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禍相倚第五十八章 福禍相倚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這一章先是說明“無為而治”的好處:國家政治寬大渾樸,民風自然就會淳厚,然後又講禍福、正奇、善惡的概念;在老子看來,禍福、正奇及善惡并不是絕對不變的,一旦時空條件發生改變,那麼它們往往也會朝着相反的方向轉化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也提醒我們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要從反面看到正面,也要從正面看到反面,要居安思危,因為世事變化無常。同時也警示我們做事情要慎重思考,許多慣性思維是很可怕的,好心幹壞事的陷阱到處都有。出發點是好的,但結果是糟糕的事情比比皆是。我們要學會積極的思維模式,因為事物是對立統一,相互轉化的,并非非此即彼,有時候得到就意味着失去,失去也意味着将擁有新的機會。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許多為政治國者都以為用“察察”之政,能帶來“淳淳”之民,但結果适得其反,國家的政令越苛刻,要求要繁瑣細密,百姓就越研究歪斜之道,鑽空子的現象就越明顯。這就是所謂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政府不過多的有為,什麼都管,因勢利導,好像作為不多,但民生發展得會更順暢。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屢見不鮮,本來小孩子不知道有些事情怎麼回事,我們大人認真地規定不許他/她做,孩子反而好奇,去研究到底怎麼回事情,結果倒是去做了。禁書常常更流行,因為我們給它做了宣傳,引起更多人好奇,結果市場更大了。你會發現許多嚴苛的父母,什麼都管,随時指責孩子,總是唠叨個不停,但孩子的壞毛病卻不見少。所以教育專家說,不要過多指責孩子的缺點,因為這是一種反向的強化。這和老子的思想是一緻的。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句話的道理中國人是耳熟能詳了,我們幾乎都會想起塞翁失馬的故事。就是告訴我們要“得意不忘形,失意不變形”,居安要思危,危中找機會。在本章中,老子還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哲學命題:“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句話旨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即災難和幸福是相依相随的,誰也不能脫離對方而獨立存在。通過這句話我們知道,任何幸福的背後都潛伏着災禍,但是災禍并不是永遠存在的,災禍的反面就是幸福。我們都知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典故,它講的是一個老者失馬複得,人們紛紛前來道賀,但是他并不認為這是好事。後來他的兒子從馬背上摔下來,人們紛紛前來安慰,但是他也不認為這是壞事,所以并不感到悲傷。幾天之後,官府前來征兵,他的兒子因摔傷而沒有被征走。這則故事很好得诠釋了老子的觀點。由此可見,福和禍沒有絕對的界限,為禍福而快樂或悲傷都是不明智的。所以,對于災難和幸福,我們要學會坦然地面對,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圖片來源于網絡
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這幾句和上一句聯合起來,如果用股票的走勢來解釋,就比較容易理解。誰知道什麼時候跌,什麼時候漲呢?沒有人知道,股票的漲跌是沒有固定的規律的。漲得好好的突然就跌了,很好的績優股也難以幸免。股民對股市的迷茫,不一直都這樣嗎?但可以肯定地是,上漲的途中随時都有跌的危險,下跌的過程中随時都有漲的機會,隻要我們不貪心,不恐懼,不要找最低和最高點,還是可以賺錢的。老子的意思就是要見好就收,不要走極端,因為物極必反,物壯則老。
圖片來源于網絡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為政治國也一樣,什麼事情都要留有餘地,不可以搞一刀切,搞整齊劃一,搞千篇一律。堅持原則是對的,但不能不近人情;有話直說是對的,但也要給人留面子;直來直去是對的,但也要有所顧忌;個性鮮明是對的,但不能咄咄逼人。總之一句話,就是做人做事,都要學會圓融,要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含蓄斂藏,寬容有度,才會得到大多數的擁護,才能走得更遠更久。簡單說:我們應該學會外圓内方。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精彩内容,歡迎大家一起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