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伏天容易腹瀉?雖然已經立秋,但是天氣依舊炎熱,中伏再加上飲食貪涼很容易引起急性腹瀉另外,氣溫高,細菌繁殖快,飲食不潔也容易導緻腸道感染而引發腹瀉,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為什麼三伏天容易腹瀉?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雖然已經立秋,但是天氣依舊炎熱,中伏再加上飲食貪涼很容易引起急性腹瀉。另外,氣溫高,細菌繁殖快,飲食不潔也容易導緻腸道感染而引發腹瀉。
“腹瀉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有未消化食物或膿血、黏液,可能還合并有腹痛、腹脹、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适、肛周疼痛等症狀。”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感染熱病中心主任醫師周滔介紹,腹瀉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病程在2~3周以内的稱為急性腹瀉。急性腹瀉可以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感染性腹瀉常常是因為食物不幹淨,攜帶細菌病毒進入消化道,導緻腸道感染引起的腹瀉;非感染性腹瀉往往是因為着涼、過量飲酒、進食一些生冷、油膩、辛辣食物,導緻腸道功能紊亂,從而引起腹瀉。
急性腹瀉病因不同,治療藥物也不盡相同。周滔介紹,非感染性腹瀉,可以使用一些腸道益生菌和口服補液鹽。“因為腹瀉常伴有腸道菌群失調,益生菌具有調節腸道菌群、改善消化、緩解腹瀉的作用;腹瀉還會造成體内水分、電解質丢失,盡早使用口服補液鹽可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患者如不明确腹瀉病因,不得自行服用抗菌藥物。” 周滔解釋,根據感染性腹瀉病菌譜的組成及部分細菌性腹瀉自愈傾向的特點,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90%的腹瀉不需要抗菌藥物治療。另一方面,濫用抗生素可能會延長病程,并帶來細菌耐藥、腸道菌群紊亂等其他問題。使用抗菌藥物前最好在醫院留便化驗,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用藥。
周滔建議,辛辣食物對消化道黏膜有一定刺激,應注意避免食用,如胡椒、濃茶、咖啡等;減少蔗糖攝入,如蜂蜜、紅薯等,這些食物易在胃腸道内發酵引起腹脹;韭菜、芹菜、蓮藕等粗纖維蔬菜,肉、蛋、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用油煎炸或燒烤的食物不易消化,食用後會增加胃腸道消化負擔,加重腹瀉症狀。最好吃一些細軟、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軟面條,少食多餐,多喝糖鹽水,防止腹瀉導緻脫水。
【如何預防急性腹瀉】
●注意手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
●注意飲用水衛生,飲用水煮沸後才可以飲用。
●三餐規律,飲食以清淡、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為主,不暴飲暴食,葷素搭配,盡量減少脂肪攝入。
●講究飲食衛生。食物要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應及時儲存在冰箱裡,食用前要熱透。不吃生食,如酒泡、醋泡或者腌鹽後直接食用貝殼、螃蟹等水産品都不可取。水産品烹饪時間一定要充足。生吃的蔬菜、水果要用流動水清洗幹淨。
●避免勞累、注意休息、适當鍛煉、增強抵抗力。适當的體育活動可以加強人體腸胃功能,改善胃腸道血液循環,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
●避免着涼,飲食上不要貪涼,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做好腹部保暖。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盧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