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上課前的各種準備的教學環節?新學期進入第三周,學生逐漸适應了學習的要求和節奏,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做好上課前的各種準備的教學環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新學期進入第三周,
學生逐漸适應了學習的要求和節奏。
教育教學工作進入常态化的階段。
因此基本的課堂習慣和常規要求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就顯得更為重要。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課前準備”這一習慣養成的小方法。
首先讓我們一起參與一個小調查。
你觀察過上課鈴響後,學生都在幹什麼嗎?
你認為上課鈴響後學生的反應對于一節課的學習效率有直接影響嗎?
在學校裡,鈴聲就是“指令”。鈴響後,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怎麼做的學生就已經進入了學習的狀态。
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讓學生積極做好課前準備,從而迅速進入課堂狀态呢?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思考課前準備的目的是什麼。
通過課前準備,我們至少可以集中達成兩個目的:
壹/ 做好材料準備
做好材料準備(包括課本、學具、資料),即上課可能需要用到的東西,我準備好了。
貳/ 做好心理準備
做好心理準備,即40-45分鐘的集中注意力的學習,我做好了心理的調試。
以下五個步驟可以在1-2分鐘内引導學生做好準備并進入狀态。
第1步:教師提前1-2分鐘進入教室候課。
老師可以利用課間和學生進行簡短的交流。提前進入教室,既增強師生關系,增進感情;又可以有效調控課間節奏,為上課營造出不過分喧鬧的課間環境。
同時,老師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做好PPT、闆書的準備等。
老師在準備的過程,就是在用自己的行動來提醒學生做好課前準備,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行為示範。
第2步:在打響預備鈴之後,老師便停止與學生的交談,站在講台處,可面帶微笑,目光掃視全班、環顧學生。
一般情況下,當學生看到老師這樣的舉動之後,會很自然的調整自己的狀态,做好課前準備。
老師要切忌在打了預備鈴後,在班級鬧哄哄的情況下,拍着講台大喊:“回到座位上!要上課了!”越是這麼喊,課堂紀律越亂。
在掃視全班的過程中,老師要做好表情管理,既不要過于開心,也不要面露兇相。這都會對整節課的課堂氛圍産生影響。
第3步:預備鈴結束後,由課代表組織讀書或思考。
這是我試用下來非常好的具體的行為準備。
我授權了我的課代表,隻要預備鈴響後,不管我是否在教室,都由他們來組織朗讀。
齊讀一篇課文,就能夠很好地把學生帶入到課本的情境中去,引發學生的思考。老師也可以和學生一起朗讀,做好開嗓的準備。效果不錯!
如果是理科老師,我覺得也可以做1~2道題,這樣也能很好地引導學生安靜下來并進行思考。
當然,也有的課堂有自己的規定動作,比如課前演講、每周一歌等,都是非常好的嘗試。
重要的是,我們通過一個具體的行動讓學生養成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
第4步:适度點評 提醒學生檢查課前準備。
不管是哪種形式的“課堂開場”,我都建議老師要對學生的表現(包括投入程度、準确性等)進行一定的點評。
點評就是一種強化,強化好的做法,調整不恰當的做法。長期堅持就能形成班級學生的行為标準。
點評結束之後,提醒學生檢查課上所需要用到的課本、資料、講義是否準備到位。
這樣用時非常短,大概1~2分鐘,從預備鈴到正式鈴響之間,時間是完全充足的。
第5步:通過“起立-問好”的課堂禮儀,啟動這節課。
課堂是需要儀式感的,“起立-問好”就能起到這樣既嚴肅認真、又關系友好的互動。
儀式就像課堂的點火器,一下子讓準備就緒的學生進入快節奏、高效能的課堂環節中。
五個步驟下來,學生就已經在一個相對準備好的狀态下開始參與課堂了。
我們還必須認識到一點: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會經曆一個反複的過程。
一開始,老師會辛苦一點,需要每一節課來訓練。如果是班主任,可能還需要配合科任老師一起來做這樣的培訓工作。
通常經過連續兩周的訓練後,學生就基本上能養成這樣的習慣了。
所以,我有的時候還會故意在打鈴之後,徘徊在教室外或者是後門的地方,等課代表組織好朗讀以後,我再進入班級。
當然了,我一定會對學生做得好的方面,特别是課代表的組織效果進行大力的表揚,來強化他們的行為,從而内化為學生良好的習慣。
如果你也希望打鈴後班級是有序的,學生是自主候課的,那就趕緊行動起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