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率領中國房顫中心聯盟單位完成的一項全國最新、樣本量最大、區域最廣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我國成人房顫标準化患病率為1.6%,并存在顯著的地域差異,亟需強化房顫單病種規範化管理體系的建設。
近日,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最新一期《柳葉刀》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上,論文題目為“Prevalence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China: Anational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中國房顫的患病率和風險:一項全國性橫斷面流行病學研究》)。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内科石少波副教授、唐豔紅教授、趙慶彥教授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黃鶴教授和黃從新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據估計全球成人房顫患病率在2~4%,而中國的數據較缺乏。房顫不僅增加5倍的中風風險,而且降低患者生活質量,顯著增加心力衰竭、癡呆、死亡等事件,業已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心血管疾病。為此,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内科黃從新教授2017年開始帶領全國專家建立起中國房顫中心聯盟,從篩查、門診、住院、手術、随訪等方面着手,以期全方位地提高我國房顫的管理水平。
黃從新教授帶領團隊與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專家合作,設計了抽樣科學、覆蓋面廣、樣本量大的全國性房顫流行病學研究。本次全國性的流行病學調查,旨在為中國房顫中心建設提供數據支持,彌補近年來的資料空白。
該流調工作由全國129家醫院參與,從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共調查了329個哨點,114039名≥18歲的常住居民,其中男性54608名(47.9%),女性59431名(52.1%),平均年齡55歲,最終确診了2604例房顫。流調結果表明,我國房顫的粗患病率為2.3% ,其與年齡正相關,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我國年齡标準化房顫患病率為1.6% ,男性高于女性,城市與農村無顯著差異。
本次流調還顯示,我國房顫患病率存在顯著的地域差異:中部最高,其次為西部,而東部最低。多因素分析顯示,男性、高齡、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瓣膜性心髒病、TIA/腦卒中是房顫患病的重要相關因素。
該項流調結果為中國房顫中心建設提供了重要數據,是房顫全程規範化管理的重要研究依據。該結果提示我國房顫的防治任務依然艱巨,需繼續加強房顫的“防、篩、管、治、研”工作,以降低房顫疾病負擔,減少房顫相關緻殘率和緻死率。
文/文彙報駐鄂記者錢忠軍 通訊員楊岑 圖片:武大人民醫院
編輯:趙征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