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翠友給三哥留言,問我是不是有棉點的翡翠都是木那雪花棉?
當然,答案很明了,這是不可能的,帶棉點的翡翠是有不少的,但是這和木那雪花棉可不是一個概念!
在這裡三哥就給大家詳細解說一下木那雪花棉,可别被黑心商人用所謂的帶棉點的翡翠冒充木那雪花棉坑你!
先來說一下,什麼是木那料子~
木那,是緬甸帕敢場區中的一個老場口,出産的翡翠料子,水好,色勻,質地細膩,其中經常會出現帶有白色點狀棉的料子,狀如雪花,雪花棉就是以此得名。
其實在早期,木那并不出名,60年代後,整個帕敢場區出的翡翠料子幾乎百賭百輸,唯有木那場口連出滿色玻璃種,頓時讓所有人趨之若鹜。
也所以,老種木那料,俨然已是翡翠中廣受追捧的“當紅明星”,一料難求。
棉,翡翠與生俱來的組成部分,是由于翡翠内部晶體結構間的縫隙,或者外來雜質滲入所形成,在燈光照射下,呈現為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斑點狀、波紋狀或者條帶狀。
棉的存在,對翡翠的影響很多的。
首先,棉會掩蓋翡翠的顔色,讓翡翠的色無法很好的滲透和擴散,看起來不夠濃郁均勻。
其次,棉會妨礙光線的穿透,使翡翠顯得渾濁不通透,從而影響翡翠的水頭。
此外,無論棉是間隙還是雜質,都會影響翡翠的緻密度,雜質過多或者疏松,質地就不夠細膩。
所以,一般來說,棉是翡翠裡的瑕疵,越少越好。
在這裡,三哥要強調一個問題,翡翠,99%都是有棉的,一點棉沒有的翡翠基本上是太可能出現的。
偏偏有一種翡翠,是以棉成名,那就是木那雪花棉了!
既然是瑕疵,木那雪花棉也是棉,為什麼就能備受歡迎呢?
上面說過,木那料的特點,就是種水都比較好,正如棉會影響翡翠的種水,反過來,翡翠的種水對棉也有影響。
好的種水,底子幹淨透徹,棉落其中,清晰分明, 未經雕琢,就有了一種 “點點皆清瑩,粒粒如霜雪”的 清冷味道。
就像美人的骨,隻要骨相好了,略微的缺憾,反倒成了獨到的韻味。
再加上玉雕師的匠心巧手,将其自然之美釋放得愈加徹底,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意境之美。
那麼是不是所有飄着白棉的,就都是木那雪花棉呢?
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印象。
第一,雪花棉有特定的形狀和種水,不是飄着白棉的,就是雪花棉,
第二,雪花棉不僅木那有,除了木那,其他諸如馬坎、莫敢等多個場口都有出産雪花棉。
正是因為這種錯誤的印象,所以出現了一個邏輯:
普通棉是瑕疵,雪花棉卻不是,雪花棉隻有木那有,不是木那雪花棉就不要。
也就怪不得市面上會出現許多“不是木那雪花棉的木那雪花棉”了。
不過,對于這種情況,也要區别來看。
有的料子,連雪花棉都不是,種水也不好,純粹是為了牟利,以次充好糊弄人。
但有的料子,不僅确實是雪花棉,種水色也十分出色,品質不比木那的遜色。
歸根到底,若是真的喜愛雪花棉,那就從雪花棉自身的特點去挑選,這樣,既不會受騙,也不會錯過真正的美物。
木那雪花棉設計初稿
總的來說,好的雪花棉可以概括為:雪美,高種水。
雪花棉團團瑩白、或疏或密、錯落聚集,似寒冬紛紛揚揚的飛雪,漫空飛舞而又靜美無瑕,纖塵不染,綿綿柔柔。
每一團雪花棉都舞出了詩意的柔漫與閑暇,仿佛能聽到它輕輕滑落的聲音,卻又在白茫茫中領略到一絲甯靜。
那一幅幅詩情畫意般的奇絕意境,任憑想象,早已暗合古詩: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再搭配以巧妙的題材和雕工,就是一件件讓人回味不窮的意境之作。
三哥發一些雪花棉的經典之作,大家品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