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耳機燒友都很盲目追求耳機,但是又有幾個知曉耳機真正的内幕,現在小編就白話的談談吧
所謂什麼是動圈就是類似于普通音箱,處于永磁場中的線圈與振膜相連,線圈在信号電流驅動下帶動振膜發聲
那麼如果把耳機細分為開放式、半開放式、封閉式(密閉式)那麼就有如下奧秘:
開放式的耳機一般聽感自然,佩帶舒适,常見于家用欣賞的HIFI耳機,聲音可以洩露、反之同樣也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耳機對耳朵的壓迫較小
半開放式:沒有嚴格的規定,聲音可以隻進不出亦可以隻出不進,根據需要而做出相應的調整
封閉式:耳罩對耳朵壓迫較大以防止聲音出入,聲音正确定位清晰,專業監聽領域中多見此類,但這類耳機有一個缺點就是低音音染嚴重,W100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以上理論想必燒友無感,那麼進入具體方法
如何快速的煲耳機的方法?
“煲機”的意思是音質的穩定需要經過一段使用期。如果每天聽1個小時,大概4、5個月後聲音才能基本穩定下來。那麼這4、5個月就是“煲機”期。适當的煲機不會損壞耳機,隻會加速音質的穩定。這裡用了“穩定”這個詞,而不是“改善”,有些耳機(喇叭)不見得煲開了比全新的好。對于耳機,可以采用如下的煲法:
1、采用粉紅噪聲或者白噪聲做信号源
2、初期以正常音量連續煲24小時
3、停4小時
4、用大音量(耳朵剛好難以承受)8~12小時
5、停4小時
6、正常音量煲24小時
7、如上反複,大約一周後耳機就“熟”了
煲機的時候要注意,如果你不能肯定音量是否過大,找個人幫你聽,如果戴上耳機不能堅持10秒(非喜好原因),那麼音量就過大了。
CD1:5min白噪音,1min摔玻璃,30min提琴、鋼琴協奏,2min 80-25KHZ掃頻,5min白噪音,3min 阿波羅13起飛,2min 80-25KHZ掃頻,10min交響,5min白噪音,10min大鼓
CD2:15min粉紅噪音,15min 20-20KHZ掃頻,5min大鼓,15min白噪音,5min掃頻,5min大鼓,15min交響
第一天用正常聽音音量的2/3播放CD1,20小時
第二天用正常聽音音量的2/3播放CD2,11小時,用正常聽音音量的2/3播放CD2,11小時
第三天用正常聽音音量4/3播放CD2,18小時
第四天用正常聽音音量4/3播放CD1,11小時,用正常聽音音量播放CD2,11小時
第五天,正常音量2/3播放CD2,15小時,收工。總計97小時
至于煲耳機的音樂
小編收集了一些,煲耳機很好的音樂。
首推BURN IN CD
這是世界音響音樂史上首次可以煲機和測試器材,以自然樂器發音的暖機CD。
這張CD中你将發現70多分鐘多樣化的音樂涵括最輕細之風琴聲至最高頻之短笛聲。所有聲響以自然發音的方式,來流經訊号所經過的擴大器,線材,CD唱盤和喇叭上。
不同于一般市售以訊号産生器所産生的頻率,如22 Hz、100 Hz、1500 Hz等等,STS在這張Burn-in CD中,以樂器聲的頻率和脈沖作用,同時供給你的音響系統全頻段音域的真正消磁和煲機之功效。 本碟子可煲閣下之喇叭線、連接頭、揚聲器和合并放大器甚至前後級功率放大器與各式各樣的CD、 SACD、 DVD機也煲出最佳效果。
每次播放此碟時,請确定音量旋鈕為最低點,然後漸進将音量提升至感覺低音單元開始震動時,即可以不用再将音量提升,開始進入煲機狀态。在播放兩至三次後,再提升小許音量連續運作約四小時,然後再将音量調低小許便可進入連續煲機程序。
建議每次連續煲機時,請不要超過八小時,如果是真空管機或純A類之類的擴大機,更不應超過六小時,每次煲機的相隔時間應保持約最少半小時的關機時間,确保器材有足夠的休息及散熱時間。
煲機時請确保器材四周有足夠散熱空間。
使用全新或已很久沒有使用過的揚聲器播放時,請依照以上基本煲機程序的初步運作(看見低音單元開始震動時的音量運作下,連續播放四至五次,才再進入第二步提升音量程序運作),請「切勿心急」将音量提升至太高,而導緻揚聲器損壞。
最後再推薦幾首單曲 《好久不見》陳奕迅 《加州旅館》 老鷹樂隊 《天空》 王菲 《月光女神》 沙拉.布萊曼 《渡口》 蔡琴
《天堂》 騰格爾
注: 需要煲機歌曲的燒友,下載百度雲後,就可以搜索到,很經典!
---------------------------------------------------------------
最新資訊,業界趣聞;美女設備評測,燒友神論
“乙迷”
「讓你做初燒中戰鬥機,老燒中超級達人」
新浪微博:乙迷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