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最近在浏覽有關學生健康成長問題時,在網頁上看到了一個個因孩子叛逆問題處理不當而造成的悲劇事件,讓人感到心痛,因此提筆寫了這篇文章,但願能引起大家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關注和讨論孩子教育的問題。
一、什麼叫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現在社會一種常見的心理和社會現象。是客觀環境要求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主體表現出來的一種強烈的反抗心理。
二、逆反心理出現的年齡階段及特點
根據我30多年的從教經曆和個人總結得到這樣一個大緻的年齡階段。一個是在初二年級(13-15歲)開始體現出來,調節好的同學在進入初三年級時控制住了,調節不好的同學有可能一直到初二的下學期才可能調節好,這個階段的特點是具有半成熟和半幼稚性。還有一個是在高二年級(17-18歲),這個時候表現出來的顯著特點是具有個人獨立的思維意識,自主意識特别強,有自己的是非觀念,不易接受他人的意見。
三、逆反心理産生的原因
主觀原因:當孩子從童年向青少年過渡和從青少年向成人過渡時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在這個階段,他迫切希望擺脫家長、老師的控件和監督,從心理上不能接受家長和老師還把其當作小孩看待。為了表現自己的能力,他表現出對家長和老師的許多做法持批評态度。在外界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逆反狀态。
客觀原因:教師和家長在其心中的可信任度,教師和家長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地點的不當,教師和家長對其期望值過高給其造成的心理壓力都會導緻其産生逆反心理,甚至産生較為嚴重的情緒對抗,最嚴重的還會采用以結束生命的方式來表達其強烈的不滿和對抗,在這方面的教育不可謂不多。
四、逆反心理的緩解辦法
1.尊重孩子:當孩子出現逆反情緒時,教師和家長切不可以為了所謂的“面子”而用強烈的手段進行壓制孩子的逆反情緒。首要的是想辦法讓其穩定情緒。否則有可能會出現過激行為,甚至釀成不可預知的後果。在其情緒穩定後,讓其表述自己的想法或看法。我當班主任時,會經常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甚至打架事件,還要處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矛盾。在處理事情時,我的第一句話,不是批評指責。而是說:“你怎麼今天又輸給了自己的情緒,怎麼會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的呢,現在我給你3分鐘,先穩定情緒,然後把今天的情況實事求是的向我彙報,并說出你的想法和看法以及不能控制情緒的原因。”
2.學會聆聽:當孩子在叙述事情的經過時,家長和老師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狀态,要表現出認真聽其講述,不要打斷他,不要表現出不耐煩、心不在焉或者很随意的狀态。否則孩子一旦看出你沒有認真聆聽,他就會中斷叙述,這樣你就失去了一次心靈交換的機會。
3.委婉的糾正錯誤:一次兩個學生打架時,其中一個勁頭較大的男生打了一個勁頭較小的學生兩個耳光。我這時沒有批評,而是這樣處理的,我問勁頭大的學生:“你過去被人扇過耳光嗎?”,他回答說:“被人打過。”我接着問:“你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他說:“感覺極其丢人,想死的心都有。”我接着說:“那你打了這個同學兩個耳光,你能體會到這個同學的心情嗎?”這時他低下了頭,對我說:“老師我錯了,我知道我該怎麼做了。”我說:“你打算怎麼做?”他說:“我在全班同學面前向他道歉,我要挽回他失去的面子。”這時我問:“另一個同學,你能接受他的道歉嗎?”他說:“能”。我接着說:“那你們現在應該怎麼做呢?”結果這兩位同學通過互相擁抱,解決了問題。後來這兩位同學還成為了好朋友。
4.事後反思:當家長或老師對孩子進行談話達到了預期效果後,還不能就此結束,而是讓他回去認真反思一下之間的交流過程,寫出自己的對此事的看法,這不是多此一舉,而是促其認識的升華。
總之,隻要足夠重視,加上引導和關懷到位,方法措施得當,我們一定可以幫助孩子安全度過逆反期,促進其健康快樂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