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下午,渝中區菜園壩街道渝鐵村社區 微型少年宮-青少年之家,社區志願者們教不返鄉過春節的小朋們制作走馬燈籠、印制 朱仙鎮《五子奪魁》木版年畫等,并将自已親手所做的燈籠和年畫拿回家過春節。
志願者吳鵬介紹, 春節臨近,學校已放寒假。因疫情原因,倡導外出務工者就地過春節。而菜園壩渝鐵村區域有很多外來打工者,如何讓這些随父母外出打工的小朋友如何過上有意義的寒假,便是各地的一項重要工作。于是他和其他志願者一起參加了“迎祥納福新春嘉年華走進微型少年宮-青少年之家——社區尋年味”活動,教小朋友們制作走馬燈籠、印制木版年畫等,讓小朋友們過上一個有意義的寒假。
前來參加活動的小朋友王波宇告訴記者說,他家鄉在四川,爸爸媽媽在重慶渝中區大坪打工,今年不回家過春節。他和姐姐一起參加今天的活動收獲很大,親手制作了走燈和印制了年畫,将拿回去挂屋裡迎春節。
據了解, 在過去,走馬燈一般在春節等喜慶的日子裡才表演,由二十來位11—14歲小孩組成,邊跳邊唱,根據節奏快慢形成不同陣勢,有喜慶、丁财兩旺、五谷豐登的寓意。 燈内點上蠟燭,燭産生的熱力造成氣流,令輪軸轉動。輪軸上有剪紙,燭光将剪紙的影投射在屏上,圖像便不斷走動。因多在燈各個面上繪制古代武将騎馬的圖畫,而燈轉動時看起來好像幾個人你追我趕一樣,故名走馬燈。
朱仙鎮年畫《五子奪魁》說的是,五子奪魁是中國民間傳統吉祥圖案。圖中大兒手持一盔帽,“盔”、“魁”同音,以示奪盔者即象征在科舉考試中獲得好的成績。朱仙鎮年畫《五子奪魁》,表現了五個兄弟搶躲盔帽們嬉戲的情景,是傳統年畫中極具影響力的題材畫面,寓意子弟成材,光宗耀祖,很受老百姓喜愛。
上遊新聞記者 李斌 文/圖/視頻
來源:上遊新聞 彙聚向上的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