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冬天裡的寒冷漸退,氣候開始回暖,萬物蘇醒、春雨如酥,百花開始争奇鬥豔,如同畫家淡墨所勾勒出的畫,溫雅别緻、奔放淋漓。在北方地區,春天的陽光雖好,但春風也帶走了一些水分,使空氣變得幹燥。
早春,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少酸多甘”,以緩解“春燥”帶給人們的不适感,如皮膚起皮、咽喉幹癢等狀況,多吃一些韭菜、山藥、荠菜等新鮮的時令蔬菜,進行溫補。另外此時溫度升高、幹燥多風,也應該适量的食用水果,既有效地補充了水分,又增加了身體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等元素的攝入。早春,記得多吃這4種水果,含水量高,輕松去春燥,使身體由内到外都滋潤,煥發水潤光彩。
多吃梨“春風吹來百花開,中秋過後葫蘆來。外穿黃杉藏黑豆,潤肺涼心好藥材”。梨,可謂是人類最早種植的水果之一,在我國古代又有“水果之宗”的美譽,口感鮮嫩、香甜多汁,富含葡萄糖、蔗糖、胡蘿蔔素、蘋果酸、鈣和各種維生素等,新鮮的梨含水量高達83%,咬上一口,汁水四溢。
春風拂面的同時,天氣也比較幹燥,此時多吃梨可以滋潤身體、緩解春燥、補充水分,而且梨與“離”同音,吃梨也表達了人們希望疾病遠離的願望。
梨有寒性,講究些的人家通常将梨制成羹湯或者小吃,像炖梨、梨膏等,其中蒸梨就是傳統的滋補佳品,将梨從蒂以下的三分之一處切下,當做蓋子,挖掉梨心、掏出果肉切成塊狀,與陳皮、冰糖和川貝等一起放入掏空的梨殼内,再加入适量的清水,上鍋蒸40分鐘左右即可。
多吃櫻桃
櫻桃外形似桃,圓如櫻珠,故叫櫻桃。在北方地區,櫻桃是一年中最早成熟的水果之一,有“初春第一果”的美譽,曾有詩仙李白寫道,“别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櫻桃果肉厚實、汁多味美 、其香如蜜、紅豔如瑪瑙,集色、香、味于一身,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鐵、鋅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元素,其中櫻桃每100克可食用的部位,含水量為88克,水分相當充足,而且每100克櫻桃中鐵元素的含量超過0.6克,它的含鐵量遠高于大部分水果,也可以為身體提供充足的水分。
關于櫻桃有很多美好的寓意,可以代表非常有活力的女孩,也可以代表愛情、幸福,更有珍惜的寓意,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季吃櫻桃,寓意新的一年有個美好、幸福的開始。櫻桃除了可以鮮食之外,還可以制作成櫻桃醬、櫻桃罐頭、果脯和露酒,其中露酒色澤紅豔、香氣迷人,令人回味無窮。
多吃草莓
草莓甜美多汁、果肉飽滿、色澤紅豔,被譽為“水果皇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花青素、果膠等多種身體所需元素,其中草莓所含的維生素C是蘋果、葡萄的7倍之多,而且草莓中富含膳食纖維,有助于腸胃蠕動,促進消化,真是兼具“高顔值”與“深内涵”的雙重魅力的水果。
草莓外觀猶如一顆紅彤彤的心,代表甜蜜與溫暖。草莓有很多吃法,除了鮮食之外,可以做成大家喜愛的草莓奶昔、草莓果醬、凍幹草莓等,其中草莓奶昔做法簡單,将草莓打成汁後與牛奶混合,根據自身的喜好加入适量的白糖,口感甜美、香氣誘人。
多吃桑葚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農和桑是我國古代的兩大重要産業,其中蠶桑産業主要來源于我國的蠶絲文化,桑蠶除了取其蠶絲之外,取食桑樹上的果實——桑葚,也是蠶桑産業非常重要的一項。
桑葚在我國種植曆史悠久,距今大概有7000多年的曆史,桑葚口感清甜、果汁充足,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E、維生素B、胡蘿蔔素等各種營養物質,被譽為“二十一世紀最佳果品”更有“桑葚賽人參”的說法。春天萬物複蘇、早晚溫差大,多食用一些桑葚,不僅能為身體提供營養物質,還能增強抵抗力,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老井說——初春天氣漸暖、乍暖還寒,在飲食方面還是需要多加注意。俗話說“不時不食”,春季要多吃時令水果,以緩解季節變化帶給身體的不适感,盡量少吃一些反季節的水果。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