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儲能全産業鍊細分龍頭

儲能全産業鍊細分龍頭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7 05:30:27

儲能全産業鍊細分龍頭?深圳又跑出一個新能源獨角獸投資界獲悉,用戶側儲能公司深圳市德蘭明海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德蘭明海”)從2021年至今完成4輪融資,累計金額超6億人民币,投資方彙聚了源碼資本、中鋁浙江君融基金、鲲鵬光遠、達晨财智等知名投資機構,以及産業内知名的頭部戰略機構至此,德蘭明海最新估值達到10億美金級别,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儲能全産業鍊細分龍頭?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儲能全産業鍊細分龍頭(首發深圳又誕生一個儲能獨角獸)1

儲能全産業鍊細分龍頭

深圳又跑出一個新能源獨角獸。

投資界獲悉,用戶側儲能公司深圳市德蘭明海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德蘭明海”)從2021年至今完成4輪融資,累計金額超6億人民币,投資方彙聚了源碼資本、中鋁浙江君融基金、鲲鵬光遠、達晨财智等知名投資機構,以及産業内知名的頭部戰略機構。至此,德蘭明海最新估值達到10億美金級别。

德蘭明海的掌舵者,是一位有着豐富創業經曆的吉林人——尹相柱。2006年,化學專業的他開始進入锂電行業,開啟第一段創業生涯。2009年,開始在深圳組建儲能研發團隊。2013年,尹相柱成立了德蘭明海,定位用戶側儲能賽道。曆經9年,把德蘭明海從一家名不經傳的創業公司,經營成為微儲行業罕見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儲能,一條眼下擠滿了投資人的超級賽道。“儲能項目基本上處于被瘋搶的狀态,頭部項目有數百家投資機構在搶,更有不少天使輪項目估值動辄數億元,太火了。”國内一位關注新能源投資人感歎。毫無疑問,這已經是今年最熱鬧的新能源賽道之一。

化學系畢業,從吉林到深圳

他幹出一個儲能獨角獸

這是一段東北人南下創業的故事。

尹相柱,出生于吉林,70後草根創業者,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2009年左右,已經在锂電行業浸潤多年的尹相柱開始萌發創業的念頭,首先選擇自己熟悉的锂離子電池應用領域。不過,随着國内锂電池市場興起,锂電池PACK廠紛紛成立起來,内卷嚴重。目睹這一切,尹相柱意識到锂離子電池應用行業已經步入紅海階段,“整個行業壁壘已經不高,不适合我們的長期發展。”

于是,尹相柱靜下心對整個行業做了系統分析,最終決定轉型殺入儲能賽道,圍繞着家庭儲能系統領域下功夫。

何為儲能?顧名思義,儲能就是将能量儲存起來,需要的時候再釋放出來,類似于一個大型“電力倉庫”。儲能應用範疇十分廣泛,日常生活中的便攜式移動電源、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電站的超大型電池組,都屬于這一領域。

彼時,全球對儲能的認知還處于模糊狀态,國内儲能技術也才剛剛進入産業化探索階段,尹相柱和團隊成員算得上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期間一次偶然機會,尹相柱意外發現了海外儲能市場的商機——2011左右,日本發生了一場震驚全球的大地震後,尹相柱團隊生産的儲能産品在日本市場爆火,這給了他們一個新的市場開拓方向。

但是,當時尹相柱團隊賣的儲能産品大多不是自主研發,而是外購逆變器、電池包、BMS等關鍵零部件組裝而成,這無疑在産品質量上埋下了隐患。2012年,目睹業内産品接連出現品質事故,這讓尹相柱深刻反思。

這次教訓讓尹相柱清楚地意識到一點:要想做好産品,必須對整個底層的技術進行把控。當年年底,即重新部署了技術團隊。2013年,尹相柱帶着儲能産品線獨立出來,創立了德蘭明海,專注于用戶側儲能賽道。

起初,德蘭明海一邊做着用戶側光伏儲能一體化ODM業務,一邊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德蘭明海籍籍無名,企業運營也曾陷入過困境。直至2020年左右,公司産品漸漸在市場中打開知名度,并且十分擅長洞悉消費者需求。尹相柱深知,制造業很卷,但靠近終端用戶後,品牌的高附加值與長期壁壘,将使公司有機會成為真正優秀的制造業企業。

2020年4月,德蘭明海推出自主品牌BLUETTI鉑陸帝,在海外迅速走紅。三個月後,BLUETTI鉑陸帝AC200戶外電源在衆籌平台INDIEGOGO上線,取得了不錯成績。整個衆籌項目曆時48天,衆籌金額約670萬美金,是目标金額的62098%,獲得超過7000人支持。INDIEGOGO官方反饋,BLUETTI鉑陸帝創造了幾個曆史之最:最快速度達到100萬美金,最短時間達到300萬美金,INDIEGOGO衆籌史上排名第10,儲能類産品衆籌金額創當時曆史最高。

如今,德蘭明海已經建立了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的制造體系和全面采用的MES信息化生産管理系統,公司業務逐漸從ODM向自主品牌轉變。

創業十餘年,這位創業老兵乘着新能源的東風,将德蘭明海打造成儲能賽道一匹黑馬。

VC/PE雲集,産業巨頭來了

今年最火爆的賽道

一路走來,德蘭明海身後聚集一支頗為豪華的投資人隊伍。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德蘭明海在早期融資曾經曆過一段艱難時光。在2020年之前,尹相柱個人和公司不止一次陷入困境,最嚴重時工資推遲兩三個月才予以發放。

2020年9月,源碼資本第一次接觸尹相柱團隊,“即便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他們的核心技術團隊沒有一人離職,足以說明這個創始人的人格魅力。”源碼資本執行董事王菂向投資界回憶道。

彼時,源碼資本已經系統摸底了幾個位于深圳的分布式儲能項目,而德蘭明海的綜合能力最為突出。王菂介紹,從ID設計、電池PACK系統到BMS、逆變器等儲能行業的關鍵技術環節,德蘭明海有着較為全面的底層技術能力,還有一支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從設計到研發再到制造,德蘭明海都可以自己完成,讓人眼前一亮。”完成盡調後,源碼資本于2020 年底參與了德蘭明海A輪融資,後來又連續多輪跟投。

從2021年起,碳中和開始席卷創投圈,鮮少曝光的德蘭明海開始進入到投資人視野,融資愈發順利起來。短短一年,德蘭明海陸續完成了4輪融資,融資金額超6億人民币,投資方彙聚了源碼資本、中鋁浙江君融基金、鲲鵬光遠、達晨财智等知名投資機構,以及産業内知名的頭部戰略機構,山景資本擔任過去幾輪以及未來長期的戰略融資顧問。

德蘭明海融資火爆并非個例。當一級市場消費、TMT、企業服務等賽道戰略性進入寒冬時期,儲能賽道依舊是熱火朝天,似乎所有投資人都在看新能源。“兩年前,我們幾乎沒見到過投資人,融資進展也十分緩慢。如今隻要我們釋放融資的信号,市面上活躍的投資人都會來聊聊。”華南一位儲能創業公司創始人透露。

這裡有一組數據——根據清科研究中心PEDATA MAX數據,2016-2022Q1,我國清潔能源領域投資案例數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發電、儲能領域,投資案例數占比為别為38%、34%;儲能領域投資中,儲能锂電池投資活躍度最高,投資案例數占儲能領域總投資案例數的75.9%。

儲能俨然成為最火爆的新能源賽道之一,這裡正在批量誕生獨角獸。

譬如中科院的明星項目——中儲國能。2018年成立的中儲國能是一家儲能設備提供商,一家通過科技成果作價入股方式創辦的産業化公司,其技術及研發團隊均源自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今年5月,中儲國能剛完成一輪3.2億元Pre-A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華控基金、中科創星、招銀國際、聯想之星、普華資本、高榕資本、三峽能源、翠微集團、中比基金、新鼎資本等。至此,中儲國能完成了3輪融資,估值數十億。

還有山東雲儲新能源,今年6月完成了過億元的pre-A輪融資,由藍馳創投領投,複星、險峰繼續跟投。雲儲新能源背後是慈松教授,他是國家能源局中國能源互聯網發展戰略課題組首席科學家,也是清華大學電機系研究員。據知情人士透露,雲儲這一輪融資同樣火爆,“拿了一堆TS”。

“水漲船高,我們明顯感覺到今年儲能項目的估值體系要比去年高。”王菂分析,差不多的創始團隊、相似發展階段的公司,今年的估值體系比去年要高出30%。當然,比起投貴了,更多投資人更怕錯過了。眼下,一批關注消費、互聯網的投資人轉行看儲能,原本火熱的賽道更加擁擠。

下一個萬億級市場

互聯網後,又一批财富新貴湧現

儲能,下一個即将爆發的萬億級市場?大多數投資人堅信不疑。

為何儲能這麼重要?早在以火電為主的年代,電力的輸出和使用兩端就無法做到匹配,抽水儲能便應運而生。發展至今,抽水儲能已成為技術最成熟、裝機量最大的儲能技術。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提高,煤炭電力逐步退出,電化學儲能、機械儲能、電磁儲能、氫儲能以及熱儲能等技術路線逐步發展起來,儲能行業也迎來了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

“用戶側儲能,尤其是戶用儲能,因為歐洲能源危機等原因,可以預見在未來2-3年都會以比較确定的高增速滲透,因此獲得了投資人的廣泛關注。”山景資本合夥人黃沁補充說。

不少投資機構行研中經常提及到一個政策——2022年1月29日,發改委、能源局聯合印發《“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設定了新型儲能的發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從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電化學儲能技術進一步提升,系統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在投資人看來,政策攪動了儲能行業前進的節奏,而能源結構變革的大趨勢才是推動行業發展的根本要素之一。

現有火電及水電機組調頻、調峰能力難以滿足未來電網需求,而風電和光伏屬于間歇性能源,要“靠天吃飯”,常常會造成一些能源浪費。以光伏為例,如果遇到雨雪天氣和晚上,太陽能便無法發電。

好在儲能可以解決光伏和風電這個先天不足的毛病。在光伏、風能、水能等清潔能源充足時,儲能技術将電能儲存起來,在需要時釋放儲能的電力。因此,在全球電力需求井噴的大背景下,儲能開始變成電力系統的從“源-網-荷”到“源-網-荷-儲”的第四大基本要素,成為了電力時代下的重要基礎設施。

更令投資人興奮的是,儲能是一個覆蓋範圍極為廣泛的藍海市場。根據海通證券,儲能上遊主要包括電池原材料、電子元器件供應商等,中遊主要包括電池系統、儲能變流器和能量管理系統以及其他配件供應商,下遊則包括從儲能系統集成商、安裝商到工商業、電網公司、風光電站等在内的終端用戶。

因此,儲能成為一個兼具确定性與大市場的特殊賽道。數據顯示,預計2022-2025年國内儲能市場規模高速增長,2025年新增裝機量有望突破120GWh,市場規模超1,85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近100%。

随着儲能火了,造富神話開始悄悄上演。今年4月開始,儲能闆塊一路飙升,7月份更是有多隻儲能概念相關股票漲停。不止如此,一個個IPO正在趕來。

眼下,“便攜儲能第一股”華寶新能啟動IPO申購,即将登陸創業闆。上世紀末,華寶新能創始人孫中偉大學畢業,來到“中國電子第一街”深圳華強北打拼。2011年,孫中偉創立了華寶新能,靠着充電寶ODM業務起家,後憑借着“電小二”和“Jackery”等自主品牌成功朝着便攜儲能賽道轉型。如今,孫中偉、溫美婵夫婦帶着華寶新能,即将踏上IPO敲鐘舞台。

還有移動儲能獨角獸EcoFlow正浩,已于2021年與中金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拟境内上市。2017年,27歲的的王雷在深圳創辦了移動儲能公司EcoFlow正浩。成立至今,EcoFlow正浩不僅獲得了李澤湘、甘潔、高秉強等一衆教授的支持,還有紅杉中國、高瓴創投、中金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入股。

這可能是繼互聯網後又一批創業新貴。由于這一批備戰IPO的儲能創業公司大多聚集在深圳,因此被調侃有望帶動深圳樓價。

“儲能産業涉及的工業設計和組裝環節與消費電子産業十分相近。因此,在消費電子産業受挫的情況下,以儲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産業得以迅猛發展,又為深圳帶來一波發展紅利。”王菂坦言。

但這不意味着儲能投資走向收獲期。山景資本黃沁提醒,隻要是制造出來的東西,長期看就會面臨競争格局的惡化,行業的增長紅利最終會回歸到常态。最終能夠留在牌桌上的公司,應該既具備制造業成本控制和技術創新的能力,又具備消費者洞察的産品基因。

目前我國的新型儲能項目(如電池、氫儲能等)尚在商業化初期,2025年将會實現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直到2030年實現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儲能市場化将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

而最終的勝利果實,永遠屬于耐心等待的那一群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