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沒有哪一個季節,
能比秋天更絢爛了,
從入秋到立冬,
每個時段都有不同的景色。
喜歡初秋的雲淡風輕,
偏愛中秋的菊黃蟹肥,
如今,到了十一月,
讓人眼前一亮的,
一定是那充滿喜悅的豐收之景。
豐收後“曬秋”,曾經是深秋最美的風景,
城市越來越多,豐收離我們越來越遠,
“曬秋”這個詞,也漸漸被人遺忘了。
什麼是曬秋?
最簡單的理解便是将秋天豐收的糧食瓜果,
放到陽光下晾曬,
去除水分以便保存。
如今,農村越來越少了,
曬秋,也從曬滿整院,
變成了陽台的一角。
每每在深秋,看到高樓小窗曬着的蔬果,
都能讓我想到童年時無憂無慮的時光。
曬秋,曬出回憶小時候住在農村,
每年到了秋末,外公外婆都會在院子裡
鋪滿新收的黃豆玉米,
窗台上,院牆上,
挂上各種可以風幹保存的蔬菜,
那時他們告訴我,這叫“曬秋”,
糧食曬得越多,說明收成越好,
别人看了會羨慕。
把糧食風幹,冬天才不會發黴變質,
天冷的時候可以喝上香濃的玉米糊糊,
就着紅薯幹吃,格外可口。
早上的第一縷陽光照進了農家院落,
也照到了曬秋的果實上。
黃澄澄的果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那樣的景象,每每想起,
心底都會生出絲絲暖意。
和外公外婆一起曬秋時,
他們拿着筢子翻糧食,
看到爛了的谷粒便撿出去,
汗流浃背,卻笑得燦爛。
我坐在小馬紮上吃着還未風幹的紅薯,
百無聊賴的望着天空,
風輕輕的,雲淡淡的,
太陽暖洋洋的照在身上,
這樣的生活,平淡,卻幸福。
曬秋,承載了童年時最幸福的記憶,
那裡有明媚的陽光,
有外公外婆慈祥的笑臉,
有秋風夾雜的果香麥香。
日出而起,日落而息,
時間仿佛也跟着慢了下來。
如今,曬秋離我們似乎越來越遠了,
即使在農村,
烘幹糧食這道工序也漸漸被機器代替。
很擔心曬秋有一天會徹底消失在人們的生活中,
卻欣喜的發現,
有些地方,已經把豐收,
曬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在婺源一處600米海拔的山上,
有一個名叫篁嶺的村子,
平日,篁嶺不過是座普通的山中老村,
但一到秋天,篁嶺便會換上豐收的衣裳,
驚豔四方。
篁嶺曬秋,曬出了人們的心之所向。
地上、牆上、屋頂上,
處處都是糧食瓜果,
曬在陽光下,散發出果實的濃香。
火紅的辣椒,金黃的玉米,橘黃的南瓜,
那是獨屬于秋天的色彩。
晨光灑滿院子時,
人們便将簸箕中的糧食灑向空中,
一粒粒金黃的果實,
在陽光的照耀下落向地面,
啪嗒啪嗒,那是豐收的喜悅。
村落飽經滄桑,
土磚外牆與曬架上、圓圓的曬匾裡,
用豐收果實
組合出一幅世界獨一無二的“曬秋”圖,
每名村民都參與其中,也樂在其中。
生活本就不複雜,
對篁嶺人來說,
春天播種,勞作半年,
能在秋天收獲滿滿當當的果實,
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所以他們要把這份幸福曬出來,
讓所有人看到自己的喜悅。
曬秋,曬的是糧食,
更是豐收的喜悅,
一年的勞作,都在這一刻得到回報。
秋天的陽光,把蔬果糧食曬得金黃,
也将日子曬得紅紅火火。
曬秋,就是曬出幸福為什麼叫“曬”秋?
因為“曬”,是一個有溫度的詞語。
暖暖的陽光下,
鋪滿了豐收的糧食,
勤勞的農人随手抓幾個果實,
放到嘴裡,隻聽“咯嘣”一聲,
布滿汗水的臉頰上,透出幸福的微笑,
景暖,心更暖。
曬秋,就是要曬出幸福,
無論你身在何處,
秋天都賦予你同樣的清風、同樣的暖陽。
如果沒有糧食蔬果可曬,
不如走出家門,
沐浴在輕柔的秋風中,
曬曬太陽,看看藍天。
生活其實很簡單,
吃好,穿暖,在陽光下開懷大笑,
好生活,就要曬出來。
陽光,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
給我們光明,也帶來溫暖,
萬事萬物都渴望太陽的照拂,
人也不例外。
忙着晾曬糧食蔬果的農人,
也是曬秋的一部分,
糧食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他們的笑容也在陽光裡散發出幸福的味道。
曬秋,曬出對生活的熱愛,
好運自然會到來。
陽光帶給你好心情,
好心情,帶給你樂觀生活的力量。
曬秋,秋天最美的風景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深秋,
走在路上,
發現夏日的蔥綠已經完全被金黃取代,
擡頭,隻見家家戶戶的窗台上,
都挂起了各種蔬果。
一串串金黃的柿子、小辣椒、玉米,
切成條曬在陽台的紅薯......
隻覺得這秋意愈發濃郁。
最美的秋天,不在山川河流間,
也不在意境悠揚的詩詞裡,
而是藏在那燦爛耀眼的豐收色彩中,
藏在每個人的笑臉裡。
陽光的味道,就是幸福的味道,
停下腳步感受秋天的氣息,
感受陽光下的美麗世界,
曬出豐收,曬出喜悅,曬出幸福。
曬秋,曬出了果實的水分,
留下了陽光的味道,
冬天即将到來,
但幸福的人,一年四季都不懼怕寒冷。
一起去曬秋吧,
在寒冬來臨之前,
積攢幸福的能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