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陽明心學,我們是否明白自己的心?明白仁義禮智信的真正涵義?明白喜怒哀樂的深層原因?
聖賢如何可學而至,而不隻是在文字上打轉?如何明白自己的起心動念,并防于未萌之先?
本次大講堂,我們邀請了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王文靜院長,與立平老師、海峰老師,一起解讀《與陸元靜書》。
【要點速覽】
●教育的最大功能就是“消變于未形”。我們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一旦有了惡念,紙上有了污迹,再去克除就來不及了。作為家長、老師,自己先要有清澈的良知,孩子的良知才能清澈。所以真正的孩子教育,是在他們小時候,防止和預防不好的品質。換句話說就是保護——我們要做孩子清澈良知的守護者。
●“不思善,不思惡”,不僅“惡”不能執着,“善”也不能執着,就算是金子的細粒,落在我們眼睛裡,眼睛照樣受不了。我們要認識自己原本的真心,“執着”的時候其實就是心上有了私欲。
●在酬酢萬變的工作中,隻要循理就能“靜”。
●我們在一言一行中,要随時提着自己的“照心”,把自己放到自己的對立面上,審視和觀察當下的自己。這就是“照見”的功夫。
●陽明先生講的“必有事焉”,就是“常提不放”、“戒慎恐懼”的功夫。不論有事無事,都是“緻良知”一事。
●古之英才之所以能做出偉大的事業,是因為他們的良知更為清澈。今天大多時候,我們都隻是學習了他們外在的氣質和聰明睿知。但聰明睿知乃性之質,它來自于性之體。所以,如果我們不在性之體上用功,而僅僅是去學些計謀,在陽明先生看來就是“行不著、習不察”。
●所謂“行著、習察”就是我們對自己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清清楚楚。
●良知本來就是“明”的,不管我們的外在表現美不美。我們能去私欲,是因為我們能知善知惡。 “氣質不美者”,是因為我們心上的障蔽和渣滓多了點,所以我們隻需去掉渣滓、回到原點,就能越來越“明”,就能“質美”起來。
●之所以說陽明心學簡易而廣大,就是因為它是“根”上之學,直接在心上下功夫,而非記誦、訓诂之學。
●聖賢如何可學而至?今天,我們看聖賢的傳記,看到的隻是他們的良知之用,看他們寫了幾部書、打了多少勝仗、用了什麼計謀、立了多少事功……但如果不在心上克私去蔽、複其本體,就會僅僅變成一個文字者,偏到羊腸小道上去了。
●陽明心學是活潑潑的學問。喜怒哀樂是性之情,我們學習陽明心學不是去掉自己的喜怒哀樂,而是不讓七情主導和濁染我們的心,因為一旦心被遮蔽就會生出憂愁煩惱。我們隻有不斷通過緻良知,把七情的遮蔽去掉,才能恢複到心之本體的那份真樂。
●教育界有兩句話:一是“導之以正”;二是“導之以樂”。“正”了才能“樂”。
●我們的心如同一面鏡子,當它明亮的時候,世間萬物都能“一照而皆真”。妍也好、媸也好,從鏡前走過之後,鏡子又會空空如一、恢複平靜,這便是“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空靈”狀态。
●聖人的心是一面特别透亮的鏡子,有一點點灰塵,他就會感到不夠明亮,就會立即打掃(改過),所以聖人常見己過。但我們常人的心,因為鏡之未磨,即便落上塵埃也很難察覺。
●無論有事無事,都要從根本的心上用功。我們不會因為今天還沒有發病,就放棄服藥和調理,因為病根尚在。我們學習陽明心學,就是要去掉病根,防于未萌之先,調理自己的内心深處,恢複良知本體。
聲明:原創文章版權歸“緻良知四合院”所有
任何組織、機構、個人不得擅自轉載和二次修改,轉載請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