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來,一份名為“世衛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單在國内廣為流傳。火腿、肥肉、罐頭、冰淇淋等人們日常消費的食品均赫然在列。12年來,新華網、人民網等都對這份名單進行過轉載。
早在2015年,世衛組織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就已進行澄清,表示“世衛組織從未發布過垃圾食品的名單”。也就是說,“十大垃圾食品名單”可以确定是假借了世衛組織的名号。
2018年1月12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舉行。世界衛生組織(WHO)食品安全部主任彼得·本·恩巴瑞克(Peter Ben Embarek)通過視頻對于消費者關注度極高的“垃圾食品”傳聞做出了澄清。他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從未發布過一份名為“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單。他強調稱,别把所有加工食品或者快餐當作“垃圾食品”,一些提供了營養以及方便的加工食品也是現代健康平衡飲食的一部分。
但這份要i演示十分可怕的,圍繞這個謠言大量的營銷号開始了文章,因為它能帶來極大的流量。如果搜索垃圾食品會看到下面這些圖片。
可見謠言已經深入人心了。朱毅說,具體“垃圾食物”有兩種定義,一種是僅僅提供熱量,其他營養素都十分匮乏的食物;第二種是提供了超過人體需要的營養素,讓營養素變成多餘成分的食物。但“垃圾食品”這個概念也是相對的,如果饑腸辘辘、缺乏能量供給,這時候就不算“垃圾食品”而是雪中送炭了。現在人們物質條件改善了,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得好,這才出現了“垃圾食品”的概念。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食物化學室主任楊月欣曾向媒體指出,一些零食雖有隐患,但并非不能吃。“每一類都可劃分為3個推薦級别,人們根據其級别選擇能吃什麼,吃多少。”
第一類為可經常食用的,指營養素含量豐富,同時多為含有低脂肪、低鹽和低糖的食品或飲料。第二類為可适當食用的,營養素含量相對豐富,但含有或添加中等量脂肪、糖、鹽等的食品或飲料,如牛肉片、黑巧克力等。第三類為不推薦食用的,含有或添加較多量脂肪、糖、鹽的食品或飲料,提供能量較多。經常食用這樣的零食會增加超重與肥胖、高血壓以及其他慢性病的風險。
就拿方便面來說
網傳:油脂、鹽分含量高增加了腎負荷,對心血管有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加之含有防腐劑和添加劑,對肝髒等有潛在的不利影響。
真相: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胡小松曾公開為方便面正名。他認為,與炸薯條、漢堡包等相比,方便面中的油脂含量并非很高,平均每份所含油脂在16%-18%,其中11%都是棕榈油,也是對人體健康有利的植物油。同時,他也不認為“方便面毫無營養”,方便面的面塊和調料包中,含有人體必需的6大營養素——水、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調料包中的脫水蔬菜基本保存了原有蔬菜的營養,隻是量較小,維生素含量稍顯不足。因此在吃方便面時,可多搭配些蔬菜、水果等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由此可見,食品“垃圾”吃法才是隐患關鍵。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說,從科學的角度講,“垃圾食品”叫“營養素比較低,不利于長期健康的食品”更合适。這些食品愉悅了你的味覺,但并不是很有營養,可能增加身體的負擔和未來患病的風險。吃還是不吃,這是消費者自己的選擇。“但這是相對的,抗震救災時隻有方便面,那吃了肯定是沒問題的,但是在有更有營養的食物的情況下,天天吃方便面,便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在不同版本的“垃圾食品名單”中,營養師和專家認為,将整類食品統統歸入“垃圾食品”的說法“有點冤”,“不該一棒子打死”。
參考文獻:
騰訊健康
百度百科
作者:王海棟
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