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2 23:32:19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桃之夭夭

踴貴屨踐

前539年,齊景公派大夫晏嬰出使齊國。趁着晏嬰不在國内,齊景公讓人将晏府拆了重建。等晏子過了幾個月回到家中,發現房子已經煥然一新,并且擴大了許多,因為齊侯把緊挨着晏府的百姓房子一并拆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晏子一直居住在齊都鬧市當中,房子是祖傳的,又小又舊,與他上大夫的身份不相稱,齊侯早就想為他換個大點的房子。齊侯曾經勸他說:"先生的房子靠近鬧市,地勢低,既潮濕又嘈雜,不适合居住,我為先生把房子建在地勢高一些地方去吧。"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踴貴屨踐四則小故事)1

晏子推辭道:"國君的先臣(指晏子的先代)就居住在這裡,我的德行功業尚且不足以繼承先人,能夠住在這裡已經夠奢侈了。何況住處靠近市場,想要買點什麼東西也很方便,這正是為臣的便利,就不要麻煩裡旅了。" "裡旅"也稱"司裡",是掌握大夫家宅建造的官員。齊侯笑着問道:"先生住地靠近市場,那麼請問先生識得市場上貨品的貴賤麼?"晏子回答說:"為臣既以靠近市場為便利,當然曉得物品之貴賤了。"齊侯接着問道:"那麼什麼東西貴?什麼東西便宜?"晏子正色答道:"踴貴,屨賤。"

所謂踴,是指假足或者下肢殘疾人所用的拐杖之類的東西;屨是鞋子,用麻、葛之類材料制作而成。晏子以此暗諷齊侯尚酷刑,被砍腳的人多了,以緻販賣假肢竟然成了市場熱門生意。齊景公聞言悚然,于是下令減省刑罰。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踴貴屨踐四則小故事)2

君子評論此事說:"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齊侯省刑。詩曰'君子如祉,亂庶遄已',其是之謂乎!"意思是心地善良之人所說的話能夠産生廣大的利益,晏子一句話就讓齊侯減少了許多刑罰。《詩經》說"君子心懷仁義,禍亂因此平息",說的就是晏子的德行吧。

當晏子完成出使任務返回齊國,看到自己的住宅已經煥然一新,他的反應是先去齊侯那裡拜謝君恩,然後立即安排人将擴建部分予以拆除,按照原樣建好鄰舍,将百姓遷回原地安居。晏子說:"俗話說'選擇什麼樣的住宅并不重要,選擇什麼的鄰居才重要。'君子不做不合于禮的事,小人不做不祥的事,自古皆然,我敢違背嗎?"齊景公不同意晏子恢複舊宅原貌,晏子請出齊國最有實力也最善于收買百姓人心的陳桓子(陳氏亦稱田氏,最終取代姜姓成為齊侯,這是後話。)出面,這才說服齊侯。

宣子有環

王國維說,上古玉環不是由一塊玉制成,而由三片組成,每片上寬下窄,兩邊各有一孔,用繩子或别的什麼東西連結,用今天的話描述就是由三片扇形的玉片組成一個圓形。晉國正卿韓起(韓宣子)就有這麼一副玉環,不過缺了一片。而缺失的那片,據說流轉到了鄭國商人的手中。

前526年,韓宣子訪問鄭國。公事既畢,他想起自己那副殘缺不全的玉環,就向鄭定公提出請求,希望鄭國能夠為他取得那片玉。不料,韓宣子的請求被鄭國執政大夫子産直接回絕了。子産說:"這不是官府所保管的器物,鄭君對此一無所知。"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踴貴屨踐四則小故事)3

鄭國大夫子大叔、子羽勸子産說:"韓子(即韓起)此行沒有提出什麼個人需求,晉國也不是我們所能背叛的,對待晉國和韓起我們都不能怠慢。如果有人從中挑撥,晉國借機發怒,到時将悔之莫及。與其得罪大國,不如幫他把那塊玉找來。"

子産說:"我不是輕視晉國或者心存背叛,我是想着能夠始終事奉盟主,以忠信計,這才不給他。我聽說君子不以缺少财賄為患,而以缺乏好的名聲為患。我也聽說國家不以不能事奉大國、安撫小國為患,而以缺乏禮儀不能安定其地位為患。大國的這些人對小國下令,如果都要得到滿足,該如何供給?這次給了而下次不給,罪行隻會更大。大國提出的要求,如果不合理就應當駁回,否則将無以滿足。鄭國如果成了晉國的邊邑,也就不成為一個國家了。韓起奉君命出訪,卻為自己求玉,貪圖過分了,難道不是罪過?我拿出一塊玉,國家失去地位,韓子獲得貪名,這又有什麼用?況且我用這塊玉換來這些罪行,不也是因小失大嗎?"

韓宣子見個人訴求無法通過官方渠道實現,就自己去找鄭國商人談妥了買賣。也許這筆交易有強買強賣的成分在内,鄭國商人說:"此事必須禀報君大夫。"韓宣子便對子産說:"那天我提出對這塊玉的請求,您認為不妥,我于是不敢再提。今天我在商人那裡買到了這塊玉,商人說這件事必須上報,我因此請求您批準這次交易。"

子産說:"當年鄭國先君桓公與商人先祖随西周一道東遷,合作開墾眼前這片土地,彼此世世代代都有盟誓,相互信任。盟辭說:'你不背叛,我不強買,不乞要,不強奪。你有賺錢的買賣和寶物,我不打聽過問。'憑借這誓詞,雙方因而能夠相互保全以至于今天。如今先生以兩國友好而來,卻要我國強奪商人手中寶物,這是教唆背叛盟約,怕是不行吧!先生得到寶玉,卻因此失去諸侯,必不至于如此行事。如果大國有令,小國供應無數,鄭國因此而變成晉國的邊邑,這也是鄭國所不願為的。我如果下令獻玉,還真不知這樣做有什麼道理與好處。"

子産的行事風格曆來态度鮮明,明智果斷,從不拖泥帶水。而韓起也是一位明智老練的政治家,見子産如此态度明朗,也就順勢而下,将玉還給了商人,并且表态說:"韓起雖不聰敏,亦不敢因求玉而獲兩項罪過。"

韓起完成訪鄭任務,臨行前特意私下拜訪子産,并且贈以美玉和良馬。韓起說:"先生命我放棄那塊玉環,是賜我以金玉良言,免我于死罪,我怎敢不以禮相謝!"

莒子奔紀鄣

1、奔

前523年秋,齊國大夫高發率軍讨伐莒國。齊是大國、強國,莒是小國,打不赢隻好跑。莒子庚輿跑到紀鄣(莒邑,大概在今江蘇贛榆),齊國派大夫孫書追着打,将紀鄣圍了起來。

早些年間,莒國有一位婦人,她的丈夫被莒子所殺,自己成了寡婦,年老之後寄居于紀鄣。老婦有心,她按照紀鄣城牆的高度紡了一條繩子然後偷偷藏了起來。當齊國大夫孫書率軍圍城之時,老婦将繩子一端系在城頭,另一端抛下城外。外面的人看見之後報告孫書,孫書派人趁着夜色攀緣而上,有六十餘人登上了紀鄣城牆,然後繩子斷了。城下的齊軍擂鼓呐喊,已經登城的六十人也随之呐喊。一時之間聲動紀鄣内外,仿佛齊軍已破城而入。莒子驚懼之下,急匆匆開啟西城門倉皇逃去,紀鄣随即被齊軍占領。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踴貴屨踐四則小故事)4

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

2、好劍而亡

莒子庚輿生性殘暴,愛好寶劍。每當鑄成一柄劍,庚輿便拿活人來試劍,國人因此深以為患。庚輿不自量力背叛齊國,莒國貴族烏存于是率國人驅逐國君。庚輿無奈,隻得出國流亡。庚輿将要出城的時候,聽說烏存執殳立于道旁,害怕會死于烏存之手。莒大夫苑羊牧之說:"國君盡管放心通過!烏存以其驅逐國君的勇氣而獲得的名聲已經足夠了,何必再以弑君聞名?"庚輿于是流亡魯國。齊國随後立郊公為莒國新君。

龍鬥關我屁事

前523年,鄭國發大水,有人在城外洧淵(洧水所積而成的潭,洧水今名雙洎河)見到有龍在水中争鬥。國人請求為此舉行祭祀以禳災祈福,鄭國執政大夫子産表示反對,他說:"人若是争鬥,龍不會關注;龍鬥,人為什麼要去關注?那裡是龍的住地,前去祭祀,它們也不會離開。我無求于龍,龍也無求于我。"鄭人于是取消了祭祀。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踴貴屨踐四則小故事)5

可見至少到春秋時期,龍也隻是一種靈異動物而已,并不具有特殊地位。

書接上文:楚靈王之死 | 左傳拾趣

END

圖片來源于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贊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