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脊液
腦脊液 (Cerebro-Spinal Fluid,CSF) 是環繞于中樞神經系統(腦和脊髓)周圍的無色透明的液體,主要存在于顱内和脊柱内的空隙間,比如腦室、蛛網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生成,循環,然後再被吸收,其總量穩定保持在一定水平,時刻處在一種動态的平衡之中。它提供腦的一部分代謝功能,也在運動時像水床一樣保護腦。
腦脊液有什麼作用
(1) 腦脊液能供應神經細胞一定的營養,運走中樞神經系統内的代謝産物,調節着中樞神經系統的酸堿平衡。
(2) 可以形象地理解為「腦和脊髓懸浮在腦脊液中」。腦脊液緩沖腦和脊髓的壓力,對腦和脊髓具有保護和支持作用。
正常成年人腦脊液量約 100~150 mL。腦脊液生成速度大約 0.3 mL/分鐘,一天大約産生 450 mL,也就是說每天至少要更換 3 次。
腦脊液怎樣生成、循環、吸收
腦脊液的産生:腦脊液主要由腦室中由血管組織盤繞成的結構—脈絡叢産生,當血液流經此處時時,血液中的一部分成分「滲出」,形成腦脊液。
腦脊液的循環:腦脊液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不斷生成和被吸收,因此處于循環之中,這個循環受阻,是腦積水的重要原因。
腦内有不少空隙,腦脊液在其中流動,包括側腦室、室間孔、第三腦室、中腦導水管、第四腦室、正中孔、外側孔,最後流入腦和脊髓的蛛網膜下腔,準備吸收。
腦脊液的吸收:腦脊液的吸收是指進入全身的血液循環,可以比作水庫洩洪進入江河,起主要洩洪作用的是蛛網膜。
1)在腦的最上方,位于兩個腦半球之間是大腦的主要回流靜脈——上矢狀窦,在上矢狀窦附近存在很多由蛛網膜(飄在腦的表面,如絮如絲、極薄的一層膜)構成的絨毛狀突起,稱蛛網膜顆粒,它們突入硬腦膜窦内的靜脈血中。
2)在蛛網膜下方流動的腦脊液通過這些顆粒滲入硬腦膜窦(上矢狀窦)内,回流入靜脈,又回到血液中。同時腦和脊髓的血管、神經周圍的間隙中的膜結構和位于腦室系統内的室管膜也參與腦脊液的吸收。
3)腦脊液的吸收受顱内壓影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