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愛别人就等于愛你自己

愛别人就等于愛你自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1 21:13:02

墨家的學說的主要思想之一是“兼愛”,意思是要求墨者别人要如同對待自己,愛護别人如同愛護自己,彼此之間相親相愛,不受等級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

愛别人就等于愛你自己(愛别人就像愛自己)1

關于“愛”,墨家與儒家是有區别的。

墨家提倡“兼愛”,這可算是一種古老的“博愛”思想,墨子主張“使天下兼相愛”,抽去了宗法等級制内容,因為庶人也是可以被舉為天子的,等級制的界限已被打破。

儒家加上了宗法等級制的内容,改造成了“忠恕”含義的“仁愛”。

墨家的“平等兼愛”是對儒家“差等仁愛”的否定,在墨子看來,儒家不兼愛的“仁”,不能算是“仁”。

“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兼愛上》)。

天下之亂,起于人與人不相愛。臣與子不孝,君與父不慈,以及“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直至盜賊之害人,都是互不相愛的結果。如果天下人能“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那就天下太平了。

“兼相愛”和“交相利”是相結合的,墨子的“兼相愛”和“交相利”理念,超越了孔子“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隻講“義”不講“利”的片面性思想。

“兼愛”有利于自己,不“兼愛”則有害于自身,墨子将倫理道德及功利主義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廣義的”人與人之間的互愛互利都是社會穩定的基石。嚴格地說,那種基于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平等的生命的“愛”,在中國儒家文化傳統中是不存在的。所以,愛不是中國傳統社會中的主導價值和普遍現象。

墨家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不相愛,是導緻天下“亂”的主要原因。如果天下人能夠做到“兼相愛”,假如人們能都“愛人若愛其身”,像愛自己一樣去愛别人,那天下就太平了。

墨家學說認為儒家提倡的“愛有差等”是不對的,那是一種以親疏關系為依托的“别愛”,愛本國人勝于愛鄰國人,愛家鄉人勝于愛外鄉人,愛自己人勝于愛其他人是正常的。

而墨家倡導的是一種博愛主義,主張愛沒有等級和差别,要像愛自己一樣愛别人,像愛自己的父母一樣愛别人的父母,愛自己國家一樣愛别國,認為“愛人猶己”的兼愛才是愛的最高境界,才是社會需要建立的一種理想倫理,并以此達到天下大同。

愛别人就等于愛你自己(愛别人就像愛自己)2

如果盜賊看待别人的家像自己的家一樣,就不會有盜竊的發生。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樣,就不會有害人的人。如果大夫貴族不相互侵擾家族,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就不會有侵犯。如果諸侯不相互攻伐封國,看待别人的疆土就像自己的封國,不會有攻伐,于是人與人之間的侵擾,國與國之間的攻伐都沒有了。假若天下的人都能相親相愛,家族與家族也不相互侵擾,國家與國家都不相互攻伐,君臣父子間都能孝敬慈愛。當天下實行兼愛時,天下也就太平了。

但是在階級社會裡,階級利益之間的不一緻性導緻了階級之間的敵對和鬥争。墨子沒有意識到存在于階級之間的,導緻他們不可能相愛的社會根源。

他提倡不分任何階級的“天下兼相愛”的社會理想和倫理理想,在當時充斥着戰亂和紛争的特定社會環境裡是不現實的,因而也不可能實現,隻能是一種社會理想。

墨子的這種主張并不是沒有可取性,它所倡導的這種博愛精神是值得肯定和發揚的,無論所處什麼時代什麼樣的社會環境,倡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是對人性美好的肯定,對社會倫理道德的建設和完善,有着重要的意義。

沒有人天生就是邪惡和冷漠自私的,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友愛的群體,當我們都能做到像愛自己一樣去愛别人時,這個世界就會像我們所期待的那樣,成為美好的人間。

愛别人就等于愛你自己(愛别人就像愛自己)3

人人都有愛與被愛的需要,但我們常常更關注自己是否被愛和被尊重,卻忽視了獲得愛和尊重的前提,這個前提就是我們應該首先去愛并尊重他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