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指定的汽修廠?作者 | 拉面安來源 | 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保險公司指定的汽修廠?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者 | 拉面安
來源 | 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90%的汽配店或汽配企業在經曆業務下滑,再往下看,維修廠的業務更差。”這是汽配商老闆跟《汽車服務世界》分享的原話。
不久前,黃衛強發布了一條朋友圈視頻,裡面提到的一個數據引起了筆者的注意:2020年,北京汽修店減少了50%左右。這一數據是黃老師在日常走訪過程中得到的消息。
按他的說法:相比較2019年,北京汽修店被幹掉了一半,剩下的又有好多被集中到園區(草橋汽配城)當中。而在2019年,北京汽修廠已經減少了30%。
為了驗證數據的真實程度,《汽車服務世界》與北京當地的一些汽修同行進行了溝通與具體情況的了解。
一、“50%左右”這個數據,真實性如何?
地處北京大興區的京心達汽車快修連鎖張心波對于該數據做了自己了解範圍内的更深解釋。
關于50%左右這個數據本身,張心波主要提到了三個方面。
該數據包含的汽修門店類型。“這個數據主要是說關停門店、可能還包括一些拆遷或者合同變更的汽修店在内,并不包含一些關停後又找地方重開的”;
該數據的準确程度。“準确數據可能沒有這麼多(50%左右),但也沒辦法做更精準的統計,因為沒辦法準确涵蓋那些小型路邊店或者夫妻店、可能還包括一些拆遷或者合同變更的汽修店在内”;
該數據不包含關店後新開的情況。“關門不代表不做汽修生意了。一些原本客戶基礎較好的、即便貴一些,隻要接受範圍内都會選擇在舊址附近選擇合規的新址重新開店。”
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樣的情況并非突然出現,而是受到這幾年來、各類政策的陸續出台以及今年疫情的影響。
張心波直言:“這兩三年,北京這邊汽修店受政策影響比較明顯,尤其是環保、拆遷、租賃市場等政策的出台,這讓北京地區的汽修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7年,伴随着環保部一聲令下,環評改革大幕拉開。當時,北京、上海、廣州、浙江、四川等地率先開始的嚴查環評和道路運輸資質等措施,讓大批的汽修店承受滅頂之災:有的店被罰款,勒令整改;有的店被強制關停,禁止營業;有的店直接被查扣了設備。
而到了2017年年底,北京大興大火以後,政府加快了對國内租賃市場的整頓步伐,全國各地的租賃政策開始大範圍調整,北京作為首都更是帶頭行動。
關于大火對在北京做汽修生意的影響,感同身受的還有北京一汽修店的老闆大甯,他開的第一汽修店就是在大興區大火以後。“我們店剛開業幾天就被查了,抄走2W的設備,其它鄰居更慘,損失甚至有10多萬。”
時間走到了2020年,生意不好做已經是各行各業公認的事實。
一方面,環保、場地合規等各種政策依舊是開汽修廠必須要做好的基礎工作,一些反正整頓方仍舊無法達标的門店,最終還是要關門。
鄭州某29歲的汽修老闆說:自己開了3年的汽修廠因為“違建跟環保”,在2020年還是關閉了。
另一方面,疫情的影響,即便再努力降低也無法忽視。
早前張心波接受汽車服務世界專訪時就提到:今年是他從業以來遭遇的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波折。“我的從業之路一直比較順。按部就班、生意也是越來越好,今年是真的特殊,北京兩輪疫情,我們都深受影響,昨天(7月9号)我的店才剛剛開門。第一次疫情過後,我們開了1個多月,當時也恢複了去年的同期水平,結果第二次疫情因為我們靠近高發區,又關了一個多月。”
三、真實的聲音
《汽車服務世界》将“2020,北京汽修廠減少50%左右”的消息發布在了官方抖音上【抖音名:汽車服務世界新聞;抖音号:Asworld】,引起了不少同行和車主的關注與評論。
某汽修店員工蘇*強【抖音名】反映了自己目前所在汽修店及周邊同行的生存現狀。
· 去年,我老闆雇4個修理工,今年就剩下我自己了,而且業績不理想沒提成,晚上還得跑外賣;
· 我這一條街,30多家門店中有20多家修車,目前還在堅持的有9家,且都是洗車快保、補胎、噴漆等;
大陳【化名】在浙江義烏開了8年修理廠,本以為日子會越來越好,但現實卻是越做越差。剛剛過去的11月,他賣了自己的修理廠,如今仍在迷茫找項目中。
除了蘇*強和大陳以外,很多汽修從業者都在該條抖音下方進行了留言與對話。
浙江嘉興一住宿酒店老闆說:“我們這兒的修理廠門店越做越小”;
“我大舅幹汽修幾十年,原來一個月最少2-3萬進賬,現在1萬都難,去年不幹了”;
“身邊很多的汽修人都去開貨車了,其中20-30歲的人(員工)居多”;
“講良心的廠是真的不怎麼賺錢,都在苦苦支撐”;
“隻要路上有車,修車就永遠不會淘汰”;
“越來越少越來越好”;
……
《汽車服務世界》抖音内容截圖
四、什麼樣的門店受影響更大?
在疫情、環保、租賃市場變化等各種因素影響下,不同類型的門店、受影響的程度均不相同。
環評方面,目前大部分的門店都已經能夠正常應對。以北京地區為例,普通快修快保門店隻要簽轉運單或者環保合同,處理好廢機油跟廢電瓶,問題都不會太大。
但對有钣噴噴漆業務的綜修廠來說,這方面的影響依舊比較嚴峻。張心波了解到的消息,北京大興區目前有钣金噴漆的綜修廠、合法的不超過10家。
但在租賃市場上,汽修圈的老闆依舊面臨着“好址難尋”的問題。“身邊一些同行,因為各種原因關門以後,不一定是不想開店,而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本來我這附近就是5環,再往外的6環又有新機場等新建項目,對于環保的要求更高些,這種情況下,想開新店的難度會更高,無論是時間還是資金壓力都非常大。”
對于現在開汽修店選址有多難,大甯也是感同身受。如今,他給想開汽修店的朋友的建議中,首先強調的就是看地區。“如果是北上廣這些城市,那麼,客源可以暫時不用考慮,必須要先考慮你的場地是否符合标準。”
在跟多方人士的對話過程中,《汽車服務世界》也了解到了北京地區2020年的一些開店數據。
“途虎養車工場店、京車會這些互聯網平台型的汽修連鎖是新開店的主力,途虎養車工場店大概是140家、京車會大概是50家左右,除此之外其他的汽修店開業數量也比較有限。”
最後是疫情的影響。過去的一年,諸多汽修企業其實努力降低了這方面的影響。2020汽車服務金勳獎連鎖百強名單中,有77%的連鎖在前三季度開了新店,一些優秀的連鎖企業甚至實現了逆襲。
制圖:汽車服務世界
上半年,身處北京疫情影響較為嚴重區域的京心達,業務上的表現并不調好,在不能營業期間,張心波為京心達定下的下半年發展目标是恢複同期水平,如今這一目标也已經順利實現;此外,恒泰在2020年更是打了漂亮的一仗,實現了30%的高速增長。
五、過去一年裡,修理廠更加依賴保險公司了?
在信息收集的過程中,部分門店老闆反映了一個現象:2020年,一些汽修廠對保險公司的依賴度更高了。
蘇*強【抖音名】提到,他所在的門店今年的噴漆業務都是跟保險公司合作得到的。不過,店裡的保險業務相比較而言表現比較一般。“去年一個月少說70-80單保險業務,今年一個月20多單”。
蝦*蛋【抖音名】則回應:“沒有跟保險公司合作的綜修廠都在苟延殘喘,生意遠不如汽車美容洗車店,钣金噴漆店,補胎、換胎店等。”
關于這一現象,雖然可能存在認知上偏頗,但也反映了一些本身缺乏資源的汽修廠正面臨的生存窘境,而這樣的窘境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第一是店裡的車少了,就是進廠台次顯著下滑。用一位老闆的話說:“做生意做的一個量,沒有數量哪來的利潤。”
進廠台次下滑的确由各方綜合因素導緻,例如公車改革、保費改革等,但如今有一個大家開始普遍意識到的新問題:車似乎總開不壞。
近年來,國家政策方面是加速淘汰老車、新車補貼,目前汽修廠的主要客源都是6-11年的車,而新車的故障率降低也很明顯,隻要保養到位,底盤、發動機等都不會出問題。
第二是進店的車主少了,這塊具體聊聊切實存在的網絡分流現象。有老闆甚至覺得:現在的汽修店基本都變成了線上平台的服務商了。
2020年疫情的推動下,汽修生意的“線上線下”關系的确更為明顯。網上買零配件,買機油比線下便宜很多,車主愈加習慣淘寶、京東等下單到指定店面安裝,沒有進入這個鍊條還想着靠天吃飯,很難存活。
第三就是開實體的壓力更大了,成本壓力及價格戰等問題越來越明顯。
今天做汽修生意,切實面臨着“三個變高”:房租變高、環保等合規成本變高、用工成本變高;
大多數的汽修店都是自己單幹(夫妻店等小微店面),行業頭部力量之間的價格戰真正拉低了行業的維修保養價格,但是小微店面無法輕松降低油品配件等成本,盈利空間壓縮的厲害;
避不開的電商布局,汽修廠沒有利潤、不站隊也無法升級自身的技術和服務設施,行業洗牌是如今的常态化,站隊如果适應不了則可能加速關店的步伐。
寫在最後:
看似關店多、壓力大的情況下,汽修門店的數量也并沒少。此前,汽車服務世界也在《修理廠從60萬降到20萬?…| 3大數據看清汽車後市場》一文中提到:每一年,行業裡大概有20%的門店轉讓、關店,但同時有20%的門店開店,在這樣的情況下,門店的總數其實并未減少。
有行業人士透露:市場監管部門統計,2019年汽車服務類門店有120萬家(包含在冊與為在冊;門店在開店前都會申請工商注冊)。
在“2020年,北京汽修廠關店50%左右”的抖音下方,也有老闆留言:自己身邊今年也新開了很多家汽修廠。
這樣的“新舊交替”,其實意味着:低端汽修将很快淘汰,老技術修不了新款車,但是越來越少,留下的就會越來越好;不專業的汽修廠會被淘汰,專業的汽修廠生意會越來越好。
不過也有一種說法:因為盈利問題淘汰的、很多都是正規修理廠,房租貴用人多開銷大,反而小打小鬧的能生存。“現在小店賺的跟大店一樣的收入甚至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