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對于陸地上的人們來說,是非常神秘的,我們的探測器已經飛到了太陽系之外,但是對于同一個星球的大海,我們卻不能一窺究竟。
傳說在大洋之下有一個類似平流層的地方,它隔離了其上巨大的水壓,在深海之底保留着溫暖的海水。也正是出于對這樣傳說的好奇,人類一次次派出潛水器向下探索,探尋蔚藍的盡頭,是否真的有未知的生命。
和人類如此費勁不同,鲸魚在大洋裡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如果說人類是征服陸地的哺乳動物,那麼鲸魚,就是征服了海洋的哺乳動物。
藍鲸以最長33米最重181噸的體型傲視海洋,在水下500米以内它肆意縱橫;抹香鲸不僅是龍涎香的生産者,還是水下2200多米的深海獵人;虎鲸是海洋哺乳動物中高度社會化的生物,它們會交流、會圍獵、會進行思考,在海洋裡即便是幼年藍鲸也是它們的食物。
如此看來,虎鲸貌似站在了海洋食物鍊的頂端,一般來說,隻要在海裡的,它們都敢去試着獵殺,但唯獨一種例外,那就是沉睡中的鲸魚。
	
很多讀者或許會好奇,這些鲸魚醒着的時候都敢獵殺,那為什麼睡着的反而不敢惹呢?
這就要涉及到一個常識,在有意識狀态下的鲸魚被咬了第一時間想的是逃跑,但是在睡覺過程中被咬了的鲸魚,很可能會反過來殺掉虎鲸。
這要從鲸魚的特殊睡眠機制講起,那就是:單半球慢波睡眠。
鲸魚在水中睡覺時,會有兩種方式睡覺,一個是将自己豎起來,頭部對準海面,像一根根巨大的海洋枯木懸浮在海中。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無意識的繞着族群環遊,也起着護衛的作用。
這兩種睡覺時的樣子都被稱之為Logging,它們把一半的大腦拿來睡覺,另一半保持蘇醒狀态,到了一定時間後,睡覺的部分蘇醒,而一直蘇醒的則用來睡覺。
	
鲸魚保持蘇醒狀态的這一半大腦并不是完全清醒,它隻能起到一定的警戒作用,比如身體裡的氧氣夠不夠用、有沒有敵人咬你這樣的警戒。
這種單半球慢波睡眠在海洋中非常适用,因為海洋裡充滿了危險,沒有幾個生物可以安安穩穩的睡覺。比如海牛每睡十幾分鐘就要擡頭換氣一次,章魚一邊睡一邊用觸手四處摸索警戒,它們都是選擇的讓一半腦子先睡,另一半腦子站崗的方式,以方便應對緊急情況。
我所說的虎鲸不敢獵殺睡覺中的鲸魚并不是因為擔心鲸魚有警戒,實際上每年不少虎鲸敢當着成年鲸魚的面獵殺幼鲸。虎鲸要擔心的是鲸魚的應激反應,那可以說是海洋裡最恐怖的了。
當一頭重達45噸的抹香鲸在沉睡中被驚醒時,它第一時間不會逃跑,也不是進攻,而是下意識的沖向水面換氣,如果你正處于它的上方,你很可能會被撞的粉身碎骨。
	
像藍鲸這樣的須鲸類,在受驚吓的時候速度可達到50多公裡,須鲸中的鳁鲸,時速最快可達55公裡,即便是抹香鲸這種慢吞吞的鲸魚,在受到驚吓時,依然可以發出近30公裡時速的沖擊力。
這個速度是正常受到驚吓的速度,還有一個更恐怖的數據,那就是在缺氧狀态下的鲸魚,将會以遠超平時的速度沖向海面。有研究顯示最快的藍鲸一個速度達到了70公裡每小時,而且當時還是拖着一艘拼命倒退的捕鲸船,可想而知當它真正爆發時候的速度得有多恐怖。這種速度可以讓海洋裡所有的生物退避三舍,擋在前面的都會被無情碾壓。
	
我們從宏觀角度,用一個簡單的牛頓第二定律換算,當一頭最慢的45噸的抹香鲸,從沉睡時被驚醒,以最大速度30公裡每小時沖向海面,在撞到你時會有多大的沖擊力。
我們看做這頭抹香鲸會在極度驚恐的狀況下以8.3m/s的速度撞上,然後在1s的時間内速度歸零,可以利用公式a=Δv/Δt得到加速度為8.3。
再用動量定理的Ft=m*a,求得被這頭抹香鲸撞到時的沖擊力接近373500N,當然,這是在無阻力的理想條件下達到的情況,但即便是将這個數值減去一半,依舊有18萬N的力!它可以輕易撞斷虎鲸的鳍骨,如果是正面撞上腹部,虎鲸的脊骨會直接被撞斷,内髒撞爆,當場狗帶。
	
所以一般在海裡看到成群的鲸魚在進入Logging狀态時,虎鲸都會繞道走,因為處于缺氧以及受驚狀态下的鲸魚,遠比平常的它們更恐怖。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鲸魚睡覺的相關知識,可以上西瓜視頻搜索西瓜視頻創作人“見世屋”查看相關視頻。這位創作人不僅有科普鲸魚有趣的Logging狀态,還分析了須鲸亞目和齒鲸亞目的區别,你想知道什麼鲸魚是兩個鼻孔,哪種鲸魚又是一個鼻孔嗎?找他解惑吧。
	
你知道鲸魚噴水其實噴的是熱蒸汽嗎?你知道巨大的藍鲸給全身換氣需要多久嗎?你知道抹香鲸一口氣可以下潛多久嗎?
如果你對這些神秘的深海巨獸也有好奇,趕緊上西瓜視頻搜索吧,不僅可以長見識,還可以增長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