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電商商業模式怎樣變化

電商商業模式怎樣變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01 22:10:50

開欄語:十年來,北京商業已然華麗蝶變。消費市場日益壯大,居民消費支出增量提質。傳統零售革故鼎新,新興互聯網消費引領風騷。在邁向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康莊大道上,北京的步子穩而堅定,自信且充滿活力。

或許,很難找出一個行業能如此跌宕起伏、百轉千回。方寸的手機屏幕間,上演着中國電商十年的交響曲。2012-2021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從1.26萬億元達到13.1萬億元,猛漲近10倍。

目不暇接的交易數字,以億為計的投資額度,按秒來算的包裹流轉,奔騰向前的電商經濟切實改變了居民的日常消費生活,演化出的各類新興商業模式也讓産業鍊上的更多人收獲了商機。作為超級大都市的北京,更是在十年間成為網絡新興消費的風向标。

然而,流量之上,巨頭與獨角獸的命運之輪從未停止轉動。留下的,在堅守中尋找轉機與方向,而離開的,平添更多感歎與遺憾。可以預料,下一個十年,将更為考驗破浪者的決心和韌性。

十年漲10倍,一個快速膨脹的行業

“90後”張悅回想網購第一件物品的經曆時,仍有種不可思議的恍惚感。“2007年我讀小學六年級,在淘寶買的第一件東西是瘦身霜,那時還沒有銀行卡支付,我是在旺旺上給商家發彙款單的信息,然後去中國郵政的網點取的包裹。”她說道。

2013年,讀大一的張悅開始教室友們第一次網購。“教她們如何用銀行卡U盾支付、如何判斷評論的真假、如何在‘雙11’搶購等等。那時候主要用電腦網購,還沒法看到物流信息,隻能等快遞公司發的取件短信。”張悅笑着說,“以至于每天室友都在念叨‘包裹會到嗎’‘啥時候能到’,終于拿到包裹後,整個人開心得不得了。”

電商商業模式怎樣變化(北京商業這十年)1

曾經網購的種種不便要是放在今天,幾乎難以想象。十年間,電商支付、物流等各環節瞬息萬變,構建起一張迥異于傳統零售的交易圖景。2012-2021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從1.26萬億元達到13.1萬億元,猛漲近10倍,幾乎改變了“80後”至“00後”近三代人的消費生活。

2012年算是中國電商發展的第一個分水嶺。8848、易趣網等老一批電商完成了市場啟蒙,卻也被後起之秀迅速超越。彼時,阿裡與京東已經能扛起大旗,前者操盤“雙11”風生水起,後者與家電渠道商打得不可開交;團購網站上演“千團大戰”,垂直電商如蘑菇街、唯品會、返利網、小紅書也快速壯大。

電商商業模式怎樣變化(北京商業這十年)2

中國電商企業在市場中嶄露頭角,一躍成名。自2009年阿裡以5200萬元的交易額開啟第一屆“雙11”,2012年的“雙11”共有京東、蘇甯易購、國美網上商城、1号店等9個新玩家加入。直到2022年,“雙11”“6·18”這些電商企業制造的營銷盛典,依舊能産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行業從冰河時期躍升至百花齊放的盛況,至少讓從業者與旁觀者都堅信:至少這一輪的十年,中國電子商務是最适合創業的土壤,滾滾湧入的資本鞭策着新生一代電商創始人盡快完成原始積累,将“跑得快”和“跑得遠”強挂鈎。

受益于電商紅利,快遞物流業快速成型。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在2013-2015年,全國快遞量增速穩在50%上下。按一位資深快遞從業者的感受來說,“2015年以前,快遞網點都是躺着賺錢,根本不需要怎麼運營,光是派件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成功者偏愛創新,模式疊代再疊代

“眼見萬丈高樓平地起,又見無限江山物是人非”。黃金十年,電商新老接替應接不暇。電商将生意顆粒度越做越細,現實殘酷的一面也悄然顯露出來。

短短幾年間,綜合電商逐步做到流量“千人千面”,無形中也抹去了垂類電商的優勢。後者曾經搶跑出的時間窗口似乎也僅停留在那幾年。從蘇甯賣身,到今年國美動蕩、每日優鮮一地雞毛、易趣網關停,再輝煌的過往終究也難以成為未來的免死金牌。

電商商業模式怎樣變化(北京商業這十年)3

激烈競争迫使電商着眼于更遠的未來。2016年10月,馬雲在雲栖大會上斷言“未來沒有電子商務一說,隻有新零售一說”。轉年,劉強東的“無界零售”理論開始刷屏,“下一個10年到20年,零售業将迎來第四次零售革命”。

在此之後,電商與線下實體在技術、管理、投資等諸多方面有意融合。傳統商場納入電商麾下,O2O、無人便利店、無人超市等創新業态孕育而出。圍繞零售大做文章的電商巨頭們,無非寄希望于打破天花闆,進一步牢固既有的市場份額。

電商商業模式怎樣變化(北京商業這十年)4

畢竟,誰能料到半路會殺出個拼多多?靠着社交裂變和低價交易,2015年拼多多從五環外撕開了一個大口子,一路挺進了阿裡與京東的腹地,以肉眼可見的交易額爆發式增長,一路狂瀾下沉市場。

2018年7月,黃峥口中“3歲的孩子”敲響登陸納斯達克鐘聲,電商巨頭們向來忽視的新市場成就了拼多多,“Costco”和“迪士尼”結合似乎也行得通。即便黃峥承認“拼多多身上有很多顯而易見的問題,眼前充斥着可見的危險與挑戰”,但也不妨礙其改寫電商格局:從兩足鼎立變為三分天下。

就算再費心折騰,頭部電商仍難以忽略後生可畏的事實。拼多多之後,抖音、快手由短視頻轉戰電商,以直播等新模式猛烈沖擊着傳統電商的流量城牆,甚至分食着後者引以為傲的“雙11”“6·18”戰績。主播帶貨的能力不亞于一場小型的電商促銷,既能牢牢抓住晚8點後的消費人群,更是以常态化的促銷将集中的流量節點分散化。

曆史總是如此相似,何曾料想眼下抖音也能讓淘寶頭疼不已。互聯網風起雲湧,同樣也大浪淘沙,立于不敗者要生逢其時,更要有過硬的招數。

立足電商又着眼他處,當局者總是野心勃勃

1995年,北京中關村南大街上的一塊廣告牌上寫着:“中國離信息高速公路還有多遠?向北1500米。”廣告牌往北1500米是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瀛海威。2022年,中國互聯網企業多到一抓一大把,再也不用向北1500米才能找到。這也不過十年、二十年。

繁榮的電商消費中,北京市場表現尤為突出。數據顯示,2016年,北京網上零售額突破了2000億元,近五年年均增速達到48.9%,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從2011年的4%提高到2016年的18.6%。

隻不過,電商互聯網,當年是一片待開墾的荒地,現在更适合精雕細琢的精細化運作。更為迫切的是,耕耘十餘載的頭部電商已快掘盡市場的流量紅利。數據顯示,2021年,“雙11”成交額增速僅為8.45%,而前一年的數字為26%。在2022年二季度,阿裡、拼多多首次未公布月活數據。

一面是用戶增幅趨緩、流量分食嚴重、消費意願波動将會成為長期狀态,另一面,在直播熱潮之後,是否會有更新穎的消費玩法和商業模式将其替代,都是未知數。下沉到鄉鎮,或是着眼于海外,電商的競合與探索仍在繼續。

2014年,進入互聯網的楊林僅僅是一名網站編輯,他所在的什麼值得買網提供簡單的信息導購,數碼、家電、服飾這些偏功能性的品類主要基于創始人隋國棟的喜好而設立。今天再看跟着互聯網浪潮共進的什麼值得買,屈指可數的類目數量現已擴張到100多個。“簡而言之,平台打造的細分場景服務若是單拉出來,能做成一個獨立的App。”

這僅僅是一家垂直電商的自我修養,放眼第一梯隊的阿裡、京東、拼多多等綜合類電商,都有電商之外的主業和副業。京東把自己歸為新型實體企業,将技術視為第三條增長曲線,在物流基礎建設、大健康、雲計算等諸多領域開花。阿裡在國内零售之外,沿着“一帶一路”拓展海外市場,虛拟的雲計算和大數據業務也可圈可點。拼多多則對技術農業頗為癡迷,又寄希望于社區商業。

無論如何,十年間,為了吸引用戶下單、縮短決策鍊路,電商不僅将各類營銷策略玩到極緻,還對用戶浏覽路徑做了更為精細的切分來挖掘潛在細分客群,無形之中也反推、重塑着生産端的供應鍊應對能力。互聯網企業帶動的供應鍊創新,正在通過以需定産影響上遊,推進供給側改革,其影響力從産業領域,擴展到經濟、社會等諸多領域。

當然,互聯網行業仍舊需要更為規範地發展。2021年起,電商行業“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違法行為被明令禁止。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2021)》顯示,2021年,合計對98起互聯網領域案件公開作出行政處罰。不僅如此,近年來涉及直播領域等監管法規政策也密集出台,劍指刷單炒信、虛假宣傳等行業弊病。

為創新鼓帆,為前路定錨。如今,電商這艘巨輪正駛入深水區,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經濟不可忽視的力量。然而,與此同時,國際經濟局勢和疫情環境仍處于不穩定中,廣闊的海面之下仍湧動着暗流。要想在下一個十年活下去,無疑更需要選手們的耐力和決心。勇立潮頭,未來方可期。

北京商報記者 趙述評 何倩/文并攝

圖片來源:北京商報、企業提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