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李家村位于渤海萊州灣内太平灣海岸線以東2公裡、萊州城(原掖縣城)正北10公裡的平原地帶上,地勢呈東南高西北低。村子北依東西走向後溝與上官劉家村接壤,面西隔河與葉家村相望,西北與沈家村毗鄰,西南1.5公裡與朱家村近鄰,東南1.5公裡與小辛莊村搭界,東隔城港路與霍旺村為鄰。行政隸屬萊州市城港路街道。
本地對村名的來曆有二種說法:
一、元朝滅亡前後,整個膠東屢經戰亂,匪盜蜂起,田園荒蕪人口銳減,人們居無定所,本村的原有村民四處流竄,遠走他鄉。明洪武二年,李景德由四川遷居至此,地名為上官村。當時的上官村内居住着李、劉、葉、沈四家為主,他們又以各自姓氏再命名所住的位置,稱之上官李家、上官劉家、上官葉家、上官沈家。同時村内還住有尹、譚、馬、徐、于、陳姓的一些散戶。村内本有一寺名為“上官寺”,因年久失修,于嘉慶初年由上官村尹、劉、譚姓為主,李、馬、徐、于、葉、沈、陳等随從集資在現上官劉家村南挖地取土墊廟基,重建寺廟将單一的佛教寺,擴大規模,建成了集儒釋道為一體的寺廟群,寺廟損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後建為中學。解放前後上官村被簡化為李家、劉家、葉家、沈家四個村落,直到1982年才恢複原名“上官李家、上官劉家。”
二、據傳本村原為上官氏家族居住地。因地處渤海灣,多次遭遇夏季洪水災害,又曆經多年戰亂,使得當地民不聊生。于宋元以來一直未曾出現過平穩的社會況态。至洪武初,朱元璋的去胡令後,本地居民以上氏或官氏分遷各地未歸。後來,由四川遷徙而來的民衆,就以各自的姓氏重新命名住地,至今在膠東半島以姓氏命名的村莊比較多的現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