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姓與氏的區别是什麼

姓與氏的區别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23:19:12

中國人,對于姓氏一直非常在意,其實,這跟我們祖先對“姓氏”的尊崇有關。現今的很多學者認為:“中國的姓氏最早起源,則是緣于中國人對自然的崇拜,之後,再逐漸演變成圖騰,發展成為後期的文字。”其實,中國的大量的古文獻也證明了這一點說法。

姓與氏的區别是什麼(姓跟氏到底有什麼區别)1

先秦時期,姓氏是每個人的“标簽”,而且,“姓”與“氏”有别,功能區分非常清晰,并且,奉行“同姓不同婚”的原則,這在當時看來,同姓結婚則是有悖倫理的行為。“姓”代表着血緣,用來辨别婚姻關系的,而“氏”代表着社會地位,用于區分平民草寇和王族貴臣的。

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所述:“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此周之通制。”所以,像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秦始皇嬴政等這些叫法,都是後世對他們的稱謂,而非當時的合适稱謂。否則,我國今天的人口前三大姓,就不是“李、王、張”,而是“姬、姜、嬴”這些上古姓了。

國君最尊貴,無需用“氏”區分。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氏”是身份的象征,隻有武士階級才用的上“氏”。明治維新後,普通平民雖然也可擁有“氏”,而皇室卻一直沒有。因為,皇室壓根就不需要用“氏”去體現自家的社會地位。

姓與氏的區别是什麼(姓跟氏到底有什麼區别)2

明朝儒家曾言“氏可變,姓萬年都不變”。最早的“姓”裡多為“女”字偏旁部首,比如:“姬”“妫”等姓。早在母系社會時期,勞作主要人群是女性,所以,孩子的姓多為母姓,為的是彰顯和區分母族群體,也是代表了母系血統的尊貴,逐漸形成“姓”的狀态。

但是,随着人口增多,男性慢慢成為勞作主要人群,開始“子随父姓”。之後,一個姓可能會出現多個旁支,則會另有一種方式記錄族群的關系。如:周朝時期,貴族為周王室建功立業,會獲得封地表彰,貴族通常以封地為“氏”,這也就是貴族“氏”的主要來源。

一個家族的“姓”不會有變化,但是,“氏”則會随着家族地位而改變。如:晉國時期大臣趙盾他有三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分别是:趙同、趙括、趙嬰齊。“趙同食於原,趙括食於屏,趙嬰齊食於樓”,故此:三人又可稱原同、屏括、樓嬰齊。原、屏、樓分别為此三人的“氏”。

姓與氏的區别是什麼(姓跟氏到底有什麼區别)3

趙盾還有一位堂弟名叫:趙穿。因為,封地被封屬邯鄲,所以,又名:邯鄲氏。氏族之間也有着交錯複雜的關系,當然,它們也有着很多分支、别支。就比如:晉國荀氏的别支有,智氏、中華氏、還有程氏等等,晉國的魏氏也有,令狐式、呂式等分支。

如果,一個人有着豐功偉業,那麼,他則會被尊稱為别的“姓”、“氏”。比如:姜太公本人并不姓姜,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讨伐商,商纣王敗北回朝歌城自焚,蜚廉攜衆人到附屬國東夷避難。周武王死後、周成王年幼,由武王四弟周公旦攝政,引得管叔鮮和蔡叔度的不滿。

之後,二人發動戰亂,東夷國紛紛響應,周公旦平息戰亂後,蜚廉一族被趕到天水市南部,後來被殺。周公旦長子伯禽獲得封地,建立魯國。之後,這些遺民不再繼續對抗大周,而是協助周王對抗西部戎狄,并且,獲得了大周信任。

姓與氏的區别是什麼(姓跟氏到底有什麼區别)4

此時的呂望就是輔助周朝文王和武王兩代君主的大臣,他推翻殷商建立大周,被文王武王親切的稱為:太公,之後,他便被後世的人們尊稱為:姜太公。

現今,不少人說到:所謂“赢姓趙氏”,多數是受到司馬遷史記的影響。在司馬遷時代,姓與氏已然混亂不分。司馬遷的嬴政“赢姓趙氏”說法應該記錄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裡。可是,這本典籍并未明确記錄,而且,在其他先秦書籍裡,也沒見過任何關于“赢姓趙氏”的說法。

所以,這個結論值得推敲。

其實,認可“赢姓趙氏”說法的人,是根據“秦趙同祖”的說法而來的。

姓與氏的區别是什麼(姓跟氏到底有什麼區别)5

因為,秦國是惡來的後代,趙國是季勝的後代,這兩者都是出自蜚廉,所以,這就是“秦趙同宗”的由來。“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也就是說:從伯益開始,他的後代都是姓嬴,到了造父這裡還是姓嬴,這個姓是改變不了的,那麼,能改變的就隻能是氏了。

傳說風之子、商纣王大臣蜚廉所生季勝、惡來二子。待五世子造父時期,造父有功于周穆王被賜于趙城,由此為趙氏。秦的先祖惡來乃是蜚廉的長子、季勝的親哥哥,二人本是親哥倆。再加上趙國這一支先發達起來,秦國祖先跟趙國本就是同宗同族,幹脆随着趙國稱自己為趙氏。

雖然,秦祖先發迹時間晚于趙祖先一點,但是,後來者卻發力非凡。秦祖先非子因善于養馬,得到周孝王的欣賞,獲得封地,成為秦國最開始的封地君主。到春秋時期,秦國的“地位”再度攀升,秦襄公在位時期已經是“諸侯”國了,而趙氏一支脈在戰國時才正式為諸侯。

姓與氏的區别是什麼(姓跟氏到底有什麼區别)6

雖說,趙國榮譽不及秦國,但是,随着家庭社會地位的驟然上升,可以另行冊立“氏”,此時,“氏趙”就顯得沒有任何深層次的意義了。“赢”這個姓恰好是趙國和秦國共同的古姓,也代表了榮耀非凡,所以,趙國冊立新氏為“赢”。

西周末年,荒唐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在長城腳下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其子平王即位,遷都城至洛邑建立東周。此時,風華正茂的卻是秦國當權的穆公,穆公東征西讨打了不少勝仗,是當時赫赫有名的人物。既然自己可以光宗耀祖了,他也恢複了令自己倍感榮耀的古姓“赢”。

所以,這也才有了“赢姓”跟“趙氏”一樣的說法了。

姓與氏的區别是什麼(姓跟氏到底有什麼區别)7

這裡,我們既然說到了秦國的姓氏,秦始皇就不得不再提一下了。曾在網絡上因秦始皇的“姓名”産生過一些争論,各種說法都有,這裡,我們有必要再系統的說一下。

由于,到了秦始皇這一代,秦國依然統一了六國,所以,“趙氏”則已經不能彰顯其宗室地位了。又因為,作為伯益後裔的秦始皇,“姓”是無法改變的,所以,他隻能是姓“嬴”。至于“氏”,這裡,可以是“趙”,也可以是“秦”。

我個人以為:“秦”則更符合實際情況,因為,和秦國國君的氏名實相副。這裡,還有一點我們需注意一下,那就是:在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故曰“趙政”或“秦政”都是可以的。之後,到了秦漢姓氏合流之際,則叫秦始皇為“嬴政”應該是正确的。

姓與氏的區别是什麼(姓跟氏到底有什麼區别)8

不但,“嬴政”可以叫,“秦政”也是可行的,“趙政”也是可以的,甚至,有些文獻中還稱之為“呂政”,其中原因,則是來自于秦始皇乃是呂不韋之子一說,這個可能有一點不靠譜。因為,秦漢姓氏合流,此時的“姓”與“氏”已經逐漸出現統一之勢了。

參考資料:

【《殷周制度論》、《史記·秦始皇本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