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有名的“京圈老炮”,現在很多人都會想到馮小剛,
但其實當年,有一位比馮小剛還要叱咤風雲的人物,那就是王朔,
而且對于馮小剛來說,他能從一介美工師變成電影大腕,背後也離不開王朔,
王朔是馮小剛的“偶像”和“好哥們”,更是他可遇不可求的“貴人”。
上世紀90年代,馮小剛和王朔,一個握着筆,一個扛着攝像機,
共同開創了國産電影史上最輝煌的時代,留下了無數難以超越的作品,
然而26年後,再看兩人的各自境遇,卻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曾經讓馮小剛化身迷弟“抱大腿”的王朔,晚年卻無比悲涼凄慘,
這兩位“大佬”之間究竟有過怎樣的恩怨情仇?為何他們的結局會截然相反?
01
1958年,北京大興區和江蘇南京的兩戶人家裡,兩個男嬰分别呱呱墜地,
一個是馮小剛,一個是王朔,他們從一生下來就是天差地别,
馮小剛出生在破落的北京胡同裡,是個地道的“胡同串子”,
他的父母都是極為普通的工人,上面還有個姐姐,一家人過着貧苦的日子,
在他7歲那年,父親抛下了家中的妻兒,很快再娶了一個年輕夫人,
母親含辛茹苦地把一兒一女拉扯大,結果又被查出患有胃癌,
在切掉了三分之二的胃後,瘦得像一根風吹就倒的竹竿,苦苦地支撐着這個家。
母親曾經對馮小剛說:“孩子,所有的苦難媽都替你受盡了,以後你一定會順順利利”,
幼年的馮小剛聽完這話,心裡很是難受,眼淚也在眼眶裡止不住地打轉,
他在心中暗暗發誓,将來一定做個有出息的人,讓母親跟着自己享受榮華富貴,
生活在這樣貧苦的單親家庭裡,馮小剛從小就受盡了别人的冷眼和嘲笑,
再加上長得磕碜難看,打滿補丁的褲子、幹癟矮小的身材、一口發黃的大龅牙,
每次馮小剛出現在胡同口時,就會成為其他孩子欺負和孤立的對象。
那時馮小剛最喜歡幹的一件事,就是扒在栅欄上看隔壁的大院子弟,
看他們踢球、拉手風琴、和女孩子們玩捉迷藏,他的眼裡都是羨慕和渴望,
大院裡的孩子都穿着幹淨的衣服,在寬敞的院子裡奔跑,享受着各種優待,
而胡同裡的孩子大多沒有父母管教,每天在充滿汗臭和污水的胡同裡穿梭,
橫在胡同和大院之間的這面栅欄,就像是隔開了兩個世界的圍牆,
毋庸置疑,含着“金湯匙”出生的王朔,就是馮小剛做夢都想成為的那種人。
王朔的家庭背景十分優越,父親是部隊軍官,母親是軍醫,
很小的時候,王朔跟着父母搬到了北京海澱區的軍區大院裡,
他就是馮小剛最羨慕的“大院子弟”,從小就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
而且他還是個特别愛折騰得“頑主”,也是大院裡的“扛把子”,
王朔性格乖張,從來就不是個安分守己的孩子,在學校裡也是橫行霸道,
經常惹出事來的王朔也沒少被叫家長、寫檢讨書,但照樣誰來都治不了他。
但在嚣張跋扈的背後,是王朔因缺少父母的陪伴而孤獨的内心,
從他記事開始,父母就一直忙于工作很少見面,他才逐漸變得獨立而叛逆,
他在後來給女兒的信中寫道:“我始終懷疑親情,我不記得我愛過父母”,
但好在家裡還有父親留下的很多藏書,這些書籍豐富了王朔的精神世界,
他飽讀詩書,也愛上了看書和寫作,很早就開始嘗試創作一些小說和散文。
中學畢業後,王朔被父親安排到了青島海軍部隊參軍,當過衛生員和操舵手,
王朔在這段部隊生涯中,唯一的收獲就是充分發揮了過人的文學天賦,
他寫的第一部短篇小說《等待》,被刊登在了《解放軍文藝》上,
随後他的寫作才華也得到了編輯社的認可,王朔被借調過去當了編輯,
在短暫接觸過文學工作後,不安分的王朔又投入到了紛繁複雜的社會中,
從部隊退伍後的他當過醫藥銷售、倒賣過手表、和朋友合夥開過烤鴨店,
但每一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在被殘酷的現實生活反複碾壓後,
王朔終于意識到,要想成功還是得做自己擅長的事——寫小說。
1984年,王朔在《當代》上發表了中篇小說《空中小姐》,
這本帶着浪漫主義基調的愛情小說,獲得了《當代》文學新人獎,
王朔書中的主人公都是縱橫情場的浪子,而小說又大多都取材于現實生活,
所以現實中的王朔也是個泡妞的高手,身邊的莺莺燕燕換了一個接一個,
那年夏天,王朔經常拉着一群大院子弟,去北京舞蹈學院看年輕姑娘跳舞,
甜言蜜語加上大院子弟的出身,俘獲了不少姑娘的芳心,其中就包括前妻沈旭佳,
她被一會幽默一會深沉的王朔深深迷住,尤其欽佩他能說會寫的才華,兩人墜入愛河。
與此同時,同樣在北京城裡闖蕩的馮小剛就沒那麼順利了,
在中學畢業後,馮小剛因為考不上大學而參了軍,後來還進入了北京軍區文工團,
馮小剛和王朔一樣,在骨子裡都有種文青氣質,還特别喜歡美術和繪畫,
退伍後,馮小剛在北京城建開發總公司做過工會幹事,從事文化宣傳工作。
但馮小剛不甘心做一輩子小職員,選擇出來單幹,努力尋找進入影視圈的機會,
一次偶然的機會,馮小剛在醫院結識了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副主任鄭曉龍,
頭腦機靈、能說會道的馮小剛發揮了“拍馬屁”的全部功力,把鄭曉龍捧得天花亂墜,
鄭曉龍一邊被哄得開心,一邊也覺得馮小剛是個可塑之才,于是決定幫他一把,
1985年,馮小剛被調入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擔任美工師,開始參與影視劇的拍攝,
可以說,鄭曉龍就是馮小剛的第一個“貴人”,是他改變了馮小剛的命運。
02
1986年,對于馮小剛和王朔來說,都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王朔在《啄木鳥》上發表了中篇小說《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這篇小說迅速在社會上掀起了閱讀潮,書中的句子被無數文青争相摘抄,
同年發表的《橡皮人》也引起了巨大反響,第一個“王朔年”到來了,
他的文學風格戲谑調侃、通俗幽默,每一句人物對話都充滿了尖銳的諷刺,
王朔一躍成為了“京圈”的風雲人物,不少導演、演員都是他的忠實粉絲,
後來像姜文、趙寶剛、張元這些名導,都搶着要把他的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
按理說,以馮小剛那時的名氣和地位,根本擠不進王朔所在的“京圈”,
但人生就是這麼湊巧,馮小剛很快借着鄭曉龍抱上了王朔的“大腿”,
有一次在片場拍戲時,鄭曉龍拿着本雜志邊笑邊罵,
好奇的馮小剛湊過去一看,發現鄭曉龍正在看王朔的小說《浮出海面》,
鄭曉龍随口一提:“這是我哥們王朔”,馮小剛的眼睛立馬就亮了,
那時王朔紅遍了全國,也紅到了馮小剛的心裡,他正想盡辦法要攀上這位“大佬”,
馮小剛問鄭曉龍:“可以把他介紹給我認識嗎?”鄭曉龍說:“沒問題”。
王朔至今還對第一次見馮小剛的那天記憶深刻,
在鄭曉龍的牽線下,馮小剛終于在亂糟糟的家裡見到了“偶像”王朔,
王朔一邁進屋子,馮小剛立馬起身笑臉相迎,嘴裡滿是恭維和吹捧的話,
他還親自下廚炒了兩個王朔最愛吃的菜,一盤醬豬蹄,一盤麻椒雞絲,
起初王朔對馮小剛并無好感,對馮小剛奉承自己的原因也心知肚明,
但沒想到幾杯酒下肚後,馮小剛趁着鄭曉龍外出的空擋,果斷抓住了王朔的手,
一邊真摯地訴說着自己的崇拜之情,一邊滔滔不絕地将王朔的書倒背如流。
原來馮小剛早就明白,自己隻是個小美工,要想往上爬就隻有削尖了腦袋,
在見王朔之前,馮小剛買來了他的兩本代表作,日日夜夜地苦讀硬記,
這才在王朔面前塑造出了一個“鐵杆粉絲”的形象,好讓對方接納自己,
後來一段日子裡,馮小剛為王朔“鞍前馬後”,一口一個“王老師”地叫着,
他也不覺得這樣是低聲下氣,反而說:“我的生存之道取決于取悅别人的程度”,
從此,馮小剛就抱上了王朔的“大腿”,兩人成了稱兄道弟的好哥們。
1988年,王朔再次迎來了爆發的一年,
他的四部小說《頑主》《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大喘氣》,
全都在這一年被改編成了影視作品,一部接一部地登上了大熒幕,
随着這些電影取得了熱烈的反響,王朔在電影圈、文學圈的影響力也上升至空前絕後,
在小說創作上登峰造極後,王朔又把目光轉向了劇本創作上,
他把京圈裡的那些“大院子弟”朱曉平、海岩、莫言等人召集在一起,
成立了“海馬影視創作中心”,創作出了後來萬人空巷的電視劇《渴望》。
在九十年代,這部《渴望》成了中國電視史上一塊難以超越的裡程碑,
創下了超過90%的收視率,播出當年橫掃各大頒獎舞台,拿獎拿到手軟,
從小說家、電影編劇到電視劇編劇,王朔再一次獲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功,
他在京圈的地位進一步得到了鞏固,“海馬影視創作中心”也在不斷壯大,
1990年,他們開始策劃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
在王朔身邊“效犬馬之勞”的馮小剛一聽,這不就是機會來了嗎?
他立刻毛遂自薦寫了2集劇本,交給了王朔和鄭曉龍等人審閱,
在馮小剛的劇本功底得到認可後,王朔便正式把他帶到了《編輯部的故事》的劇組,
可沒想到劇組一開機就遇到了難題,幾十萬字的劇本不知道丢到哪裡去了,
那個年代沒有電腦,劇本全靠手寫,正當衆人犯難的時候,馮小剛再次挺身而出,
他發揮了當初背王朔小說時的記憶力,真的把劇本全部重寫了一遍,
馮小剛立下了大功,王朔也很講義氣,把他的名字署在了編劇的第一位。
1993年,馮小剛仗着和王朔混得熟,又順勢提出了當導演的想法,
王朔就和鄭曉龍打了招呼,讓馮小剛當上《北京人在紐約》的副導演,
這是馮小剛的首部電視劇,一舉奪得了五個一工程獎、金鷹獎、飛天二等獎等多個獎項,
馮小剛“首戰告捷”後,1994年,王朔又把他拉進了“好夢電影公司”,
同一年,王中軍和王中磊倆兄弟也創辦了華誼兄弟廣告公司,
這兩組人馬正轟轟烈烈地闖蕩電影圈,都打算大幹一場,但他們的結局卻截然相反。
03
“好夢公司”成立後,許多人奔着王朔的名氣,紛紛投資他們拍電影,
而王朔直接當起了“甩手掌櫃”,他隻管劇本,拍攝和制作全交給了馮小剛,
馮小剛也過了一把導演的瘾,拍出了《永失我愛》《一地雞毛》《冤家父子》等影片,
但這些片子都反響平平,馮小剛和王朔心情煩悶,隻好各自紮進女人懷裡尋求安慰,
那時,馮小剛在拍《大撒把》時結識了年輕漂亮的徐帆,但礙于還沒和原配張娣離婚,
兩人足足談了8年“婚外戀”,直到1999年才名正言順走到一起,
而王朔對待前妻就沒那麼“心軟”了,在對兼具文藝和搖滾氣質的徐靜蕾一見鐘情後,
王朔果斷和前妻沈旭佳離了婚,跑去和徐靜蕾愛得轟轟烈烈。
不知道是不是離開了“旺夫”的沈旭佳,王朔的事業突然遭遇迎頭一棒,
1997年,《上海文學》刊登了一篇批判王朔的文章,意指他的小說思想低俗萎靡,
這篇文章迅速掀起了批判王朔的浪潮,許多妒忌過他的同行也紛紛落井下石,
那段時間,王朔寫的書、參與的影片全都以“宣揚灰色主義”的名義被封殺,
被逼到盡頭的“好夢公司”終于夢醒了,王朔本人也在國内無法立足,
在出走美國的前夜,王朔分别交代了兩件事:一是讓馮小剛“有機會活,就不要一起死”,二是囑托好友千萬要照顧好徐靜蕾,一定要把她捧成角兒。
王朔這顆“大樹”倒了,失去靠山的馮小剛哭得很是傷心,頭發也一抓一把地掉,
但很快他就意識到:“王朔是走了,可他的作品還在啊”,頓時就又笑了,
那一年,馮小剛把王朔的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改編成了電影《甲方乙方》,
電影上映後票房和口碑大獲全勝,馮小剛也一躍成了國内商業片導演中的大腕,
當然,馮小剛在編劇一欄隻署名了自己,這點王朔是不知道的,
這部電影靠着370萬投資大賺了3000多萬,在電影圈内一時風頭無兩,
從此之後,馮小剛靠着一年一部賀歲電影,拉開了“馮氏賀歲片”時代的序幕。
後來,王朔見風波平息回了國,事業一落千丈的他過得非常落魄,
馮小剛得知後臉上有點挂不住,便叫人給王朔送去了五萬塊錢的“稿費”,
結果此舉激怒了這位昔日的好兄弟,王朔氣得差點掀桌,連人帶錢轟了出去,
雖然他的确交代過馮小剛要“獨活”,電影不寫他的名字可以理解,
但馮小剛連招呼都不帶打一聲,還用這五萬塊錢來羞辱人,實在是過分了,
王朔決定徹底和馮小剛劃清界限,兩人多年的交情算是破裂了。
然而此時的馮小剛已經是“京圈新貴”,穩坐在國内一線導演的寶座上,
對于早就身敗名裂的王朔,他哪裡還需要像當年那樣處處讨好?
而且2000年,發展迅猛的華誼兄弟還向馮小剛抛出了“橄榄枝”,
馮小剛在攀上了華誼兄弟後,先後拍了《一聲歎息》《大腕》《天下無賊》等等電影,
每一部都票房大賣,馮小剛賺得盆滿缽滿,名氣和地位也風生水起,
反觀那幾年的王朔,離婚後淨身出戶的他隻能靠徐靜蕾拍戲養活,
徐靜蕾還用好幾年的積蓄為王朔買了一棟别墅,說:“想給他一個配得上身份的家”。
在那之後,王朔幾乎從電影圈銷聲匿迹,重新當起了小說家,
他知道自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于是打算下足功夫捧紅徐靜蕾,
王朔還曾發言:“在我死後所有錢都留給徐靜蕾”,兩人愛得那叫一個死去活來,
然而2004年,兩人不知為何還是分手了,王朔再次變成了“孤家寡人”。
但他和馮小剛的恩怨似乎還沒結束,在小說《玩的就是心跳》裡,
王朔寫了個“馮褲子”的角色,借以暗諷和痛罵馮小剛“欺下媚上”,隻會溜須拍馬、捧高踩低,大導演馮小剛從此有了“馮褲子”這個外号,這臉面算是丢大了,
不過馮小剛卻并不在意,因為如今的他和王朔的地位已經判若雲泥,
他沒必要再和王朔鬧翻,哪怕能維持表面上的和氣,也可以彰顯他名導的氣度,
而且說不定以後還得再用王朔寫的劇本呢。
04
如今,馮小剛和王朔都已過花甲之年,兩人的生活天差地别,
曾經桀骜不馴的王朔已經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眼睛裡多了幾分飽經滄桑的溫和,
許久未在公衆面前露面的他,過上了在家養貓、一星期出一次門買菜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雖是閑雲野鶴,但對于當年那麼高傲張揚的王朔來說,多少也有點落寞,
更别提他現在是“孤家寡人”,至今還是孤身一人。
而另一頭,馮小剛的晚年生活就要豐富多彩極了,
他依舊以一線導演的身份活躍在電影圈中,身邊還有妻子徐帆陪伴,
不僅身家過億,在國内和美國洛杉矶都有好幾棟豪宅别墅,可以輪着去度假,
而且在圈内呼風喚雨的他,身邊圍繞着一群編劇和演員,根本不會感到寂寞,
當年出身破落胡同的馮小剛終于“翻了身”,過上了有出息的生活,
王朔和馮小剛的結局,就這樣在命運的捉弄和安排下,實現了“輪流轉”,
當年就像來自“兩個世界”的他們,現在卻過得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
不知道曾經被馮小剛羨慕着的王朔,如今會不會反過來羨慕馮小剛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