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物類專業,先給出結論:生物不是一個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
什麼意思?如果你是一個希望大學畢業後能找一份好工作,自此步入正軌一步步成家立業
過上悠遊自在的中産階級生活的人,生物不适合你。能學到專業技能的工科專業是更好的選
擇。那什麼樣的人适合選擇生物?
1、立志于科研者。
2、有志于創業者。
但這兩種選擇在現階段的生物行業,從世俗的意義上說,風險巨大。
下面給出就業與創業環境的分析,不包括科研。
生命科學專業曾是90年代高考狀元熱衷的專業
現階段我國生物行業發展受限。大家都知道,生物産業是 21 世紀的朝陽産業。
那到底什麼是朝陽産業?以基礎科研為主,相關工業産業不發達。這意味着就業市場上職
位的稀有,也意味着創業市場上機會的豐饒。好工作少是肯定的。可惜的是,在生物行業裡,
特别是生物醫藥,沒有強大科研能力的基礎,你基本上什麼新機會也看不到,是不可能成為
行業領頭者的。科研能力,是發展的關鍵。而科研投入風險巨大。很多時候,巨大的科研投
入不會帶來任何産出,會給企業帶來重大負擔。強大的科研能力要求巨大的科研投入,隻有
這樣才能夠搶在最前面發現機會。那如何支撐巨大科研投入?
1、雄厚的資金基礎。
2、優越的金融環境。
在我國,可以稱得上資金雄厚的企業少之又少,願意出錢搞科研的更是鳳毛麟角(忽略華源等國有企業,華大基因可以算一個,但它也是每年都會有國家撥款的),隻有各大著名的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中科院有大量資本投入研發工作。而這些科研機構的重點是搞科研發文章,他們的研究方向與可資本化的生物技術有較大的脫節。
而我國的金融環境一向遭人诟病,中小企業融資難,不知道喊了多久。而近年來興起的風險投資行業則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初創企業的融資環境。但是,那些風投是“從互聯網來,
到互聯網去”的,眼裡的熱點基本都是互聯網行業,如“一起唱”這樣的 o2o 行業、“臉萌”之類的熱門 app。IDG 創始人,中國風投之父熊曉鴿,把向生物科技行業的投資定位為繼互聯網行業冷卻之後的備選方案。可以預見的是,生物産業成為下一個風投熱點還需要很長時間。
相比之下,美國環境則好的很多。羅氏、葛蘭素史克、拜耳、輝瑞等一系列依靠化學制藥發家的巨型藥物醫療企業紛紛通過收購新興生物公司、成立科研機構來占領生物醫藥産業的制高點。而這些新興的生物公司大部分都是采取教授型企業家創業 風投融資的形式。而這些東西,都是硬件,中國的生物行業很難從美國那裡把企業模式學過來。即缺乏雄厚的資金基礎,又沒有優越的金融環境,還難以實行“拿來主義”,如果不改變,中國生物行業發展難以讓人滿意。
2.生物行業結構特性導緻“好工作”數量偏少。生物行業中智力資源集中度極高,對下層人員的智力資源要求偏低,機械性重複操作較多。
做過科研的同學們可能有所體會,很多時候你并不明白所謂的實驗步驟到底是怎麼設計的,原理是什麼,隻要嚴格按照步驟進行操作,就可以完成實驗,有些時候的實驗,則是“看運氣”,重複多次操作才能得出滿意結果。
可以這麼說,生物行業的知識資源都集中在頂層少數人手裡。由 BOSS 确定研究方向,思考設計出實驗步驟。之後的執行操作,交給底層來完成。一個清北研究生和一個高中畢業生,隻要熟悉了實驗操作規範,在執行上并沒有本質上的差别。
在沒有科研機構的國内企業裡,更是如此。需要大量智力資源的,隻有上層少數幾個位置。這也就是大量國内生物行業小企業并不歡迎 985 高校生物專業畢業生的原因之一。這種特點不利于高學曆就業者就業,卻對創業者來說,有特殊的優勢。
1、對人才的需求減低。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創業者鬧出——“項目都準備好了,就差一個程序員了。”——這個互聯網業常見的笑話了。
2、人力工資支出減低。高中畢業生給點飯錢就不錯了。比如國内較強的華大基因,因招收大量低學曆人才,得到了“生物行業的富士康”的“美譽”。
3、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泡沫導緻生物行業人才供大于求,不過未來會得到緩解。
上述兩點導緻生物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較少。而不幸的是,由于十多年前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導緻的“生物熱”——生物學一度成為最熱門學科,使得該行業人才供應過度增加。供大于求,使得找工作更為不易。大量中國學生旅美留學學習生物 phd,甚至導緻美國也出現了生物人才供大于求的狀況,産生了“十年博後”的傳說(很不幸以在美國都是以低端人才為主,熬出頭的很少,不過都混得不錯)。
不得不提的一點是,當初将“人類基因組計劃”推到中國的人正是華大基因某大牛,他因此獲取大量經費,之後創業成功。對于當初席卷中國的“生物熱”,他算是"功不可沒"。
不過,我們也不能指責他什麼。畢竟他是一位擁有敏銳嗅覺的科學家型商人,他擁有他人無法企及的視野與格局,他看到了機會并抓住了它,雖然這讓中國的生物行業産生了泡沫。
那些不經思考,盲從生物熱的人們,現在過得不好也隻能怪自己。
最近幾年,生物測序已經有了相當大的發展,人才需求應會增加。這得歸功于 illumina公司。他們推出的 2.5 代測序儀據說有望将個人基因組測序成本降至 1000 美元。(測序成本1000 美元,但其中的分析成本可比這個要多)。如果測序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成本進一步降低,能夠将個人基因組測序納入醫院常規檢查項目,那麼整個生物醫療服務市場将會出現一次井噴式的發展,與之相對應的人才需求将會進一步提高。供大于求的場面将得到一定改善。
可以這麼說,現狀完全不利于就業,但略微有利于創業。現在來看,國内已經湧現出許許多多的生物小企業。
這些企業大多是走試劑供應、儀器服務等低門檻低技術的路線,不需要多少人才。不能去那種地方就業,但可以自己去創一個這樣的公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