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白露節氣一年中最幹燥時節

白露節氣一年中最幹燥時節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8 08:43:28

來源:【健康時報】

白露節氣一年中最幹燥時節(此時晝夜溫差大)1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9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白露,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露從今夜白,夜自此日涼”,白露是轉涼的象征。

白露,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節氣

白露是整個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

這時北半球日照變短,太陽直射點南移,地面溫度下降;暖空氣逐漸減弱,冷空氣活動頻繁,飒飒秋風,不期而至,一夜涼過一夜。

遼甯省沈陽農業大學農學院大氣科學系講師王立為2022年9月接受封面新聞采訪時表示,“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有陽光尚熱,但傍晚後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大。

白天溫度雖然仍達三十幾度,可是夜晚之後,就下降到二十幾度,兩者之間的溫度差達十多度。在我國越往北溫差就越大,西北和東北甚至能達到18~20℃。①

白露節氣一年中最幹燥時節(此時晝夜溫差大)2

圖文無關。曹子豪攝

四類疾病問題要注意

晝夜溫差大、天氣幹燥,4種疾病問題要注意!

呼吸道問題

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中醫師賴昕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白露時節如果穿得過于裸露,冷空氣會刺激皮膚,人體因着涼而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寒邪,容易出現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等,嚴重者可能出現肺炎等問題。②

2. 心腦血管問題

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中醫師陳偉強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秋季早晚溫差大。因此,在季節更替之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

季節更替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有可能需要調整治療方案,這是因為,夏天吃的藥和秋冬吃的藥量和藥效都有所不同。夏天熱,血管擴張,可能劑量較小;而秋冬天氣轉冷,血管收縮,則需要增加劑量或根據病情換藥,要在醫生指導下更換,同時,注意休息,避免感冒誘發急性心腦血管疾病。②

3. 秋燥問題

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中醫師馮惠玲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秋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幹了,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由于肺主呼吸,外合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裡,故當空氣中濕度下降時,肺、大腸與皮毛首當其沖受到影響,容易出現口幹、唇幹、鼻幹、咽幹及大便幹結、皮膚幹裂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由于幹燥導緻的鼻腔出血。②

4. 腸胃問題

俗話說“秋瓜壞肚”,夏季習慣了吃大量的瓜果,白露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

白露7個一保平安

一果:梨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大科主任黃穗平2021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中指出,秋季風高氣燥,正是吃梨的好時候。咬一口梨,鮮嫩多汁、爽口甜脆,不少人都喜歡吃,梨不僅美味,還具有很好的養生功效,既清火又潤肺。③

2. 一菜:銀耳

陝西省康複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李亞娜2021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中指出,銀耳是非常适合秋季食用的一種食材,能清肺熱,而且要對症吃。

清除内熱,把銀耳和雪梨一起炖,并且建議帶着梨皮一起炖;如果感覺口鼻幹燥、大便秘結、咽喉不适,可以吃點銀耳百合羹。③

3. 一肉:鴨肉

航天中心醫院營養科馬躍青2021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中指出,俗話說“秋高鴨肥”,相比夏天瘦柴的鴨子,秋天的鴨子吃得多動得少,儲存了足夠多的能量準備過冬,因此肉質更加肥美鮮嫩。而且,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鴨肉性寒涼,有助于緩解秋燥。③

4. 一飲:六汁飲

江蘇省中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史鎖芳2012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過了秋分,空氣幹燥,秋風更涼,易出現咳嗽,嗓子幹癢等症狀。

若皮膚幹燥、陰虛燥咳,可以榨點“六汁飲”喝。取雪梨1個(去核),鮮藕、荸荠、白蘿蔔、甘蔗、鮮百合各30克,榨汁後混勻食用,每次喝30毫升,每天2~3次。④

5. 一泡:泡腳

從白露起要補養腎氣。可以堅持晚上泡腳,用溫水泡,水要沒過腳踝,時間在15~3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泡腳的同時把耳朵和腰部搓熱。

6. 一穴:太沖穴

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醫師劉繼洪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太沖穴又稱為撒氣穴,常按太沖穴有助于消除抑郁,改善心情。

白露節氣一年中最幹燥時節(此時晝夜溫差大)3

圖自健康時報

太沖穴位于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第1、2跖骨接合部之前的凹陷中。②

7. 一動:戶外運動

秋季風和日麗,應該多參加戶外活動,有助于一掃胸中郁積,潤養肺氣以适應秋季養收的特征。

可選擇健走、打太極拳、體操、乒乓球、羽毛球等,以微汗出但不疲倦為度,這樣有助于機體内氣血調暢。

更多健康信息

下載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編輯:王楠

審稿:楊小明

更多精彩文章:

33歲的她患癌後……醫生:這三個教訓,值得每位女性深思!

50歲後,跑步到底是傷膝,還是養膝?

讓你感覺“舒适”的這些習慣,正在毀掉你的健康!

多科科室醫生坦言:查出這些疾病不要慌,過度治療反而有害!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15個謠言害了不少人,很多人還在信!

本文綜合自:

①2022-09-06封面新聞《白露秋分夜,為什麼會“一夜涼一夜”?》

②2017-01-24健康時報《白露秋分夜防涼還要護心肺》

③2021-09-07健康時報《白露吃白食》

④2012-10-01健康時報《關注:秋涼咳嗽》

白露節氣一年中最幹燥時節(此時晝夜溫差大)4

本文來自【健康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