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圈是一個包容文化比較豐富的圈子,除了我們平時見到的菩提文玩,木質文玩,玉石文玩等等,還有一些藏式的文玩,也是頗受到玩家們喜歡的,其實藏式文玩的材質大概與普通的文玩差不多,隻不過是從造型上,或者配飾上有些不同。藏傳文玩中8種“奇奇怪怪”的配飾,原來還有如果渾厚的内涵!
一、盔甲片
說起盔甲片,如果你看到,肯定會說,這不就是一塊破鐵片嗎,居然也能當成文玩配飾?雖然看上去鐵片的質地還比較不錯,那也是鐵片啊,放在文玩手串上,不會把珠子磨損嗎?
其實,别看這盔甲片就是一個破鐵片,但是它的來曆可不小。藏區最早的時候是古戰場,所以難免會留下一些戰争時期殘留下來的物件,而這盔甲片就是其中之一,藏區人民認為這是戰神的盔甲上面的盔甲片,是由天鐵制作而成,可以護身,保平安,所以才會在藏區流行起來。
二、九宮八卦牌
九宮八卦牌,其實也是一種金屬的牌子,但是與盔甲片不同的是,九宮八卦牌一般都是圓形的,上面還有一些看上去非常神秘的紋飾,其實這些紋飾也是非常的講究的,比如上面有象征着智慧的文殊菩薩,有象征着慈悲的觀音菩薩,還有象征着力量的金剛手菩提,還有由十方與時辰組合成的時輪金剛。
所以,九宮八卦牌不但象征着智慧,慈悲和力量,還象征着一切時空與自然。另外還有八卦元素,分别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代表着天地之間八種自然基本元素:地、火、水、風、澤、天、山、雷。所以九宮八卦牌還有鎮宅,防煞等作用。
三、荷包扣
說荷包扣可能很多玩家比較蒙,但是如果說二餅,文玩人應該比較熟悉,喜歡打麻将的玩家應該說了,二餅也可以做配飾?其實這個二餅與麻将裡的二餅不是一回事,這個二餅最早是流行于清代的一種配飾。
清代的時候,基本人人都會佩戴香囊,錢袋等等,那麼為了把錢袋或者香囊挂在身上,就要有荷包扣配合使用,後來,荷包扣成為了一種體面的象征,材質也從普通材質變成了各種珍貴的材質,比如象牙,玉石等等,後來慢慢的也發展成了文玩配飾之一。而荷包扣的寓意來自于佛教,因為佛教會把荷包扣應用在袈裟之上,所以有着虔誠的寓意。
四、挂環
挂環,是一種挂在佛頭下面的配飾,最主要的作用是預防在盤玩手串的時候,佛頭打結,其實就是一個軸承,可以雙方向無限制的轉動,不會打結,随着發展,材質也是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珍貴,慢慢的成為了藏式文玩必備的一個配飾。
五、藏印
現在的文玩圈,藏印也不多見,哪怕是在藏區,藏印也不是很常見,畢竟藏區的制印技術最早來自于吐蕃王時期,最早應用于軍事和政治宗教等方面,并且根據不同的等級,使用不同的藏印。
但是随着藏印的制作方法的失傳,目前流于世中的藏印基本都是那個時候流傳下來的,雖然現在也有結合文字圖案制作的藏印,但都是新法,古法已經失傳,所以,藏印代表着一種文化的傳承,藏區文化的曆史。
六、計數器
在藏式文玩裡,計數器就比較普通了,很常見,主要就是在誦經的時候計數使用,一般就是分百位和千位兩種位,材質也相對比較普通,造型一般以金剛鈴或者金剛杵為主。
七、卡子
卡子其實就是計數器的延伸,因為計數器僅僅能計百與千,而上萬次的時候,就需要用到卡子了,卡子的材質也比較豐富,比如綠松石,紅珊瑚,瑪瑙,蜜蠟等等,也是藏式文玩裡面必備的一種配飾。
八、嘎烏盒
嘎烏盒,就是放佛身的一個小盒子,也是保護佛身使用的,一般都是尺寸不大,材質珍貴,制作精制,甚至還會在很小的嘎烏盒上雕刻藏經,裡面一般會放一些舍利,高僧的衣服碎片等等,可以消業,護身。
我們平時玩的文玩手串的配飾,無非就是腰珠,頂珠,佛頭,但是藏式文玩裡,配飾尤其多,各種各樣,不下百種,每一種都有特殊的寓意,這與藏區文化與漢文化的差異,但是文玩圈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圈子,所以這些配飾,我們也應該去了解一下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