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在曆史舞台上的角色往往是社會變革的阻礙,是被貼上奢侈标簽的權貴,但英國貴族是獨具特色的一個群體。
貴族階層不僅能夠自我革新,而且在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為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展創造了有力的政治和社會環境。
然而,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貴族都是積極進步者的代言人,英國貴族有新舊貴族之分,推動工業革命的主要是新貴族,新貴族聯合資産階級為工業革命開辟道路。
英國貴族在工業革命之前,積極推行圈地運動,将傳統的農業土地變成以謀取商業利潤的土地,個體農民不再是土地上的常客,土地的生産實行以市場為導向的制度,市場需要什麼,土地就生産什麼。
在工業革命中,貴族以其雄厚的實力購進機器,發展機器大工業生産,提高了生産率,所以貴族在支持工業革命的同時,工業革命也對其報之以利潤,兩者互相促進,互相推動。
1.貴族與議會圈地
圈地運動是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的先導,正是圈地運動的開展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所需的勞動力和土地,将農民階層轉變為工人階級,所以工業革命的發展離不開圈地運動。
圈地運動在早期主要是商人和貴族的自發運動,尤其是從事羊毛生産的商人是主力軍,随着有着政治地位的貴族的加入,圈地運動逐漸轉變為一場官方行為。
18世紀,在貴族的推動下,“議會圈地”發展迅速,“議會圈地”是指議會通過各種立法來促進和保障圈地運動的進行。
在圈地運動中,貴族和商人常常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比如希望一直固守地租的地主階級不願意讓出土地,議會就可以通過相關的補貼法案予以解決。
沈漢在《英國土地制度史》中指出:“二十年間,英國通過圈地法令一共圈占了大約50多萬英畝土地。”由此可見,這場主要由貴族和資産階級推動的“議會圈地”對英國工業革命所起到的作用,工人和土地都為工業革命的興起做了準備。
圈地運動所圈占的土地不僅用于羊毛生産,也為其他領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首先,采礦業得到了發展,圈地運動中的多餘勞動力農民成為采礦的主力軍;
其次,道路修建有了充足的勞動力和土地,過去那種狹窄的道路已經無法滿足社會需要;最後,機器生産成為新的領域,熟練工人成為推動機器生産的領軍人物。
這些與前工業時代完全不同的社會發展内容都得益于圈地運動,而圈地運動則得益于貴族的支持,包括資金支持和立法支持。
2.貴族與技術革新
傳統意義上的貴族或許與技術革新沾不上邊,反而會被稱為技術革命的障礙,是守舊勢力的頑固代表,但英國貴族并非如此,尤其是其中的新貴族在技術革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英國貴族在工業革命中的技術革新作用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英國貴族有雄厚的資産,能滿足技術革新所需要的财力;
二是英國貴族作為舊社會的典型代表,它的技術革新意願就掃除了社會變革的一切阻礙,因為沒有任何階層的力量能夠強于工業革命之前和初期的貴族。
工業革命時期,英國主要階層的實力還無法與英國貴族相媲美,資産階級正在為争取議會議席而鬥争,工人階級正在惡劣的城市生活中掙紮,近代曆史上與貴族階層鬥争的兩大階層此時都力量有限,因此貴族支持技術革新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因素。
正如閻照祥在《英國貴族史》中所說,英國貴族成為成分發生了重大變化。随着工業革命的開展,土地貴族的力量逐漸弱于工商業貴族,這些工商業新貴于是成為推動英國工業革命的主力軍。
貴族的技術革新不僅存在于工業革命之中,早在圈地運動時期,貴族就實現了農業技術方法的革新。
對于傳統的土地貴族來說,地租、佃農和土地是不可分割的部分,三者成為土地貴族的生活來源,但是新航路開辟之後,大量黃金白銀引入歐洲,引起了“價格革命”。
導緻貨币貶值和物價上漲,于是固定不變的地租實際上貶值了,因而無法滿足土地貴族的财富需求。因此貴族需要改變農業技術方法,提高土地産量,比如革新農具和耕作方法等。
二、貴族支持工業革命的原因1. 時代發展的需要
貴族支持工業革命在于時代發展需要貴族的支持。首先,資産階級在工業革命時期雖然已經發展壯大,但是資産階級缺乏貴族所擁有的議會立法優勢和傳統的民意優勢,這些直到19世紀中期以後的三次議會改革才能完成。
貴族在議會中的優勢地位是貴族身份所賦予的,土地貴族随其身份可以直接進入上議院,工商業新貴族可以通過賜予的貴族身份進入上議院,但這些貴族往往會遭到傳統“持劍貴族”的蔑視。
其次,工人階級實力弱小,難以匹敵英國貴族的社會作用,隻能成為工業革命中的小齒輪,而非領頭羊。
工人階級在當時屬于新興階層,而且缺乏有力的領導集體,工會力量尚十分弱小,工人階級的強大力量還需要等到服務于這一階級的理論出現之時才能發揮出來。
工業革命期間,工人階級是參加社會大生産的主力軍,在工廠中日夜勞作,發揮着齒輪的作用,還沒有引起社會發展和變革的作用,所以工人階層暫時還無法扛起時代重任。
最後,英國貴族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是最适合的階層。就像徐飛在《英國瑪麗女王與資産階級和新貴族關系》所說:“資産階級和新貴族的力量愈是強大,舊的封建貴族的力量愈是削弱。”
不論是傳統的英國土地貴族還是新興的工商業貴族,都有足夠的資金優勢,前者還具有議會立法優勢,甚至一些身負爵位的貴族還能影響國家政策的走向。
此外,這些貴族還有民意基礎,能夠打消普通民衆對工業革命的疑惑,就像曾經中國民衆将火車視為妖怪而心存疑慮,所以貴族可以打消民衆憂慮。
2.貴族與資産階級聯合的結果
從整個曆史階段來看,貴族和資産階級往往是水火不容的關系,以英國為例,19世紀的三次議會改革都是資産階級争取議會議席的鬥争,最後資産階級成功占據大量議席。
所帶來的結果是貴族對議會立法影響的縮水,因此兩者在有關議席分配和選區劃分的問題常常鬥智鬥勇。不僅如此,資産階級也會聯合工人階級進行取消議會特權的鬥争,因為這些特權妨礙了資産階級獲取利益。
然而,這些貴族與資産階級之争主要發生在日後,工業革命時期雖有争鬥,但仍以合作為主,原因在于兩者互相需要。
工業革命期間,貴族和資産階級的聯合主要包括聯合生産和傳統的聯姻,聯合生産主要指貴族為資産階級提供了生産所需的資金、政策依據和勞動力等,資産階級負責具體的生産,最後按一定比例分成。
聯姻主要發生在舊貴族和新興的工商業新貴族之間,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而工業革命期間都成為了現實。
貴族和資産階級在這場各取所需的聯合實現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但不意味着兩者毫無矛盾可言。
對舊貴族來說,它在與資産階級聯合的過程中,仍然注意保留自己的特權,而且這是一塊不能動的“奶酪”;
對于資産階級來說,不會因為與貴族的聯合就放棄取消貴族特權的鬥争,所以兩者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化解,隻能在共同利益基礎上暫時弱化,曆史最終表明資産階級獲得了勝利,工人階級開始與資産階級鬥争,傳統貴族被推進曆史舊事中。
英國貴族對工業革命的推動刷新了人們對傳統意義上的貴族的認知,貴族聯合資産階級推行圈地運動,不僅改革了農業技術,還促進農民向工人的身份轉變;
貴族積極投身商業發展,為工業革命的開展提供了資金,這也是貴族能支持工業革命的天然優勢條件;
貴族在議會的地位能夠通過一些有利于工業革命發展的法律,從而形成開展工業革命的社會共識,獲得普通民衆的支持。
英國貴族與工業革命的關系是一種相互促進和支持的關系,貴族為工業革命的開展提供了各項有利條件,工業革命又對貴族回報以财富和聲譽,兩者彼此成就。
然而,英國貴族在工業革命中并非始終都占據主導地位,尤其是英國貴族衰落以後,工業資産階級在财富和議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時,貴族對工業革命的影響就逐漸降低。
貴族雖然願意與資産階級聯合,但不願意讓渡主導權,随着工人階級聯合起來,貴族在工業革命中似乎孕育了其對立面。
參考資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