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文化類節目的發展

文化類節目的發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29 06:43:52

從河南衛視春晚《唐宮夜宴》,與B站聯手推出的《舞千年》,到央視春晚的《隻此青綠》……近年來傳統文化與創新綜藝形式的結合備受年輕觀衆的喜愛,屢屢制造出刷屏的“爆款”,也給綜藝節目的創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據不完全統計,各視頻平台和衛視計劃在2022年計劃推出的以中國傳統文化為題材的綜藝節目将近十檔,涵蓋了傳統歌舞曲藝等多個品類。

傳統文化何以成為了綜藝取材的新熱點?以傳統文化為題材的綜藝節目,創制作的難點和挑戰在哪裡?這類綜藝怎樣才能讓更多的年輕觀衆接受并喜歡?它的未來會呈現什麼樣的形态?帶着這些問題,新京報記者專訪了河南衛視創新節目部主任馮铮、優酷綜藝内容與研發中心總經理吉中行、B站綜藝制作中心制作人姜小巍等業内人士。

文化類節目的發展(從文學類到歌舞類)1

綜藝節目《舞千年》由河南衛視和B站聯手推出。

現象:傳統文化成綜藝新熱點,複興的趨勢早已顯露

根據各視頻平台和電視台公布的2022年片單,以傳統的歌舞曲藝為題材的綜藝節目至少将有八檔将在年内與觀衆見面——展現年輕一代對傳統曲藝文化傳承的《青春守藝人》正在優酷、天津衛視熱播;廣邀年輕歌手演繹中國民歌的《春天花會開》3月中剛剛在湖南衛視“開鑼”。B站将與河南衛視繼續聯手,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歌萬裡》,聚焦民歌,演繹萬裡江山歌不盡;北京衛視計劃推出首檔為宋詞譜曲的綜藝《尋找蝶戀花》,希望能讓宋詞成為全民哼唱的流行曲;浙江衛視将打造彰顯京劇魅力的綜藝《我愛中國戲》,戲曲門生在班主的召集下分為四個戲班,逐鹿公演舞台……

從2021年《唐宮夜宴》的火爆算起,傳統文化從綜藝節目裡的“冷門”題材到成為各平台追逐的熱點,似乎隻用了一年的時間。幾位受訪者均指出,這與傳統文化越來越明顯的複興趨勢有關。姜小巍表示,平台在傳統文化綜藝賽道持續發力,原因之一正是觀察到了傳統文化的複興趨勢越來越明顯,而這種複興趨勢正在年輕一代中發生。過去一年裡(2021年),B站的傳統文化愛好者總數多達1.36億,國風類視頻投稿量超過200萬(截至2021年10月)。

優酷于去年10月與河南廣電達成了戰略合作,雙方共同開發中國傳統文化題材的晚會和綜藝節目。吉中行告訴新京報記者,平台在做綜藝内容規劃升級時,把中國文化特色當成一個主軸,對于新的節目排播帶做了重新的檢讨和複盤。“人文節目基本上大部分都會往中國傳統文化方向去調整。先從晚會探索新的表達語言,降低用戶對中國文化的欣賞門檻,再從中找到好的點,在綜藝上做嘗試。”而從數據反饋來看,優酷站内觀看《青春守藝人》和《中國潮音》的35歲以下年輕用戶占比超過七成,顯示出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在持續升溫。吉中行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肯定會是未來文娛行業的大趨勢,也是綜藝節目取材的重要土壤。

文化類節目的發展(從文學類到歌舞類)2

《中國潮音》吸引了衆多年輕觀衆。

傳統文化的複興趨勢其實早已顯露,其影響力投射到綜藝節目則經曆了潛移默化的過程。馮铮分析,改革開放打開國門之後很多西方文化湧入,人們面臨的選擇過于豐富之後反而容易看花眼,會顯得傳統文化受到了冷落。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大家看多了之後逐漸意識到東方韻味的美。

“不是突然間意識到這種好,是潛移默化的過程。就像最開始大家對麥當勞、肯德基感到新奇,甚至過生日都去那裡。現在大多數人都不會這麼選了。隻不過相較于飲食口味,文化是更軟性的表達,重新認識傳統文化獨特美的周期要稍長一些。”

2013年他參與制作河南衛視與愛奇藝合作的《漢字英雄》時就感受到了這種趨勢,這檔節目在當時引起了不少讨論。“但那時這種感覺還沒有現在這麼強烈,一來節目數量相對少一些,二來當時社交媒體沒有現在發達,節目與觀衆的互動發酵傳播也不是很充分。”馮铮認為B站跨年晚會“2019最美的夜” 是一個标志性事件。這檔凸顯傳統文化的節目,沒有請流量明星,卻連接起了幾代觀衆的回憶,依靠與觀衆的互動發酵廣為傳播。

分析:平等心态避免說教,極緻表達赢得年輕觀衆

一檔傳統文化綜藝的走紅,離不開年輕觀衆的主動傳播。傳統文化綜藝怎樣才能引發年輕人的共鳴呢?吉中行表示,最重要的是用極緻的表達真正讓年輕人看完節目之後對傳統文化産生自豪感。“現在的年輕人是真心熱愛,也願意讨論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非常有魅力,對此大家是有共識的,但不代表節目一定能把這一點體現出來,讓年輕用戶看完真的感到自豪。節目要通過打造極緻的人和事,用極緻的創新、極緻的視覺變化,以及貼近年輕人的表現手法,把文化自信的驕傲點做出來才行。”

他以《青春守藝人》為例,目前為止播出效果最好的分别是講鼓曲和動畫配音那兩期。鼓曲那期,京韻大鼓演員王惠帶着幾個門派的曲藝大師一起登台合作。“很多用戶以前并不了解鼓曲是什麼樣的,但他們的表演的确非常精彩,加上王惠本身的情感渲染,大家都能感受到鼓曲的魅力,覺得這是值得驕傲的傳統文化技藝。所以這一期播得特别好。”相較于鼓曲,另一期的主題“動畫配音”則屬于泛傳統文化的範疇。“做傳統文化不代表隻能從曆史裡去尋找,比如給經典國漫《葫蘆娃》配音,也是跟傳統文化相關的。我們用年輕的語言表達出來,大家覺得很有意思。”

文化類節目的發展(從文學類到歌舞類)3

《青春守藝人》中的吳橋雜技表演。

事實上,這些年受歡迎的傳統文化綜藝節目也在疊代——從早期的文字和文學類的《漢字英雄》《中國詩詞大會》到現在傳統歌舞類的《舞千年》《隻此青綠》。這是否意味着以歌舞為主題的傳統文化綜藝更容易引發現在年輕觀衆的共鳴?

在馮铮看來,傳統文化綜藝這些年來也經曆了從狹義文化向廣義文化的發展。“以前我們的文化節目太聚焦于‘文化’兩個字本身,其實更廣義的文化是普通老百姓日常能感知到的文化,比如十二生肖、二十四節氣,難道不是傳統文化?老百姓這種文化的力量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具有高度的智慧。”

馮铮的經驗是,做文化節目的關鍵是要避免讓觀衆反感,“比如上學聽課這件事一定沒有遊玩、聽音樂讓人覺得那麼親切吧?”傳統文化綜藝節目創作過程中,他會刻意避免一種“給觀衆上課”的心态。他認為所謂的“尊重觀衆”就是創作者要持有一個平等的心态,不能自诩老師、把觀衆當學生。“平等的心态就是我有一個好東西,希望和你分享。如果你也感興趣,可以在彈幕在評論裡留下你的意見,我們還可以在評論裡交流。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那豈不是更好嗎,這樣節目自然也就有了一定的熱度。”

B站作為年輕人聚集的社區,姜小巍認為能讓年輕人“一起玩起來”的傳統綜藝節目是很有競争力的。比如節目的前期内容裡刻意留下一些讓年輕人玩梗的空間,播出時候能讓大家通過互動一起玩進來;再比如在評論區設立讨論話題,讓觀看節目的用戶參與互動。作為《舞千年》的總導演之一,他提及《舞千年》的“宋”篇章播出期間,B站節目評論區發起了詩詞接龍。“你會發現很多用戶都是詩人,都很有才華。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可以展現才華的空間,和一個聚在一起玩起來的引子。《舞千年》就是一個成功的引子。”

文化類節目的發展(從文學類到歌舞類)4

《舞千年》中,用舞蹈表現桃園三結義。

未來:傳統文化綜藝難在創新,不能直接複制成功模式

馮铮也是《舞千年》的總導演之一,他此前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曾說過,河南衛視專注于傳統文化節目是孤獨而無奈的選擇,也是因為窮,沒有那麼多錢買模式、邀請明星來做主流娛樂綜藝。傳統文化綜藝火起來之後,河南衛視去年開始跟多個視頻平台展開了全方位的合作,客觀上能獲得的資源比原來多了,包括明星資源。以前傳統文化綜藝去洽談明星經常碰一鼻子灰,雙方都很尴尬,現在明星藝人參與這類節目的意願有了很大提升。“傳統文化綜藝這個門類的觀衆不像以前那麼窄了,大衆對它更關注了。對明星來說,參加這類綜藝也會讓他們自己獲得一定的‘加分項’。”

但另一方面,傳統文化綜藝“火”起來,跟見到經濟收益并沒有完全同步。“經濟收益肯定有的,隻不過它顯現的周期要慢一些。”馮铮分析,這是因為綜藝節目的廣告商判斷節目的好壞還是按照過往的标準,而這些标準傳統文化綜藝目前還達不到。“就像我們買票看電影一樣,通常先要問這個片子是演什麼的,誰演的。廣告商很自然也會問這個節目是做什麼的?有什麼可類比的?都有哪些明星參加?”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對于一檔籌備中的傳統文化綜藝來說卻是難以回答的。

文化類節目的發展(從文學類到歌舞類)5

《隻此青綠》讓人們再次關注到名畫《千裡江山圖》。

傳統文化綜藝基本上都是全新的節目,沒有既往的成功案例可以參考,調性上也不适合找很多流量明星參加。所以,在節目真正做出來之前,很難通過語言描述讓别人建立起一個清晰的概念。馮铮感慨:“甚至有的時候我們的領導也隻能靠對執行的這個人的信任去投票。這顯然就不像有數據、流量、明星支撐的綜藝那樣,能夠讓别人在評估的時候有一個明确的參照标準。”

傳統文化綜藝有沒有可能像“有數據、流量、明星支撐的綜藝”一樣,打造出一個可以不斷複制的成功模式呢?馮铮跟同行就這一設想有過探讨,結論是否定的。“首先,那種系列綜藝也會有審美疲勞,一般隻有前幾季好看;其次,系列綜藝主要的看點不在于節目模式本身,而在于明星嘉賓、在于展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傳統文化綜藝的看點在于傳統文化本身,以及表現手法的不斷創新,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就像《舞千年》做完之後,我再做一樣的節目就不行了。過往的經驗幾乎都不能用,再去用就變成重複了,哪怕是自己用。觀衆的眼光隻會越來越高,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雖然現在傳統文化綜藝的熱度很高,業内對此也有冷靜的思考。有一種觀點認為傳統文化本身就不是以熱度定勝負的題材,沒有必要追求“爆款”。姜小巍表示,如果抱着追熱點的目的策劃一檔傳統文化題材節目,那麼會有太多的劣勢。用戶規模、理解難度、消費深度和話題度,都不及其他題材。“傳統文化是浸染在每一個中國人骨子裡的東西,是慢慢滲透進入的,也隻能慢慢溢出芬芳。所以慢一點,一點一點去做,反而比依靠某些熱點或者話題一擁而上更好。過猶不及,何不一個面一個面地去挖掘呢?”

新京報資深記者 楊蓮潔

資深編輯 佟娜 校對 劉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