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全網關注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還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繼續在發酵。我詢問過多名當年的學生,無論當年語文成績是否優秀,他們幾乎衆口一詞,說我教他們的時候就是“斯人”,弄得我差點都信了。
确實,很多書法作品都寫的是“斯人”,就連頭條的發文助手,也自動将“是人”判斷為錯誤,提醒修改!天降大任究竟是給“是人”還是“斯人”?最全面的分析來了,做了自認為比較全面的分析,歡迎點擊閱讀。
其次,普通大衆也可以參與學術讨論,高手在民間啊于丹所謂“應該屬于學術領域的研讨,大衆隻要關心大任之所受的磨砺就好”的背後,有一種文人、專家、學者的優越感,看不起一般民衆。
事實上,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文化已經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一般的人也有這個學術素養來參與讨論,更何況,這種讨論,并非完全屬于學術——是個中學生都學過,憑什麼不能讨論?
我雖然是學漢語言文學、教漢語言文學的,但從來不認為我們這個學科有多專業(前些年還算是專業),我們身邊有太多的人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度比我們高,文學修養比我們強,甚至有些人看的書比我們多得多——有什麼值得如此高高在上的呢?
最後,結果不重要,我們不妨把這次讨論,當做人生的回憶與古代文化的再普及
于丹的話雖然偏頗,但我還是贊同她“關心大任之所受的磨砺”的觀點。因為讀文章,學知識,要掌握的是核心要義。從讀書的角度來說,“不求甚解”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很多人将這個成語認為是貶義詞,其實本義是褒義),也就是不要在一字一詞上下功夫,不要成為“尋章摘句”的老雕蟲,而要學其要旨。
但我個人還認為,這應該成為一堂人生的回憶課。對于很多人來說,大學畢業後,除了輔導孩子,基本上再也不會碰教科書,以這次讨論為契機,讓更多的人回憶起自己的青蔥歲月,想想自己當年的讀書生活,豈不是一件妙事?
同時,這次讨論,也可以成為一場古代文化的讨論課、普及課。在追問究竟是“是人”還是“斯人”的過程中,會大量地查閱資料,很多人甚至會翻出塵封多年的教科書,這不就是一場文化的讨論課、再普及嗎?
總之,從語言文字的角度,我們要搞清楚究竟是哪個字,但一般而言,畢竟,考試的時候,正确答案隻有一個。而對于我們而言,最後是“是”還是“斯”并不重要,意識到人生需要磨砺、而在經受住磨砺之後的人生,才更加精彩。我想,這已經超越文字文學,成為一種精神的大餐和心理的撫慰劑了——這是文學的魅力,更是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魅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