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鄉輝縣的10歲男孩路子寬為給患有白血病的父親捐獻骨髓,三個月内增肥三十多斤,引發關注。9月9日,小夥子在北京清河醫院完成了長達3天的骨髓移植手術。
就在剛過去的這個代表團圓的中秋節,北京青年報記者見到了已經出院的路子寬。這個滿臉洋溢着幸福笑容的10歲男孩,給記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樂觀溫暖,而他也總是願意逗身邊的人開心。終于完成艱巨的“任務”的他說:接下來更艱巨的任務是要開始減肥了。
三個月猛增30多斤 就一個目的:救爸爸
2011年底,路子寬的父親路炎衡的身體開始出現問題,臉色蠟黃、身體乏力、常常流鼻血。去體檢抽血時,護士發現路炎衡的血異常的稀。後經醫院全面檢查,路炎衡最終被确診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那時的路子寬隻有三歲。
自那時起,路炎衡終日吃藥維持着身體狀況。直到2018年底,吃藥已經不濟于是,路炎衡的全血細胞極具下降,醫生建議盡快進行骨髓移植手術。經過醫院和家庭的多方面考慮,兒子路子寬是骨髓捐獻的最佳人選。
但一開始,這一決定遭到了路炎衡的反對,他擔心手術會影響到隻有10歲的兒子。醫生多次勸說,捐獻骨髓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大影響,路炎衡這才打消了放棄治療的念頭,同意兒子為其捐獻骨髓。
而對路子寬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2019年2月,父子二人配型成功。但面臨的問題是,10歲的路子寬隻有60多斤,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供者體重最低要求必須達到90到100斤。路子寬必須在短期内增肥三十斤,才有救父親的資格。
于是,原本不常吃肉的家庭,開始天天買紅燒肉給路子寬吃,一日三餐變成了五餐。肉、雞蛋和牛奶不間斷地吃,早上吃3個雞蛋,喝1盒奶再配上1個大饅頭和1碗稀飯。正餐标配一碗紅燒肉配上大米飯,睡覺前還要再吃一碗方便面,喝牛奶。
那段時間裡,路子寬常常撐得難受,但他仍強迫自己吃,硬在嘴裡塞飯,總是把嘴裡塞得滿滿的。”媽媽說道。“吃胖了跑不動,容易出汗,大腿根還總是磨破。”吃胖之後的路子寬笑着說。
96斤,這是路子寬三個月增肥的成果。從2019年3月到6月,路子寬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終于達到了骨髓移植手術的體重标準。
他們一家開始從河南輝縣出發,來到北京清河醫院。
來京|“我想去天安門廣場”
2019年7月18日,他們來到了北京。在清河醫院附近租了一間房住下,他們要在北京接受半年多的治療。“看了十幾間房子,最終才找到這間房,一個月7000塊,太貴了,而且必須要簽一年的合同,最後好說歹說才寬容我們可以隻租7個月。”媽媽坐在出租房裡說道。
整個暑假,路子寬一直陪伴着爸爸。在老家,他的生活就是從賓館到輝縣醫院。來到北京,仍舊是出租房到醫院來回奔波。即使他的父親住進了無菌艙裡隔離,他也隻是在房間裡呆着,哪裡也不去。
“有一天下樓去玩,小區裡的狗追着我,我差點被狗咬。”路子寬笑着講道。如果真的被狗咬到,更大的麻煩就會來臨,手術計劃會被擱淺。于是,路子寬再也不亂跑了,他就在屋裡,或者是醫院,以及去醫院的路上。
路子寬在北京的生活就是每天兩點一線,從沒有踏出過這個範圍。但是,臉上總是挂滿笑容的他,對北京其他地方仍舊有着向往。
“我想去天安門廣場看看。”但是懂事的路子寬知道現在家裡人完全沒有心情,他也更關心爸爸的病情。媽媽在一旁說,如果真的有時間,就在他離開北京之前,帶他去看看天安門廣場吧。
懂事,一直都是路子寬被稱贊的詞語。“他從小去逛街買東西,首先看價格,即使想要,一看價格太貴,就催我們趕快走,不要買。過年給他買新衣服也是這樣,看着衣服太貴就走開了。”路子寬媽媽說道。
媽媽買來的鴿子,放在了出租屋的客廳,路子寬跑去看了看被捆着的鴿子,媽媽在一旁告訴他這是買來給他補身子的,等會兒宰了炖湯喝。路子寬一聽就覺得殘忍,對他媽媽說道:“殺鴿子?我不喝了,鴿子好可憐。”路子寬蹲下來又仔細瞧了瞧鴿子。媽媽在一旁勸着,買這隻鴿子花了55元,一定要給路子寬炖湯喝,不能浪費。路子寬聽了後,不再反駁。
手術|連續三天的手術 成為最勇敢的孩子
2019年9月9日上午,路子寬走進了手術室。
這一天,也是路炎衡的生日,他拍了視頻告訴大家:“子寬沒有哭,很勇敢。”
路子寬媽媽回憶,從11樓病房坐電梯到3樓,兒子是自己走進的手術室。采血時,連在場醫生都說,路子寬是他們見過最勇敢的孩子,一些成年供者甚至沒有小子寬這樣的勇氣。
而面對記者路子寬說:“不害怕,捐骨髓救俺爸,俺爸才能好。”
子寬媽媽說,原本以為隻有一天的手術,因為采集量不夠,又持續進行了兩天,“9号手術是采骨髓,10号是五個小時的手術采外造幹細胞,11号又繼續采了四個小時。孩子剛做完手術臉色蒼白,臉都腫着。”手術結束幾天後,子寬媽媽想起兒子當時的模樣仍不免紅起眼圈。
她告訴北青報記者,醫生曾在手術前表示,9号采完骨髓後,需要在大腿根插入針管采集外周血幹細胞,而多個醫生看了路子寬胳膊上的血管後,認為小孩子肉多,血管太深不好找到,反複紮針又消耗孩子的精力,需要直接在大腿上插管采集,而這個針管長達二十多厘米。針管紮進去,還要在腿上再縫上兩針才行。這也就意味着,長達二十多厘米的針管在路子寬體内整整兩天兩夜,腿不能動,孩子就那麼一直僵着。
“手術的時候沒覺得特别疼,給我局部麻醉了,就是有點兒頭暈發懵,而且不讓睡覺,采細胞的時候一睡覺機器就會報警,因為睡覺的時候會有壓力,對手術有影響。”小小的路子寬,給記者回憶起手術時的感受時,完全不像一個10歲的孩子,除了勇敢,還有不知哪裡來的一份淡定。
9月12日,路子寬可以拔掉針管出院了。醫生拔出針管後,壓着傷口半小時還是不行,一松手,子寬的血就湧出來。媽媽又繼續按壓了近半小時,傷口才止血。
第一天采完骨髓,路子寬以為滿心想着可以出院看爸爸了,結果醫生表示沒有采集夠,需要繼續采骨髓。“他當時就哭了。”子寬媽媽說,當時吓得她以為孩子有什麼身體的不适,結果小子寬說是因為自己又不能出院!又不能去看爸爸了。
“爸,你别哭了,咱們再堅持堅持”
9月13日,中秋節。距離路子寬進入手術室已經5天了,這也是他沒有見到爸爸的時間。
中秋節這天,他拿着一個蛋黃月餅,去看望爸爸,但也隻能隔着病房的雙層玻璃看到病房裡躺着的爸爸,他用病房的對講電話讓爸爸看着他吃月餅。這是他們一家三口在北京的中秋節,他們隔着病房的雙層玻璃一家終于團聚了。
“家屬可以開始探視了。”中秋節的第二天下午5點,醫生告訴等待的家屬可以探視,坐在記者身邊的路子寬聽到這句話,立馬從座椅上跳了起來,沖到最前面,如願的第一個進入病房區探視爸爸。
滿臉期待的跑到了爸爸所在的無菌艙前,看到爸爸在睡覺,小子寬臉上露出了一絲絲的失望。這時由趕上護工進去給爸爸擦洗,玻璃上的簾子放了下來,媽媽陪着子寬在外面等待。
“隔着這個雙層玻璃真的看不清,還沒有在視頻上看得清楚。”媽媽小聲嘟囔着,簾子拉開後,子寬趕緊撥通了電話,他用手擋着玻璃上的反光,努力想把玻璃後面的爸爸看得清楚,再清楚些。
電話那頭,相比于兒子的淡定,子寬爸爸一直在流淚,吃得飯不斷吐出來。懂事的子寬見狀便一再安慰着爸爸:“爸,你别哭了,再堅持堅持就好了。不要哭了,越哭越難受,過幾天出來就好了。”子寬反複安慰着爸爸,媽媽則也在一旁鼓勵子寬爸爸要像兒子一樣堅強。
這時,子寬媽媽把做好的小米粥和土豆絲送到護士站,又拿出來了中午送進去的飯,一看剩下了不少的飯,子寬媽媽有點擔心:“中午又沒吃幾口。”
還要再等待兩周的時間,子寬爸爸就能從無菌艙出來,轉到普通病房了,到時子寬就要離開北京,回家上學了,還要開始減肥計劃。而在緊接着的兩周裡,他說自己還要每天來看望爸爸,陪着他,給他最暖的鼓勵。
文/北京青年報見習記者 韓世榮 實習生 錢嘉鑫 楊彥帆
統籌/張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