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老聃、老陽子、老萊子、李耳。厲鄉、洛邑、沛地、蒙山、散關、槐裡。
考證摘要
1、老子的父親為宋國司馬老佐,公元前573年冬,楚宋彭城之戰,老佐戰死。
2、老子出生于公元前572年庚寅虎年,出生地為陳國相邑厲鄉曲仁裡。
3、老子少年時求學于一個叫商容的隐士,長大後由商容介紹進入周都洛邑太學。
4、太學學成之後進入周都守藏室服務,多年以後成為守藏室的史官,相當于今天部委級官員。
5、老子自成為守藏室史官之後,屬于大夫級别,并封有子爵爵位,其食邑在宋國沛地。
6、孔子十七歲時在魯國巷黨與老子第一次相會,之後老孔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域,老孔有過多次相會的經曆。
7、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奔楚之後,老子辭去了周都守藏室史官一職,回到其食邑沛地閑居,在此間,也有過到秦地閑遊的經曆。
8、公元前500年,吳國北侵,占領了魯國和宋國的部分土地以及老子的食邑沛地,老子無奈逃往楚國蒙山改名換姓隐居。
9、公元前479年,有人舉薦老萊子為賢人,楚惠王親自來到老子的居地,欲請老子幫其治理國家,老子因為自有隐情,逃離楚國。
10、老子自楚國蒙山始出,一直向西北方向逃離,途徑今安康市、漢中市,最後來到楚國的西北邊關散關。
11、楚國西北邊關散關關令尹喜,也是一個修道之人,早就對老子有着仰慕之情,故意将老子扣留,請求老子留下道家巨著《老子》一書。
11、老子與關尹告别,進入秦地,一直向西,今天水、渭源、臨洮、張掖都留下老子的遺迹。
12、老子入秦地十七年,公元前462年農曆三月廿八日死于臨洮鳳台,當地鄉親和好友将老子的遺體葬于臨洮東十裡,老子的故居槐裡。
13、老子出生于公元前572年,逝世于公元前462年,壽辰110歲,每年農曆三月廿八日是老子祭日,臨洮的各界人士,都會舉行盛大的紀念老子的活動。
第四十四章:老聃老萊——實為一人
引文
老聃是誰?老聃就是道家的經典著作《老子》五千言的作者。老聃就是孔子多次向其聞道問禮的老聃。老萊是誰?老萊就是言道家之用《老萊子》十五篇的作者,老萊就是孔子訪楚期間在楚都郊外相遇的老萊子。
論證
1、老萊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于彼,修上而趨下,末偻而後耳,視若營四海,不知其誰氏之子。”老萊子曰:“是丘也,召而來。”從這一段文字中顯然看出,老萊子的弟子對孔子的描述後,老萊子一下就能知道是孔丘。顯然老萊子對孔丘的形象是非常熟悉,即可分析老萊子與孔子在此之前有過密切的交往經曆,才有這樣的描寫,而孔子來楚卻是人生的第一次,這就說明老萊子在其他地方與孔子也有過親密交往經曆,而從老萊子的口吻中看出,這個老萊子就是前周守藏室的史官老聃,因為隻有老聃對孔子才有那麼熟悉的映像。
2、孔子來到老萊子處,老萊子對孔子說:“丘!去汝躬矜與汝容知,斯為君子矣”。孔子西欲藏書來找老聃,老聃對孔子說:“夫子亦放德而行,遁道而趨, 已至矣!”《老子》書中曰:“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通過對這三段比對,老萊子的思想與老聃的思想一緻,教導孔子的口吻出自一人,即可證明老萊子就是老聃。
3、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問曰:“業可得進乎?”從這一句孔子改變話題而問老萊子的事業,即可說明孔子對老萊子的熟悉程度,并還知道老萊子以前的事業方向,那就是曾經是周景王無射改革的設計者和推動者。而這個人就是孔子适周期間擔任周守藏室史官的老聃。
4、老萊子回答孔子:“夫不忍一世之傷而骜萬世之患,抑固窭邪,亡其略弗及邪?惠以歡為骜,終身之醜。”從這句話的回答,表達了老萊子思想觀念和性格作風,對待事業的态度是不會忍一世之傷而骜萬世之患,如果那樣做将是終身之醜行。那這個老萊子自然所指就是前周朝守藏室史官老聃。
5、老萊子回答孔子:“中民之行易進,焉耳,相引以名,相結以隐。”這句老萊子告訴孔子:我現在過着平常人的日子,并且以李耳為名在楚地隐居。從這句話中清晰的告訴世人,這個老萊子就是老聃,目前改名換姓名叫李耳,在楚國隐居。
6、老萊子回答孔子:“反無非傷也,動無非邪也。聖人躊躇以興事,以每成功,”這句老萊子告訴孔子:反對無射理論即傷害不了無射理論,操行無射理論也不是不正常之道。聖人做事情而猶豫不決其志是為了成事長,因而總是事成功就。這句話明确的告訴了世人,老子曾經幫助周景王實行無射改革,關于無射改革的具體内容是那些,現在很難查清,但是老子曾經參與周景王的無射改革的事實在這裡表達的非常清晰。
7、孔子知道這個老萊子就是老聃,而為什麼在所有先秦的儒家著作中,所有提及對老萊子的的描述,都是與老聃行為一體的人,而隻是名号不同。老子曾經教育孔子:聰明深察的人常受到死亡的威脅,那是因為他喜歡議論别人的緣故。博學善辯見識廣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為他好揭發别人隐情的緣故。這就是孔子儒家的嚴事作風,在周為老子,在楚為老萊子。這就是我們在先秦的儒家和道家的著作中看到的老聃和老萊子行為一體而名号各異的内在關系。
8、老聃于公元前500年到楚國腹地隐居,并改名以李耳自居,由于此時年齡較大,本應該以老李子或李子存名于世,那麼為何卻是以老萊子及萊子存名。分析原因可能有如下原因:老李子和老萊子就是中間一字之差,筆者認為第一,有可能由于字形筆誤所緻,由于此兩字有點近似,但在春秋時期的楚國文字,是不是更加相似,而且還有一個“柰”字,更與“李”字相似,而兩字的字義也基本相同,都是果木之義,是不是當時或後世将這兩字混淆以至于傳錯。第二,李字和萊字,讀音聲母一緻,韻母有别,但是在楚國的方言中是不是有明顯的界限?有沒有可能将李字讀成萊字或柰字,以至于就寫成了“萊”字。第三,在春秋時期,楚國文化有着自己的很多特色,并與中原文化形成很大差異,而在文字的書寫上和讀音上就有很大的差别,而這種差别直到秦朝才得以統一。通過這樣的分析說明,這也許是老聃改名李耳但并沒有以老李字存名的内在原因。
9、老萊子沒有具體詳細的生籍,隻有簡單的楚國人的描述,這樣一個偉大的道家先驅者,是不符合事物的邏輯關系。其内在原因他不是早期的楚國原著民,而是公元前500年由宋國沛地來到楚國腹地改名換姓隐居的老聃。
10、查閱所有的史料,老聃于公元前500年即七十二歲後從中原大地影訊消失,而在楚國仿佛天降地生出現一個七十多歲的老萊子,而這個老萊子七十多歲以前的事情,無人知曉,老萊子的事迹莫過于以一個七十多歲的長者的形象存世于彩衣娛親,教導孔子,不朝楚王這三個經典的事迹中,這就是因為老萊子就是在楚國隐居改名換姓的老子——老聃。
11、老萊子言《道家之用十五篇》就是我們當今看到的郭店《楚簡老子》,而《楚簡老子》就是老萊子在公元前500年到楚國隐居,一直到公元前479年的二十一年中,在楚國講經傳道的提綱或演說稿,并不是經過嚴謹構思的書體。也可以說成是老子《道德經》草稿或底稿或原始資料。
12、正因為公元前500至公元前479年這二十一中,老萊子一直在楚國腹地講經傳道,也是在這個時期,楚國人才接觸到道家的思想傳播,在聽老萊子傳道的人中必然有楚國社會的各個階層的人士,這其中就有一位非常看重老子學問的貴族大夫,并将這一信息告訴楚王,并推舉此人。
13、讓老萊子逃離楚地的真實原因是:老萊子是前周朝王室的史官,一旦入朝,一定會遇到随王子朝叛逃到楚國的王室官員,這其中就有可能遇見前老子的頂頭上司太史州黎,不用通過調查就可以證明老萊子是前周朝王室的老子。因為老萊子并不是楚國人,他無論說是楚國的那個地區的人,隻要是在楚國腹地,沒有楚王不可以查清楚的地方,這就必然會識破老萊子并不是楚國人,一旦查出,就必然冠以欺君之罪。因為老萊子是隐姓埋名的老聃,而老聃入仕的國籍是宋人,其父是宋國司馬老佐,因為宋國和楚國是世仇,老子的父親老佐就戰死于宋楚的彭城之戰,一旦查出老萊子是老聃,老萊子就會惹禍上身。
14、老子出關,符合老萊子公元479年從楚國腹地逃離的事實,因為老子出關是從楚國出關,關令尹喜非周朝大夫,而是楚國出入秦國的守關的長官。而後老萊子的蹤迹消失,因為在這之後,老子是真正以李耳為名生活在秦地,并以李姓繁衍後代,故曰:天下李姓,老子第一!通過專家考證,中國第一大姓氏李姓有“天下李氏出于隴西”之說。
老子名考——老聃李耳
下面以老子和孔子兩個當時有交際的偉人名字内涵給予說明。
老子本名老聃,字伯陽,小名狸兒。
孔子本名孔丘,字仲尼,小名狗兒。
老子姓老名聃,其父親為宋國大司馬老佐,老子出生時是因其耳朵很大,故取名為聃,聃義為大耳。由于老子出生排名老大故取字号為伯陽,伯義為老大。出生這一年是公元前572年,為中國農曆的庚寅虎年,故小名為狸兒,狸義為小老虎。成年後社會尊稱老子,老字義為其姓氏,子義為其地位和學問。
孔子姓孔名丘,其父親為魯國大力士孔纥,孔子出生時其頭上有個大包,故取名為丘,丘義為大包。由于孔子出生排行老二故取字号為仲尼,仲義為老二。出生這一年是公元前551年,為中國農曆的庚戌狗年,故小名為狗兒,狗義為屬相狗。成年後社會尊稱孔子,孔字義為其姓氏,子義為其地位和學問。
老聃為何改名李耳
公元前500年的宋國沛地,《老孔四會》的那一年的老子已經是七十二歲的老者,孔子也五十有一的年齡。也就是這一年之後,老子的行蹤全然消失,幾乎從相關的史料中很難找到任何一點信息,是什麼原因導緻老子離開采邑沛地去楚國蒙山隐居,由原來名字老聃改名換姓名李耳。由于查不到相關的史料,在這裡隻可以作為筆者的主觀分析,可能有如下兩個原因。
第一點原因:沛地遭遇了戰争侵擾。由于沛地地處于多國的交界之處,當時各國不斷的發生戰争,非常有可能這一年的戰争侵擾到老子的生活,不得已離開沛地。
第二個原因:王子朝奔楚後患遺留。由于老子是王子朝将周王室的九鼎帶走的見證人,而周王室卻不願意讓天下諸侯知道王子朝已将九鼎帶走,而事實就是周王室從未公開承認九鼎已被王子朝帶走,一旦公開這一事實,勢必影響周王室的地位。所以十幾年過後,在楚國居住的王子朝也沒能逃脫周敬王派去的殺手的追殺。這也許才是老子離開沛地到楚國改名換姓隐居的真實原因,因為老子知道九鼎的去向。
李耳為何變成了老萊子
從相關的史料中可以考證為老子七十多歲後到楚地改名李耳隐居,由于年齡較大,本為名号尊稱老李子或李子,本應該是以老李子或李子存名,那麼為何從相關的史料中都是以老萊子之名為稱是為何故,綜合分析可能有以下幾個緣故。
1、由讀音誤讀:老李子的李字與老萊子的萊字,聲母一樣,韻母有别,而當時楚地的方言是不是把這兩個讀音混淆。
2、由文字誤解:老李子的李字與老萊子的萊字,是因為還有一個柰字與李子相近,字義均是果木之義,而當時的楚文字把李字與柰字相混。
3、由文字有别:春秋時期,楚國是南方的一個大國,有自己的文字特色,并區别于中原國家的文字,在文字的寫法和發音會有很大的區别,這樣的情況直到秦朝建立後才實行了文字的統一。
4、由于老子出生于陳國苦縣賴鄉曲仁裡,“賴”字與“萊”字同音,故老萊子之名與賴鄉的“賴”字有着内在聯系,也就是說老子改名以老萊子居稱,并保留着其是賴鄉出生的隐秘寫法。
聲明:本今日頭條文案為作者數年考證,原創發表,後續篇章将每适時發表,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若發現有抄襲、剽竊的行為,本人保留追究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