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培訓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培訓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5-06 08:58:26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培訓?近年來,紫雲自治縣立足縣情實際,以“三種三養三培訓”為主導方向和主要抓手,積極發揮基層幹部服務群衆增收緻富作用,持續激發群衆創新創業活力,着力打造農業特色優勢産業,不斷夯實産業、人才、文化、生态振興基礎,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培訓?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培訓(紫雲自治縣三個突出)1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培訓

近年來,紫雲自治縣立足縣情實際,以“三種三養三培訓”為主導方向和主要抓手,積極發揮基層幹部服務群衆增收緻富作用,持續激發群衆創新創業活力,着力打造農業特色優勢産業,不斷夯實産業、人才、文化、生态振興基礎。

突出科技引領,聚力提升“三種”産業動能。以科技賦能集中力量創建“精品模式”,集中連片擴大優勢特色産業種植,打造“三種”核心示範樣闆,促進特色農産品轉化增值。一是做強“紅”色産業,擦亮本地特色品牌。采取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管理,按照“龍頭企業 合作社 農戶”模式,以白石岩鄉為核心區,公司統籌集中連片種植紅芯紅薯5000畝,農戶分散種植5000畝,輻射帶動全縣各鄉鎮(街道)種植3萬餘畝。加強産品研發、精深加工,生産出紅芯紅薯面條、紅芯紅薯幹、油炸紅芯紅薯及紅芯紅薯系列方便食品等,進一步延長産業鍊、提升價值鍊。二是做優“藍”色産業,建農旅一體生态園。以闆當鎮硐口村為基點,以貴州宜博經貿公司基地、加工廠為依托,投入資金2663.72萬元,新植藍莓1452畝,打造硐口、黃鶴營至翠河鄉村振興産業示範帶,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基本形成現代農業休閑觀光産業帶,成為全縣經濟增長新亮點,帶動農戶2000餘戶,戶均增收約3000元。延伸産業鍊,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生産的藍莓幹、藍莓汁、藍莓白蘭地等系列産品,暢銷省内外甚至海外市場,全縣藍莓産值突破1.5億元大關。三是做大“綠”産業,推進茶旅一體化發展。堅持“公司 合作社 農戶”和“公司 基地 農戶”種植模式大力發展茶産業,引進機械化采茶技術,實現每年每畝機采茶5次,茶青2000餘斤,日加工茶青10萬餘斤。同時,充分發揮農技科技特派專家技術優勢,推廣農業新技術31項,并依托5家龍頭企業“借船出海”進入市場,不斷暢通茶葉銷售渠道,進一步提升茶葉産品附加值。截至目前,我縣涉茶總人數18078人,涉茶人均增收10136元。

突出品牌引領,全力提升“三養”産業效益。采取“政府引導、政策扶持、項目拉動、龍頭帶動”的方式,大力發展生态養殖、發揮産業優勢,引領群衆增收緻富。一是依托龍頭企業,做強“生态雞”養殖。堅持市場導向,依托縣域家禽養殖企業,采用“政府 龍頭企業 家庭農場/合作社 農戶”和“八統一”發展模式,引導全縣生态家禽産業走上規模化、标準化、集約化道路,釋放更多産業富民效應。截至目前,全縣共建有生态雞棚2205個,家庭牧場196棟,全縣生态家禽存欄248.01萬羽,出欄236.16萬羽,蛋雞存欄22.85萬羽,雞蛋産量313.2噸,産值達4650萬元。二是拓寬緻富路徑,擴大“中華蜂”養殖。充分發揮産業園森林覆蓋率全市第一、蜜源植物豐富的優勢,以龍頭企業的産業化經營為載體,高起點、高标準建設現代山地蜜蜂産業基地,打造五倍子、刺槐、藍莓、特色蜂蜜等産品,做好蜜蜂養殖産後服務,形成完備的蜜蜂全産業鍊,持續增強産業核心競争力,帶動群衆持續增收緻富。截至目前,建設1000畝特色蜜源植物示範基地1個,示範養殖蜜蜂2000箱,輻射養蜂10000箱;培訓技術人員和蜂農1000餘人次,培養地方養蜂能手100餘人,累計帶動農戶400餘戶,戶均增收9000元以上。三是發揮品牌效應,優化“生豬”養殖。依托紫雲花豬曾獲國家工商總局頒發的地理标志證明商标、農業農村部地理标志農産品登記和貴州名牌産品證書等品牌效應,持續做好政策扶持。整合各方資源,借助東西部協作、科技特派團等專家力量,對生豬綠色健康養殖技術進行廣泛推廣,進一步增強生豬産業可持續發展動力。截至目前,全縣生豬存欄22.16萬頭,其中能繁母豬1.54萬頭,生豬出欄4.81萬頭,出欄500頭以上的生豬規模養殖企業18個,豬改點161個,其中人工授精改良點21個。

突出增強動能,着力提升“三培訓”轉化率。着眼激發基層幹部群衆内生動力,全面加強農村勞動力、農村緻富帶頭人、基層幹部3類人員能力培訓,為紮實鞏固脫貧成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聚勢賦能。一是多舉措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促進充分就業。依托縣勞務派遣中心、鄉鎮(街道)勞務合作社、村級勞務服務站“縣鄉村三級一體化”務工就業組織體系,實施“短平快”農業種植養殖培訓。圍繞“四族”大力開展穩崗就業培訓,不斷增強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的信心和決心,确保脫貧攻堅成果穩得住、成效可持續。充分借助“東西部協作”“科技特派團”等專家力量,大力開展農業實用技術下鄉培訓,确保培訓質效凸顯。截至目前,已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37期1848人次。二是多方式開展“農村緻富帶頭人培訓”提升引領能力。依托縣委黨校、縣農廣校等培訓主陣地和部門培訓資源,大力開展定制化、體驗式、孵化型培育,提高緻富帶頭人的技能和綜合素質,增強帶富效應。錨定“鄉村振興,産業先行”目标,積極組織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系列活動,通過技術培訓、實操演示、咨詢答疑等方式,為我縣藍莓、蜂糖李、紅心紅薯等産業分别送去病蟲害綜合防治、高産栽培等專業技術,并利用自身專業優勢,紮實開展農業專業技術、高素質農民等主體班次培訓。截至目前,已開展農村緻富帶頭人培訓6期680餘人。三是立體式開展“新時代基層幹部主題培訓”促進鄉村振興。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立足基層幹部崗位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全縣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範培訓班”“全縣‘農村黨員進黨校’示範培訓班”等主體班次培訓,促進新時期基層幹部作用有效發揮。積極對接浙江工業大學、貴州省組織人事幹部學院、安順市廣播電視大學等省内外教育培訓機構,通過靶向開設政策解讀、實地觀摩、經驗分享等形式多樣、内容豐富的課程,為基層幹部充電賦能。截至目前,已開設特色課程4門,正在開發課程有5門,儲備縣級師資4人,開展新時代基層幹部主題培訓5期873人。(徐雅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