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不需要的是什麼?
戰争!
這一年太不尋常了,我們已經見證了太多的的曆史,再不想見證戰争。
但一場戰争,就這樣猝不及防發生了,在一個很多人意料不到的地方。
很激烈,也很慘烈。
綜合媒體的報道。
1,沖突在9月27日(周日)爆發,視頻顯示,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都動用了坦克、飛機等重武器,有坦克被摧毀,至少幾十人被打死。
2,按照阿塞拜疆的說法,亞美尼亞先挑起了沖突,但阿塞拜疆方面随即發動反攻,“解放”了多處戰略高地,并摧毀亞美尼亞12套防空裝備;阿軍一架武裝直升機遭擊落,機組人員幸存。
3,按照亞美尼亞的說法,阿塞拜疆對居民區發動導彈襲擊和空襲,亞美尼亞“擊落(阿塞拜疆)兩架直升機和三架無人機,摧毀三輛坦克”。亞美尼亞控制的納卡地區則宣稱,已有16人被打死,100多人受傷。
4,雙方都已經全國總動員。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當天簽署法令,宣布國家進入戰争狀态。亞美尼亞總理則要求“所有附屬于軍方的人,到他們(所屬)的領土軍事委員會報到”。社交媒體上,一些年輕人擁抱父母走上前線。
5,一些大國紛紛卷入,土耳其自然站在阿塞拜疆一邊,土指責亞美尼亞發動戰争;俄羅斯則是亞美尼亞的盟國,普京同亞美尼亞總理通了電話;伊朗、歐盟、美國、聯合國等紛紛呼籲雙方立刻停火。
像很多次戰争一樣,誰先挑起沖突,成了羅生門。但雙方沖突的導火索,則是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無疑。
納卡不大,4400平方公裡,大概17萬人口。
但主要人口,是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但在蘇聯時期,納卡劃分給了主要信奉伊斯蘭教的阿塞拜疆。
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共和國獨立,為争奪納卡,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發生了激烈的戰争,戰争導緻100萬人被迫離開家園,3萬人喪生。
最終的結果,國際社會仍普遍承認納卡屬于阿塞拜疆;但事實上,該地區由亞美尼亞人控制。
結果,真的很悲劇。
蘇聯時期,各民族相互雜居,總體還算平和。但戰争沖突後,按照亞美尼亞2004年的一份報告,亞美尼亞當時310萬人口中,隻有30個是阿塞拜疆人;阿塞拜疆2009的人口統計,阿塞拜疆970萬人口中,納卡地區以外,隻有183名亞美尼亞人。
在納卡地區,蘇聯時期五分之四是亞美尼亞族,五分之一是阿塞拜疆族;但2015年納卡當局統計則顯示,當地已沒有一個是阿塞拜疆人。
這觸目驚心的現實背後,是多少人的鄉愁和血淚!
從目前态勢看,阿塞拜疆占據着主動。
當然,從國際政治看,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都是小國:
阿塞拜疆面積8.6萬平方公裡,人口970萬;
亞美尼亞面積2.9萬平方公裡,人口310萬。
也就是說,阿塞拜疆的國土面積,大緻相當于我們的重慶;亞美尼亞,則比我們的海南還略小一點。至于人口和發展階段,更無法與我們這兩個地區相比。
但阿塞拜疆擁有石油,巴庫是高加索地區的石油中心,因此,阿塞拜疆的國力總體要大大強于亞美尼亞。
阿塞拜疆背後,還有土耳其撐腰;但亞美尼亞雖小,後面也有俄羅斯。同時,在以色列和歐洲國家,亞美尼亞人也不少,從宗教情感上,西方人普遍站在亞美尼亞人一邊。
所以,這場沖突,既有領土争端,還有民族仇恨、宗教沖突,有的已經持續了上千年。
沖突還在繼續,雙方都在進行戰争動員,為更大規模的沖突進行準備。
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在社交媒體臉書上警告:“南高加索處在全面軍事對抗的邊緣,可能産生最不可預測的後果。後果可能蔓延到這一地區以外,規模更大,威脅國際安全與穩定。我呼籲國際社會盡一切可能阻止土耳其介入。”
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則宣布,阿塞拜疆已經“解放”了部分國土,阿軍在“阿塞拜疆領土”作戰,事業正義、必将獲勝,将一舉結束已經長達30年的國土被占領。
很簡單,如果沒有外力的強力幹預,戰争将繼續,甚至不排除比30年前更加慘烈。
2020年不尋常,真不知道該怎麼說,戰端一開,生靈塗炭。
最後,簡單三點吧:
第一,一個火藥桶正在被點燃。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土耳其、俄羅斯,伊斯蘭教、基督教,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背後更有千年的民族仇恨、宗教沖突、領土争端,真是冤冤相報何時了?
第二,最倒黴的是老百姓。高加索三國: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格魯吉亞,還有争端的納卡地區、南奧塞梯、阿布哈茲等地,面積都很小,人口都不多,總體上也都不富裕。但最近30年,卻總是戰亂不斷,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三,民族宗教矛盾處理不好,真就是禍害千年啊。高加索地區,教訓太慘痛了。當年在阿富汗和中東常駐,一個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不到這些國家,你真不明白和平穩定的金貴。唉,我們所習以為常的,真的卻是很多國家最期盼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