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堯、舜二帝,負責治水。
在山西孝義人看來,禹接力父親治水,是在子承父志,乃是一種“孝”的體現。
孝義有一條孝河,相傳是大禹治水時開鑿的河流,孝河南岸的崇源頭,是大禹的父親崇伯鲧的封地。
一開始,大禹的父親鲧被舜安排治水,鲧一直在用“堵”的方法治理,結果越治越糟糕,最後使晉中平原一帶成為一片汪洋,而鲧也因治水不力而被判死刑。
在臨刑之前,鲧依然惦記着水患問題,他叮囑兒子大禹說,是自己治水不力給百姓造成災難,死不足惜,希望大禹能夠繼續治水,還百姓太平生活。
大禹深知治水是一件生死難測的差事,一旦完成不了,很可能步父親的後塵,但為了完成父親的囑托,大禹還是毅然決然地走上了治水之路。
在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他改變治水策略,順勢而為,用疏導的方法治理水患,最終完成父親遺願,讓洪水流向了大海。
後來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德,當地人便建起一座規模宏大的禹王廟,用以感念大禹的孝心。而當年治水留下的河也被稱作孝河。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帝王以孝治天下,做人則以孝為根本,“孝”貫穿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曆史。
孝有很多層面。養父母之身,保證父母衣食無憂是一種孝;養父母之心,讓父母心情舒暢也是一種孝;《中庸》裡則有這樣的記載,“夫孝者,善繼人之志”,也就是說,承父母之志,完成先人的未盡心願,也是一種“孝”。
編輯 | 王琳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