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孔乙己還沒被打斷腿的時候,有一次對着鹹豐酒店的小二說,你家裡的豬有七個名字,你知道嗎?
閹割後的豬叫䝐或者豮;
四腳長了白毛的叫豥;
短小瘦弱的豬叫豱;
膘肥體壯的豬叫豟;
母豬叫豝;
公豬叫豭;
有經驗的養豬人眼裡,無論是豭還是豝,都需要閹割成䝐或豮。如果不閹割,豭的肉就不好吃,有濃烈的異味;而豝的皮會越長越厚,肉越長越緊,以緻于崩斷牙齒。市面上購買的野豬肉為什麼皮緊肉厚異味重?就是因為沒有閹割的緣故!豬肉有今天這個味,要感謝華佗和那個獄卒。華佗臨死前,把自己的青囊書交給獄卒以傳後世,獄卒的老婆怕曹操引火燒身,于是引火燒書,獄卒火中取書,“所傳者止閹雞豬等小法”。
閹豬技術,相傳是華佗傳下來的
豬崽子生下來三天左右,就要把豬尾巴掐掉。掐掉尾巴的豬,在閹割時就不會得破傷風。如果不把尾巴掐掉,閹割後的豬會頭大屁股小,骨架子看起來粗大但卻沒有肉。閹豬佬為了防止豬豬感染破傷風,閹割後會抹一把竈灰在傷口上,據說消炎殺菌效果特别好!
過去農村裡,有專門的閹豬漢。一把鋒利的刮刀走街竄巷,深受小朋友的喜愛。公豬的蛋蛋比較大,閹割下來在水裡浸泡半個小時去味,菜刀切去多餘的皮肉保留精華,割上花紋放入油鍋煎炸或者爆炒,是一道上好的下飯菜!
去年年底,A股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發布年報聲稱,因為飼料價格猛漲,導緻豬缺衣少食大量餓死,上市公司虧損30億!其實,對于短小瘦弱長不肥的豱,潮泥妹遍尋故紙堆,獲得獨門秘方如下:取麻子三升,用棒槌搗成稀爛,放到大鍋子裡煮熟,加食鹽、米糠攪拌均勻後喂豬,豬很快就能長膘。雛鷹農牧不妨可以借鑒,此方出處是《淮南萬畢術》,潮泥妹并不是信口胡謅。
野豬,生猛
八九十年代的農村,家家戶戶都養豬。那個時候,農戶養豬就地取材,不用擔心飼料漲價餓死豬猡。小朋友放學回家要麼放牛,要麼打豬草。背上一個籮筐,去河邊用鐵耙勾撈河底的絲草,不一會兒就會滿滿一籮筐。過去農村裡,時常會發生小朋友打豬草溺水的悲劇。還有一種漂浮在水面上的水葫蘆,也是豬猡特别喜歡吃的。在94年的時候,湖南有兩個小朋友因為争一兜水葫蘆歸屬鬧矛盾,驚動了兩家大人,繼而引發兩大家族械鬥的惡性事件!而現在,水葫蘆成了污染水源的公害!
河底水草,豬猡最愛
前不久,潮泥妹去了福建龍岩的招寶農莊。老闆專門飼養野豬,在江西南昌流轉了一千多畝地,用圍擋圍起來,把野豬放養在山上。這種模拟自然環境下的野豬,由于沒有閹割,皮緊肉厚。但碰到會料理的廚師,隻需借助一點桂皮、紅尖椒、大蒜,即可完美去除野豬肉的異味,端上席面成為一道特色菜。
潮泥妹被生猛的野豬吓得花枝亂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