得認真,甚至還模仿着媽媽的樣子,想要教教爸爸。為了讨好女兒,爸爸自然是什麼都配合。而這次之後,樾樾爸似乎是找到了“巴結”女兒的通關秘籍,兩個人經常玩的哈哈大笑。樾樾爸再也沒提過不能在家早教的事兒。
膠帶、紙杯、卡片等都是樾樾的最愛
重拾的方向感
樾樾快兩歲的時候,樾樾媽的生活才似乎開始進入正軌。她把每天都規劃起來,她和很多小區裡的媽媽開始有了更多的交流,哪家店的童裝好看又舒服,哪個公園最适合親子放風,怎麼給孩子做健康的營養餐都成了話題點。原本就是高材生和職場精英,她的學習能力在小區媽媽群裡一樣出類拔萃。樾樾也不負衆望成為小區“團寵”,她聰明乖巧,不認生,經常表現的和小大人一樣。逐漸地,很多媽媽開始直接照着樾樾媽的方法來養娃。
樾樾媽發現媽媽們都很焦慮,很多媽媽都和她當初辭職時候一樣的慌張。于是,樾樾媽不僅帶娃,還把帶娃變成了一個事業。她了解媽媽,也了解孩子,她知道媽媽最需要什麼。所以她組團和餐廳談折扣,把親自比較過的好産品推薦給小區的媽媽,甚至把育兒的經驗做成了自媒體。在以她為核心的小步家長群裡,已經有十幾個媽媽開始嘗試“在家早教”。不僅是小步,她還溝通了附近遊泳班,手工班等等一些機構,推薦成功後她都會得到一些轉介紹返點,都加起來每個月也有近萬塊錢。如果順利,她的公衆賬号也即将有一些廣告收入。
重新有了收入之後,她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任何一件事,隻要全身心的投入,都會有收獲。她是因為女兒做了全職媽媽,也因為女兒,她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面對即将到來的30歲,樾樾媽媽忽然想起那個她大哭的夜晚。每個媽媽都不是天生的超人,事實上,有近千萬的媽媽正在面對與樾樾媽一樣的抉擇。近些年,國内年輕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正在逐漸上升。據《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的調查顯示,我國的全職父母占比為58.6%,95後全職媽媽達到82%,集中在三四五線城市。盡管如此,全職媽媽仍然一直處于社會的邊緣地帶。不僅國内,甚至在整個亞洲地區,她們的聲音很少被聽到,她們的需求很少被重視,她們甚至要遭受到周圍異樣的眼光。60%的全職媽媽擁有“副業夢”,希望能夠兼顧事業和家庭、實現自我價值、提升話語權。
樾樾媽媽無疑是幸運的,盡管在樾樾出生的前三年,她也曾焦慮,失控,在變化面前驚慌失措,但她仍然在“帶娃”中重新找到了自己新的定位。人生的每一個選擇都意味着得失,與每個人一樣,每個媽媽也有用無限可能。全職媽媽——這個稱呼應該是一種榮耀,而不是一方鎖住媽媽的四角天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