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樂康體檢辦健康證嗎

樂康體檢辦健康證嗎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5 04:55:17

樂康體檢辦健康證嗎(樂健康體檢報告有)1

“年輕人為何抵觸體檢?”話題近期在網絡引起熱議。有網友直言,抵觸體檢,原因是害怕翻開體檢報告,發現多項指标亮起“異常”紅燈,心裡咯噔一下,甚至可能引起長期的擔心憂慮。

但是,檢不檢問題都存在,與其心存抵觸,不如坦然面對,而且盡早發現“異常”,有利于盡早采取應對措施。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體檢報告中常見的“異常”,分析哪些需要緊急對待,哪些可以繼續觀察,以及如何改善。

十大健康“雷區”

根據去年年底發布的《北京市2020年度體檢統計報告》,男性女性排名前十位的“異常”體征是:

樂康體檢辦健康證嗎(樂健康體檢報告有)2

可以看出,血脂異常、脂肪肝、甲狀腺結節、骨量減少/骨質疏松、幽門螺杆菌陽性等是男性和女性體檢報告中較常見的共性問題。出現這些問題怎麼辦?

血脂異常

血脂異常是通過抽血化驗發現的,指血漿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等。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脂蛋白代謝異常疾病,患病率在成年人中達40%左右。

血脂異常與其他心血管風險相互作用,會導緻動脈粥狀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

如果出現這項“異常”,首要應對措施是生活方式幹預。日常生活中控制飲食,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補充植物固醇和可溶性纖維,控制體重,戒煙、限酒、少鹽,在醫生建議下服用藥物。

脂肪肝

脂肪肝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肝病。當人體攝入過多高糖、高油脂食物,造成肝髒内脂肪堆積,或者平時喜歡大量喝酒,肝髒忙于代謝酒精,大量脂肪無法代謝,脂肪肝就會找上門。

脂肪肝在演變成肝硬化前,可以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和治療,實現逆轉。所以,如果你的體檢報告中出現這項“異常”,要做的同樣是調整飲食習慣,戒酒、多吃優質蛋白、堅持運動,同時最好每半年體檢一次。

甲狀腺結節

結節是通過CT或B超發現的一些小病變。結節的檢出率很高,常見的有甲狀腺結節、肺結節、乳腺結節。90%以上的結節都是良性的,所以即使檢查出有結節也不必過于憂慮。

甲狀腺結節如果大于1cm,需要引起重視。如果是良性結節,在平時生活中密切觀察其大小和形态上變化,并定期複查即可。如果體檢報告提示,懷疑是惡性結節,就需要進一步檢查确認,進行下一步治療。

骨量減少/骨質疏松

這一指标“異常”,并不會有很明顯的症狀,但是如果出現脆性骨折,後果很嚴重,不但行動受限,影響生命質量,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人體的骨量會随衰老而減少,40歲後就應該關注骨密度。不過,有的年輕人也可能出現骨量減少,主要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比如過度減肥、吃得過鹹、營養不良、不愛運動、吸煙飲酒等。

如果體檢報告隻是顯示骨量減少,可以通過加強鍛煉,提升鈣、維生素D攝入,加以緩解。但是如果存在骨質疏松,要引起高度注意,因為骨質疏松是一種疾病,需要遵醫囑進行治療改善。

幽門螺杆菌陽性

很多人聽到幽門螺杆菌很緊張,因為它容易傳染給身邊人,還可能引發胃炎等疾病,增加未來患胃癌的風險。

不過,也無需過度緊張,目前臨床上已經有清除幽門螺杆菌的辦法,比如四聯療法,在規範的14天療程後,根除幽門螺杆菌的成功率約為90%~95%。

隻要檢出幽門螺杆菌陽性,不管有沒有症狀都需要進行治療。有的牙膏号稱具有抗幽功效,實際并不是,所以不要片面相信市場上的抗幽産品,要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樂康體檢辦健康證嗎(樂健康體檢報告有)3

除了以上共性問題,體檢報告中還經常出現下面這些“異常”:

窦性心律不齊

窦性心律不齊,經常出現在體檢報告中,這是一種病嗎?其實,這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成年人窦性心律範圍是60次到100次/分鐘,受人體活動和情緒變化影響,心律可能會增加,達到120次甚至130次/分鐘。

窦性心律不齊,一般不需要額外到醫院就診,隻需定期體檢。

乳腺增生

很多女性在體檢中會發現有乳腺增生問題。生理性乳腺增生,主要與内分泌紊亂以及不良情緒有關,會随着月經周期發生周期性乳房脹痛。病理性乳腺增生的疼痛一般是持續性疼痛,沒有周期,且有癌變的風險。

體檢發現有乳腺增生,建議進一步排查病理性乳腺增生的可能。生理性乳腺增生無需治療,可通過自我調節自行消解。

卵巢囊腫

體檢報告中還經常出現各種囊腫,如卵巢囊腫、肝囊腫、腎囊腫,女性經常檢出的是卵巢囊腫。

卵巢囊腫也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生理性的一般是與月經周期有關,不需要處理,病理性卵巢囊腫大小會超過5cm,并伴随相應症狀,如腰疼,此時需要去醫院進一步就診。

血尿酸

很多人體檢報告上,尿酸一欄常常會有一個“↑”符号,這說明尿酸濃度偏高。高尿酸血症既有有症狀的,比如痛風,也有無症狀的。

高尿酸會引發腎髒疾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痛風性關節炎、糖尿病等。

出現這一“異常”,一方面要在醫生指導下,量身定制“個體化”降尿酸方案,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合理、營養均衡的飲食計劃,少吃動物内髒、海鮮、火鍋、啤酒等高嘌呤食物,每天飲水2000ml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體檢僅是提前發現身體的危險因素,提示風險,并不作為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的方式,所以如果體檢報告出現“異常”,不能直接判斷是否患有某種疾病,而是需要重複檢測,或需要其他輔助檢測項目,共同判定。

通過以上“異常”的分析,可以看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所以日常生活中堅持管住嘴、邁開腿,以後體檢就能少一些焦慮,多一些安心。

樂康體檢辦健康證嗎(樂健康體檢報告有)4

秋風起,蟹黃肥,吃螃蟹要注意這些

又到了吃螃蟹的時候,今年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陽澄湖、太湖等主要産區的大閘蟹蛻殼延緩,所以螃蟹比以往更晚進入人們的餐桌。

樂康體檢辦健康證嗎(樂健康體檢報告有)5

螃蟹要注意“六不吃”

不吃蟹腮,這是蟹的呼吸器官,用來過濾水中的髒東西,非常不幹淨;

不吃蟹心,螃蟹本身性寒,蟹心為螃蟹各部位中較為寒涼的部位,不建議食用;

不吃蟹胃,蟹黃中一個三角形小包,就是蟹胃,裡面有很多排洩物,包含細菌和有害物質;

不吃蟹腸,蟹黃中的明顯黑線就是蟹腸,一直延伸到蟹臍,裡面也有很多排洩物;

不吃死蟹,死蟹體内有大量寄生細菌,即使煮熟煮透,毒素仍然不易被破壞;

不吃生蟹,生蟹體内含有各種病源微生物,吃生蟹極易誘發寄生蟲病。這兩天就有小夥因被螃蟹夾手,反咬一口後患肺吸蟲病,登上微博熱搜。

此外,螃蟹不要與柿子一起吃,因為柿子中含有大量鞣酸,遇到蟹肉中的蛋白質會發生反應。茶水中也含有鞣酸,所以吃螃蟹前後也最好不要喝茶。

螃蟹性寒,不宜多吃,吃螃蟹時避免同時食用寒涼食物,烹饪時可以适當加入紫蘇、生姜佐食。

(綜合自健康中國、人民日報客戶端、科普中國、央視新聞客戶端、生命時報、北京青年報)

工人日報客戶端《樂健康》第278期

本期編輯:陶穩 成露

(關注工人日報微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