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帶動鄉野文化和鄉村旅遊發展

帶動鄉野文化和鄉村旅遊發展

品牌 更新时间:2024-06-29 04:37:35

小三江鎮位于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南部,全鎮總面積280.74平方公裡,管轄9個行政村,總人口2.01萬人,壯族人口占85%以上。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小三江鎮始終堅持以綠水青山為發展底色,通過特色農産品作為産業支撐,結合當地鮮明的少數民族特色,積極探索“農業 文化 旅遊”融合的新業态、新模式,着力打造鄉村振興“新名片”。

發展生态農業“新特色”

随着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鋪開,小三江鎮依托當地生态資源優勢,積極推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特色産業發展。

從大豆的種植、到加工成為腐竹、再到成品的銷售,小三江鎮探索出一條适合鎮域發展的産業鍊。進入耕種期以來,鎮、村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動員黨員幹部和群衆下沉一線,因地制宜開展複耕複種工作,積極引導社會企業參與撂荒地複耕複墾整治,多舉措盤活土地資源,成功推動400多畝集中連片的撂荒土地流轉給當地衆創農貿發展有限公司,以“龍頭企業 農戶”的模式種植經濟作物大豆,同時提供了不少工作崗位,推動農民增收緻富。

帶動鄉野文化和鄉村旅遊發展(小三江鎮農文旅)1

收成的大豆用于加工成為腐竹,腐竹是小三江鎮“一村一品”的重點發展項目,也是衆創農貿發展有限公司“連府人家”品牌的核心産品。“趁年輕,勇敢拼一把,為家鄉振興奉獻力量。”衆創農貿發展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李之陽,于2017年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号召下毅然選擇返鄉創業,就如公司名字一樣,他希望可以帶動周邊村民,幫助和帶動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業。現在,不僅建成了精深加工優質大豆的生産線,将示範基地和當地農戶的大豆種植面積擴大到4500多畝,還為周邊的村民和農戶提供了50餘個工作崗位。公司也成為了清遠市“重點龍頭企業”,成為當地“就業困難人員安置點”,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助力家鄉的鄉村振興。

帶動鄉野文化和鄉村旅遊發展(小三江鎮農文旅)2

小三江鎮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和黑山羊養殖的傳統産業優勢,經過多年的發展,黑山羊養殖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存欄量常年保持在1000頭左右,其養殖地主要集中在省洞村。鎮黨委政府和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緊緊圍繞該優勢,着力推進傳統黑山羊養殖向“數字化、規範化”養殖轉型,打造黑山羊智慧養殖項目。轉型後的養殖場将采取“公司 集體 合作社 農戶”的模式,以企業投入資金進行管理和運營、高校團隊提供養殖技術支持的模式,以年出欄量2000-3000頭為養殖目标,升級改造成為具有壯鄉特色的生态智慧牧場,将黑山羊養殖産業作為壯大集體經濟、帶動群衆緻富的突破口,進一步突顯村黨組織“領頭羊”作用。

據悉,省洞村黑山羊智慧養殖生态示範場項目入選2022年度廣東省黑山羊養殖标準化試點項目,成為清遠市2022年4個農業标準化試點項目之一。目前,該項目作為小三江鎮首批鄉村振興的産業項目已落地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約為800萬元。

帶動鄉野文化和鄉村旅遊發展(小三江鎮農文旅)3

盤活壯族文化“新魅力”

小三江民俗文化豐富,有壽星公與龜鹿鶴、舞火蛇、壯族民歌和壯族八音等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壯歌,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之一,主要分布在連山南片地區幾個鎮,其中要數小三江鎮的“三月三”壯族歌墟節最為盛大。民間藝術隊巡遊、攔路山歌迎賓禮、壯家宴、山歌對唱都是小三江最為鮮明的壯歌表演形式。

帶動鄉野文化和鄉村旅遊發展(小三江鎮農文旅)4

說到壯歌,不得不提起高明村的一位村民——梁聯英,她于2020年4月10日被評為省級壯歌傳承人。梁聯英說:“黨委政府給了我們傳承人很大的支持,出資建成了壯歌傳承室,我們有了專門的場地來培養壯歌學員和傳承壯歌發展。”有了壯歌傳承室,越來越多人被壯歌的魅力吸引。山歌隊由原來的16人,擴大到41人,年齡最小的為8歲,年級最大的為72歲,梁聯英的孫女也在她的耳濡目染之下加入了山歌隊,成為壯歌演出的“扛把子”。

每逢重要節假日,梁聯英和她的山歌隊會開展惠民活動——送“歌”下鄉。山歌隊在學校、村委會、文化廣場、田間地頭裡,用壯語歌頌小三江美麗鄉村新變化,宣講黨和國家的好政策。

帶動鄉野文化和鄉村旅遊發展(小三江鎮農文旅)5

嘉田錦繡專業合作社的成立,開啟了當地農村婦女的繡針緻富夢。合作社為繡娘們提供手工技術學習提升的平台,開展與壯族刺繡、織錦有關的技能培訓,以“公司 合作社 婦女”的模式推動刺繡、壯錦産業化、商品化,把合作社打造成文創基地、民族文化體驗基地。在合作社成立之前,專業的繡娘隻有12個人,空有一身技能卻沒有平台傳播壯繡的魅力。合作社的成立,讓很多想要學習更為專業技術的繡娘找到了歸屬感,團隊人數也逐漸擴大到60餘人。通過市場對接,宣傳帶動衆多單位、學校團體參加刺繡體驗活動,累計接待2000人前來體驗觀光。在實現經濟增收的同時,還讓壯繡文化推廣出大山,推廣至全國。

全國人大代表韋慶蘭參與制作了精美的壯繡畫《少數民族高鐵夢》和寓意“各民族緊緊抱在一起”的石榴花刺繡帶到了首都,在全國人大代表分組讨論發言時展示,表達民族地區期盼已久的心願,得到代表們的紛紛贊許。

帶動鄉野文化和鄉村旅遊發展(小三江鎮農文旅)6

打造康養文旅“新城鎮”

小三江鎮作為連山的南大門,一直以來都将如何打造連山的“門面擔當”作為重點任務之一。當前文旅發展趨勢正旺,小三江鎮也在把握機遇,融合少數民族特色打造鎮街。同時結合人居環境整治的開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态環境保護工作,使得鎮區面貌煥然一新,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提升。

帶動鄉野文化和鄉村旅遊發展(小三江鎮農文旅)7

小三江境内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擁有馬頭山、大風坑、鵝步山和石鐘山等奇山峻嶺,鹿鳴谷、鹿鳴梯田等靓麗景色,是一個富有生态資源、壯族特色風情的風水寶地。近年來,通過重點旅遊項目的推進和鼓勵農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産業,為加快建設壯族美麗城鎮打下基礎。其中,三江花海溫泉旅遊度假村借助小三江良好的地理優勢和産業資源,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康養旅遊度假區。

帶動鄉野文化和鄉村旅遊發展(小三江鎮農文旅)8

“得益于黨和國家的好政策,這才有了小三江的巨大變化。”70多歲的韋阿伯捧着金燦燦的稻子笑着說。接下來,小三江将持續發展生态農業、盤活壯族文化、打造康養文旅,不斷健全完善“農文旅”産業體系和打造具有新特色、新魅力和新城鎮的鄉村振興“新名片”。

來源:連山發布責任編輯:清遠廣播電視台融媒運營中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