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産長城風景和基本資料?文化遺産包括物質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古老的中華大地地域遼闊,山河壯麗,曆史您久,文化燦爛在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着非常豐富的珍貴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産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國文化遺産保護,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文化遣産日”,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世界文化遺産長城風景和基本資料?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文化遺産包括物質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古老的中華大地地域遼闊,山河壯麗,曆史您久,文化燦爛。在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着非常豐富的珍貴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産。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國文化遺産保護,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文化遣産日”。
世界遺産文化(按時間順序排序)長城(1987文化遺産)
長城位于中國的北部,它東起河北省渤海灣的山海關,西至内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陝西、甯夏、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700公裡,約13400華裡,故有“萬裡長城”之譽。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迹。自秦始皇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動用了近百萬勞力修築長城,占當時全國人口的1/20。除運土、運磚可以用毛驢、山羊等能爬山的牲畜外,在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工作環境卻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難以想見,如此一個工程是如何完成的。
長城東西南北交錯,綿延起伏于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它就像一條巨龍,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根據曆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十萬裡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一萬裡。現在我國新疆、甘肅、甯夏、陝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甯、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台的遺迹。其中僅内蒙古自治區的長城就達三萬多裡。
長城久遠廣闊,以其“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裡”的時空跨度,被贊譽為人類曆史上最為宏偉壯觀的人工建築奇迹,實不為過。它在中國曆史上發揮了無可比拟的影響,也積澱和凝聚了極為豐富深刻的思想内涵,鮮明地體現出構築者的思想感情、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熔鑄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在一般情況下用長城作為某種比喻或象征,從長城斑駁多彩的内涵中撷取一二自無不可,如果以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長城精神可以總結為三點:勤奮智慧與堅韌剛毅、向心凝聚與愛國主義、開拓進取與開放交流。
曆史已經證明,中華民族運用萬裡長城這道軍事防衛線和經濟文化彙聚線,巧妙地控制調節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的關系,把農耕文明和畜牧經濟緊密地聯結在一起,有效地促進了民族融合、邊疆開發和國家統一。
兩千多年來長城在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産生的積極效應構成中華民族心理認同的客觀依據,而這種底蘊内涵又與長城極為雄偉博大的景觀而激發出的豪情壯志完美和諧地融為一體,最終積澱熔鑄成勤奮智慧、堅韌剛毅、開拓進取和充滿向心凝聚力、維護統一、熱愛祖國的民族精神象征。
如今長城的軍事防禦價值已不複存在,但作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碰撞中融合的曆史見證,作為凝聚中華民族的曆史豐碑,長城将萬古長存!作為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長城所象征的中華民族精神也必将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發揚光大!
2007年“世界新七大奇迹”評選活動中長城名列第一。
(明天繼續:第一章 中華遺産文化常識 世界文化遺産之故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