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位廣西的年輕小夥被診斷為肝癌晚期。醫生檢查時,發現他的前胸有明顯的毛細血管擴張,就像蜘蛛形狀的紅色痣。這種“蜘蛛痣”是不是就意味着發生了像肝癌那樣嚴重的疾病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博士周曉博2021年1月在科普中國發文表示,出現了蜘蛛痣,很多人去醫院體檢的時候,會發現已經進入肝硬化期。
有些孕婦以及處于發育期的女生,因為雌激素原因會出現蜘蛛痣,這種不需要特殊處理,可以自行消退。除此以外,出現蜘蛛痣可能就提示疾病。其中最主要就是肝損傷,當肝髒因為酒精、病毒、腫瘤等原因被損傷後,會導緻蜘蛛痣的産生。
發現蜘蛛痣也不要急着把自己往肝硬化、肝癌方向想,如果肝髒的代謝功能出現了嚴重問題,那麼還會出現黃疸、肝掌、低熱、乏力、厭油膩食物等症狀,如果同時出現上述中的幾種症狀,就要高度警惕肝髒問題。
除了“蜘蛛痣”
這25種痣也危險!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皮膚科主任程浩曾經分析了網友的100多顆黑痣,整理出25張建議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的痣的照片,大家可以對着照片比較下。
【1】
9歲男孩,腳底闆有一顆大黑痣。出生時就有,随着年齡增大越來越大,而且邊緣不規則,顔色深淺不一緻。
醫生建議:比較大,建議來皮膚鏡檢查一下吧!
【2】
女,77歲,後背右下方,1×2厘米左右。
醫生建議:這顆形狀不太好,盡早來醫院檢查為好。
【3】
女,70歲,左胸上部深色突出,形狀不規則,最大直徑0.5厘米。不知什麼時候長出來的,知道已有幾年,今年好像比去年略大了。
醫生建議:建議盡早來醫院檢查一下哦!
【4】
男,39歲,痣在手臂上端内側,從出生就有。
醫生建議:形狀比較怪,來醫院檢查一下為好。
【5】
女,50歲,後背右肩下,前幾天癢,抓破結痂了。
醫生建議:有炎症的痣,還是來醫院檢查一下比較穩妥。
【6】
男,37歲,右胳膊臂彎處有一顆大約5毫米的凸起黑痣。
醫生建議:形态比較特别,來醫院檢查吧!
【7】
男,79歲,痣黑色,直徑約6~7毫米,表面稍有凸起且偏硬,位于頸部左耳斜後下方約2厘米處。已有很多年,自己無感覺,近來偶有癢感,但自覺無其他症狀。
醫生建議:表面毛糙,來醫院檢查一下吧!
【8】
女,左耳廓附近,黃豆大小,偶爾會癢,已經很多年了。
醫生建議:色素不太均勻,檢查一下為好。
【9】
女,41歲,痣長在左肩鎖骨上方。正常情況下微高于皮膚,捏起來看直徑大約4~5毫米,摸起來有一個包塊。這幾年大了一點。表面有個小口子,以前看到裡面有黑色東西,用手擠過,有東西出來。
醫生建議:不一定是痣,建議來醫院檢查一下。
【10】
女,9歲,右腳趾頭一顆不規則形狀的痣。
醫生建議:形态不規則,建議來醫院檢查。
【11】
女,56歲,痣在背部内衣扣位置,有大半年時間,大概2毫米,有點凸出,有點癢。
醫生建議:表面疣狀,不一定是痣,還是來醫院檢查一下為好。
【12】
3歲幼兒,背部心形胎記,有毛,随着長身體也在長大。
醫生建議:毛痣,最好還是切除。
【13】
女,50歲,黑痣在腳底闆黃豆般大小,手摸略有觸感,表面光滑,無痛感,比之前稍有增大。
醫生建議:建議切除病理。
【14】
男,49歲,右腿膝蓋後方,直徑1厘米。
醫生建議:形狀顔色不均勻,建議切除。
【15】
18歲,痣出生就有,随着年紀增長大起來。
醫生建議:形狀不太規整,建議來醫院檢查更保險。
【16】
男,38歲,痣長在腳踝上,現在有5毫米左右,有越來越大的感覺,有時癢。
醫生建議:經常癢的話,還是來醫院檢查一下吧。
【17】
女,37歲,左腳腳背六七年前長了一顆痣,短時間内長大比較快,然後就沒再長了。凸起,顔色黑藍色,不痛不癢。
醫生建議:建議做皮膚鏡檢查。
【18】
男,40歲,眉尾邊上3毫米左右。
醫生建議:不一定是痣,建議來醫院做皮膚鏡檢查。
【19】
50歲,女,位于左側乳房下面,胸罩下邊緣的位置,直徑7毫米左右,棕色,顔色不均勻。
醫生建議:形态不規則,建議進行皮膚鏡檢查。
【20】
女,36歲,左邊肩頸處,出生時一小點黑,随着年齡增長痣也大了。有十幾年大小出入不大,因為長在後面也不太看得到。
醫生建議:這顆痣有點大,建議來醫院檢查一下更放心。
【21】
女,4周歲,腳後跟後天長出一顆痣。增大得較快,直徑約4毫米。
醫生建議:長得快,建議盡早切除。
【22】
63歲,女,腳側4毫米左右。
醫生建議:不規則,建議切除病理。
【23】
22歲,女,左腿部。
醫生建議:形狀不規則,建議來醫院檢查一下。
【24】
24歲,女,痣位于右膝蓋靠腿内側。黑色凸起,直徑約5毫米,黑色點不在中心位置。已有很多年,但今年因為穿緊身褲多,摩擦後瘙癢,被自己抓紅腫破潰流水了。
醫生建議:有炎症的痣,還是來醫院檢查一下更好。
【25】
45,女,腳底黑色痣,1厘米大小,表面平整光滑。
醫生建議:邊界不夠清晰,建議來醫院進行皮膚鏡檢查。
黑痣會不會癌變,
關鍵看這五點!
醫生建議,如果覺得痣有異常,比如痣邊界不規則,顔色發生變化,直徑增大等情況,一定要及時上醫院,尤其是手掌、腳底和其他摩擦大的地方。
醫師提醒,有黑色素瘤患者因為“點”痣而激發惡變,最終悔恨不已。存在惡變風險的“痣”建議完整切除,再送檢,而非激光、冷凍,更不應“點”掉。
手術是防止複發的重要方法。怎麼判斷痣有風險?主要看以下五點:
1. 不對稱
痣的外觀出現不對稱的變化,肉眼可見分支等。
2. 邊界不規則
皮膚良性痣的邊緣整齊、圓潤,黑色素瘤的邊緣常常凹凸不平。
3. 顔色多樣化
良性痣通常為單色,而黑色素瘤主要表現為污濁的黑色,也可有褐色、棕色甚至白色等多種不同顔色,且深淺不一、混在一起。
4. 直徑>6毫米
黑色素瘤通常比普通痣要大,通常直徑大于6毫米,這種情況就要觀察是否有繼續增長的趨勢。而直徑大于1厘米的色素痣,最好做切除加活檢。
5. 皮損漸進性隆起
一些早期的黑色素瘤,會随着時間的增長不斷地演變,比如在大小、顔色、形狀等方面發生改變,通常整個瘤體會有輕微的逐漸隆起。
最後提醒大家:除了觀察痣的變化,還需要做好日常防曬,紫外線照射過多也是黑痣癌變的重要因素。
如果對自己身上的痣不放心,可以去醫院檢查下,圖個安心。倘若真的發現問題,也可以早治療,早處理。
資料:健康時報
編輯:吳興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