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易居發布了一份報告,名為《2019年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名單》,該榜單每年都會更新一次,還是具有一定借鑒意義的。2019年揚州房價收入比高達12.2,在被統計的全國50個典型城市中排名第22位。
房價收入比12.2到底意味着什麼,我想,讀懂這個數據對當下揚州的購房者來說,非常重要。1、房價收入比越高并不意味着泡沫越大,城市居民财富均值在裡面也扮演着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再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叫做房價收入比。 按照公式:
舉個例子,2019年一套揚州西區藍灣華府120㎡的三房,按單價16000㎡計算,平均192萬左右,假設家庭月收入達到10000元,年收入就是12萬元,這樣房價收入比就是16。 也就是說月收入達到10000元的家庭,不吃不喝16年才能買得起揚州西區的一套改善三房。根據國際标準,房價收入比在3-6之間為最合理範圍。但易居統計的數據結果是,2019年我國50個主要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平均值已經達到了13.3,兩者差距巨大。不過由于我國國情特殊,國際标準其實并不絕對适用,房産大咖“子木”認為,房價收入比越高并不意味着泡沫越大,城市居民财富均值在裡面也扮演着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例如房價收入比排名第一的深圳,以35.2的高分一騎絕塵,遠遠甩開了北上廣。
深圳是絕對的強一線城市,人口淨流入。舉個例子,假如一年全國各地50萬人口流入深圳,其中有10萬人有購房需求,如果要置辦房産,他們大概率會把家裡的6個錢包、祖祖輩輩的積蓄,投到深圳樓市。 金錢和剛需流入樓市,房價随之水漲船高,但一年内深圳居民的收入水平卻沒有明顯變化。分母不變,分子增大,這就導緻房價收入比增大。 深圳的房價不是本地人推高的,而是每年幾十萬流入的“新深圳人”集體推高的。所以一個城市的房價,永遠取決于這個城市的「整體居民财富值」。 深圳一向不缺有錢人。前段時間,深圳豪宅項目太子灣灣玺開盤,總價2000萬元起步。疫情之下,戴着口罩的購房者蜂擁而至,坐滿整個營銷中心,以至于街道辦方面不得不聯合派出所前往售樓處強制清場,緊急限流。
和深圳相似的,還有上海、北京、三亞、廈門、杭州等。 其中三亞是中國的養老勝地,投資者甚多,缺乏剛需支撐;廈門是全福建人的置業理想之地,也是有錢人财富積聚的典型代表,這也是廈門房價多年居高不下的真實原因。 杭州是強二線城市的代表,去年常住人口增加55萬人,人口流入數量排在全國第一。自然是帶着全國人的财富去的,未來房價大概率會持續推高。
那麼揚州的人口形勢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2、揚州人口淨流出有進一步擴大的苗頭,但樓市回暖速度明顯
關于揚州市的流動人口,網上有很多最新數據,但是我們仍然以官方發布的為準。
2018年年底,揚州市統計局發布了揚州市流動人口基本狀況分析報告,基本情況可以總結為3點:
1、揚州人口總體呈現淨流出态勢
近年來,揚州市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同步增長,但總體呈現流出人口總數大于流入人口的淨流出态勢。2017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459.98萬人,常住人口為450.82萬人,人口淨流出9.16萬。
2、戶籍人口流出數量呈加大趨勢
從戶籍人口看,流出人口呈增長态勢。2016年,全市戶籍人口為461.67萬人。其中,遷入人口總數為22509人,遷出人口總數為26489人,人口淨流出3980人;2017年,全市戶籍人口為459.98萬人。其中,遷入人口總數為36688人,遷出人口總數為48208人,人口淨流出11520人。人員流出數量在2017年出現了大幅度增加。
3、常住人口呈現小幅增長态勢
從常住人口看,人口數量進一步增加。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為449.14萬人;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為450.82萬人,常住人口一年間增加1.68萬人。
業内人士分析稱,揚州人口淨流出有進一步擴大的苗頭!
人口決定了一座城市的發展上限,沒有人,一切都是白搭。
為什麼同樣是強二線城市,杭州這幾年的發展要比南京要好?
因為杭州有源源不斷的人口流入,人口流入了,買房需求就大了,政府就可以放心大膽的賣地蓋房子了,土地财政收入充足了,就能放開手腳搞城市建設了。
據我所知,截止3月底,揚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縣級機構已經全部組建完成,将在4月底前完成鄉鎮(街道)、村(居)委會普查機構組建。
等這次普查結束,我們再來分析揚州人口狀況。
3、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揚州操盤手走在全國前列!
下面我們再來仔細分析一下這個表格。
本次排名,江蘇13太保裡面上榜的隻有6個城市,蘇南的常州、鎮江居然都沒有上榜。
反觀揚州,房價收入比12.2排在了徐州跟無錫的前面。
徐州是人口千萬級城市,無錫是GDP破萬億城市,那麼揚州的老百姓拿什麼去支撐這樣一個高房價呢?
很顯然,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揚州的房價收入比是不太健康的,投資客居多,流入人口數量少,房價支撐力較弱。所以在下一個階段,房價大概率會回調。
對此也有業内專家提出了不同觀點:
為了應對本次新冠疫情,美國那邊是大水漫灌,中國這邊也是舉措不斷,很多人擔心,人民币的實際購買力會下降,那麼買房成了不少人謀求保值的手段之一。
3月份揚州樓市成交量也是節節攀升,基本恢複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恢複速度位居全國前列,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揚州樓市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健康的。
其實我們不妨來研究一下2019年城市“房價收入比”的增速。
數據顯示,50個主要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均值為13.3,相比2018年的13.7下降了3%,幅度雖然有限,但卻是2015年這輪房價大周期以來,第一次下降。這是很明顯的信号,說明2019年是這波大牛市終點。 接下來我們看各個城市的情況。
南通以14.9%的增速排名第一,符合2019年南通房價領漲全國的事實。 我們還可以看到,2019年房價下跌的主要是一線城市和大部分二線城市,其中跌的最猛的是青島,上漲的反而是像南通、洛陽、蕪湖、哈爾濱、日照、蘭州等三四線城市。
揚州增速下降0.7%,這一數據業内專家認為跟揚州的實際情況相差不大。
揚州樓市這一路走來,用調侃一點的語氣來說就是“穩如老狗”!
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揚州操盤手走在全國前列。
一方面供地節奏有條不紊,卡的很到位,另一方面8950元/㎡的樓面地價天花闆至今沒有捅破。
穩定大于一切,穩定壓倒一切!
一個穩定健康的揚州樓市,實在是太重要了!
【編後】:房價收入比,是參考城市房價泡沫指數最好的數據之一,但前提要考慮人口流入帶來的「财富平均指數」這個概念。 如今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已是不争的事實,絕大部分普通人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幸福指數每況愈下。未來如果不想辦法快速提高居民收入,樓市将會進一步扼殺年輕人的活力,進步的動力以及對未來的憧憬。 未來一二線城市還可以随着城市化進程,用人口流入帶來的财富支撐房價,而那些“房價收入比”居高的三四線城市,随着人口逐流出,房價将成為壓垮城市發展的最後一根稻草。
2020年對揚州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揚州高鐵站将迎來通車,北沿江的南北之争也大概率會水落石出,揚州将加速融入長三角的懷抱。
屆時究竟是抓住機遇強勢崛起,吸引大量人口、人才落戶還是被大城市虹吸,我們不得而知。
從樓市的角度來看,今年大量的純新盤即将上市,大批的優質土地等待出讓,很多開發商仍然在想方設法地在揚州拿地。
開發商在哪座城市拿地,就意味着看好這座城市的發展,你在哪座城市買房就意味着入股這座城市。
我們沒有理由不希望揚州越來越好,但是希望我們揚州在大踏步向前奔跑的同時,讓更多人有意向、有條件、有能力安居在揚州!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你對于揚州房價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也可以私聊我交流揚州樓市最新動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