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産業的投資機會?記者 | 馬悅然編輯 | 張慧,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光伏産業的投資機會?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記者 | 馬悅然
編輯 | 張慧
你願意為一片屋頂背負貸款嗎?
說起貸款,最常見的類型包括房貸、車貸等。近年來,随着光伏新能源逐漸推進,“光伏貸”應運而生。
日前,光伏行業龍頭隆基綠能(601012.SH)高調上線了一款專門針對戶用光伏業務的小程序“向日葵”。其中的“金融服務”選項裡,可由隆基擔保合作的大型銀行,為用戶購買隆基的光伏發電設備,提供貸款服務。
隆基綠能4月曾官宣将為戶用光伏貸業務用戶提供資金擔保。“向日葵”的發布,代表隆基綠能正式進場“光伏貸”。
無獨有偶,一周後,另一行業龍頭晶澳科技(002459.SZ)旗下的晶澳智慧能源也推出多種戶用業務模式,其中包括“光伏貸”模式晶貸寶。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自今年3月起,已有五大光伏巨頭涉足“光伏貸”,還包括天合光能(688599.SH)、正泰安能、晶科科技(601778.SH)等。
“光伏貸”并不是新事物。2013年前後,各地就陸續出現了相關産品,但多為地方中小型企業主導。因操作過程及後續運營不規範等問題,一度引發“光伏貸騙局”。
鳳凰網等媒體曾報道,有農戶為安裝屋頂光伏背上數萬元貸款,項目收益不夠還貸,銀行則哭訴不賺錢。
為何各大光伏龍頭在今年集中布局“光伏貸”,它們推出的方案能解決行業此前面臨的難題嗎?到底靠譜嗎?
光伏貸是指銀行向個人或企業發放貸款,以用于支付分布式光伏電站成套設備費用,可采用信用、保證、抵押、質押等多種擔保方式。
光伏貸的興起與國内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密切相關。
光伏系統一般可分為集中式和分布式。集中式光伏電站一般是指利用荒漠、戈壁等資源條件好的地區,集中建設大型光伏電站,發電直接并入公共電網,接入高壓輸電系統供給遠距離負荷。
分布式光伏指在用戶場地附近建設的光伏發電設施,用戶自發自用、多餘電量上網。其中,分布式光伏又分工商業項目和戶用項目。
戶用光伏系統需要安裝屋頂。國内擁有獨立屋頂的人群主要集中在農村,因此農戶成為戶用光伏最大的目标群體。
但一直以來,在農戶中推行戶用光伏存在困難。
海通國際證券指出,戶用光伏系統初始投資大、回收周期長,與農戶的購買、投資意願存在顯著分歧。農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低,而戶用光伏系統初始投入大,制約了農戶的購買力。此外,農戶的風險厭惡程度較高,投資回收期長的産品對于它們沒有很強的吸引力。
一位券商分析師告訴界面新聞,分布式光伏發展的最大難點在于擴大規模。同樣的發電裝機容量,地面光伏電站容易達到,但分布式需要和各用戶溝通,時間成本大大提升。
農戶是否為出資主體,成為戶用光伏推廣的關鍵因素。當農戶不需要出錢時,資金壓力小,戶用光伏推廣的速度會更快。
正泰安能總裁助理朱建波向界面新聞介紹,目前戶用光伏開發主要有三大模式。
一是合作開發模式,農戶提供屋頂,光伏企業負責出資并建設電站,每年農戶獲得固定收益。
二是融資租賃模式,金融租賃公司出錢購買設備,農戶租賃金融公司的設備安裝在自己的屋頂上,光伏企業負責設備安裝及後續維護。
三是“光伏貸”模式,農戶以自身名義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建設電站,光伏企業負責設備安裝、運維,電站所有權歸屬于農戶。在貸款年限内,電站收取的電費多用于還款付息;貸款還完後,電站收益全部歸農戶所有。
上述三種模式下,農戶都不需要掏出真金白銀,但“光伏貸”的主體在農戶,需要承擔還貸責任,具備一定風險,同時收益也最高。
朱建波稱,合作開發模式風險最低,最容易獲得農戶的接受,目前在所有模式中占據主導地位,市場占比已達60%左右。
對光伏企業而言,第一種模式需要自己持有電站,存在較大的資金壓力;第二種模式需要找到願意投資電站的金融公司,市場推廣也存在壁壘。
“光伏貸”則是較為完美的模式,能同時解決資金及推廣問題,且因電站産權歸屬農戶,項目保障度更高。但如何降低農戶對“光伏貸”風險的抵觸,是推行的關鍵。
朱建波認為,随着光伏行業的發展,電站建設及金融成本下降,投資收益逐漸提升,未來農戶對光伏貸的接受度會越來越高。
今年3月,興業銀行推出“光伏貸”業務,并先後與天合光能、正泰安能進行合作,打響了龍頭企業進入“光伏貸”的第一槍。
興業銀行聯合正泰安能推出的“光伏貸 運維”産品“綠電家”,無需支付首付,最高可貸款20萬元、最長期限為15年,享受25年的運維服務。
正泰安能是正泰集團主做戶用分布式光伏的子公司,去年新增戶用光伏電站開發量約4.5 GW,國内市占率約21%,處于龍頭位置。
4月,民生銀行也發布“光伏貸”,産品宣傳重點也是零首付,農戶可享受最高25萬元的貸款額度支持,最長期限同樣為15年。
同月,晶科科技推出戶用光伏品牌“晶能寶”,提及用戶可出資、融資建設電站,并享受25年的發電收益。
随後,兩大組件龍頭入場,為“光伏貸”再添了一把火。
4月27日,“光伏茅”隆基綠能公告,将與銀行、經銷商開展光伏貸業務合作,該公司拟向銀行繳存保證金不超過2億元,并由經銷商為其相關保證金擔保提供反擔保。
兩天後,晶澳科技也宣布,拟與金融機構合作開展戶用光伏業務,将為戶用光伏終端客戶提供擔保額度預計不超過22億元。
時隔兩個月後,兩大組件龍頭的“光伏貸”項目落地,隆基綠能發布“向日葵”,晶澳科技旗下晶澳智慧能源推出多種戶用業務模式,包括上述提及的“晶貸寶”。
除了普遍的“零首付、分期付款”等共同點外,每個企業推行的“光伏貸”産品,在回本、貸款時間等條款上存在差異。
朱建波表示,正泰安能目前是确保十年内還本付息,十年後所有收益給農戶。有的企業則是15年還本付息。
龍頭集中布局“光伏貸”的一大背景是,分布式及戶用光伏在近年迎來衆多政策利好,發展前景廣闊,但業内競争也在加劇,優質的“屋頂”資源變得越來越稀缺。
去年6月,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
三個月後,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正式落地,全國共有676個整縣(市、區),被列為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去年中國分布式光伏同比增長89%,新增裝機29 GW,占比首超集中式光伏,達到53%。
今年一季度,國内光伏新增并網容量13.21 GW,其中戶用光伏新增裝機2.55 GW,同比大幅增長102.4%。
中泰證券測算,截至2020年,全國存量建築屋頂面積220億平方米,全國分布式光伏的潛在裝機空間約為658 GW,其中以住宅和工業建築為主,總裝機容量占比分别為46.2%和31.41%。預計“十四五”期間,分布式光伏裝機空間将增加249 GW。
上遊原材料價格大漲,也推動企業更加注重分布式光伏開發。
相較于集中式光伏電站,分布式電站對價格的接受度更高,敏感度較低。據界面新聞了解,當組件價格達到每瓦2元高位,下遊集中式光伏電站的接受度有限,采購量将明顯降低。
當前矽料價格已站上30萬元/噸的關口,連續三周刷新最高價記錄。PV InfoLink的價格統計顯示,分布式電站項目中組件價格已經達到每瓦2元。
三到四年前,“光伏貸”仍是亂局重生。一些中小企業打着“免費安裝電站可獲得高收益”的旗号,誘導農戶去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但很多安裝商并沒有能力對電站進行全程運維,導緻後期電站收益遠不及預期,農戶無法按時還貸。
有不願具名的業内人士對界面新聞稱,早年市場做戶用光伏的企業,多以個體安裝商為主,主流品牌均未涉及光伏貸業務。引發糾紛的很大原因還在于,很多企業在推廣過程中誇大事實,導緻農戶貸款額度過高,也不清楚具體的收益指标。
這些不合規操作造成的負面影響,目前依然存在。一線主流品牌進入後,急需重塑市場。
“光伏貸模式下,光伏企業一定要計算好單個電站的最高單瓦造價及預期收益。”朱建波稱,這決定着企業能否掙錢,以及農戶能否承擔貸款。
如果單瓦造價過低,貸款低于成本,企業将面臨虧本;若單瓦造價過高,覆蓋不了貸款及利息,農戶則面臨貸款逾期和“入不敷出”的風險。
因光照等資源條件不同,每個戶用光伏電站的發電量及收益均不同。企業結合本地光照條件、電站發電效率,以及還款利息、運維成本等,準确測算出電站成本及貸款額度,且為農戶提供合理的投資回報期,變得尤為重要。
“光伏貸”的另一風險點還在于電站品質問題。
據界面新聞了解,一般光伏電站具有25年生命周期,“光伏貸”的貸款周期一般在10-15年。如果光伏電站最終無法有效運行15年,則收益受損,這就要求電站采用的組件等設備擁有高質量,合作的企業信譽可靠。
“光伏貸”還存在管理半徑、覆蓋範圍較小等問題。隆基綠能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隻能在銀行有限的授權範圍内開展“光伏貸”業務,且本地銀行、農商行能夠給到經銷商的利潤率較高。
此外,“光伏貸”業務的申請、征信查詢、授信、放款全流程,仍多需要線下辦理,業務周期拉長,效率較低,且不具備算法模型,缺乏相關建設标準。這些都是龍頭企業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規範了市場流程後,如何讓普通農戶相信,也是一大難點。
多位業内人士對界面新聞稱,企業在項目推行過程中,一般會與當地有話語權的人溝通,包括村長、鎮長等,易帶動農戶形成規模化發展。
界面新聞從多家企業了解到,目前各家“光伏貸”業務推行起步緩慢。一方面是更多企業入局,競争激烈;另一方面是今年設備成本等費用都在上漲,整體市場空間仍較小。
“但戶用光伏的增長空間毋庸置疑。”朱建波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