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
日
持
久
成語讀音
kuàng rì chí jiǔ
成語釋義
曠:拖延得太久。荒廢、耽擱。指耗費時日。
成語辨析
近義詞:經年累月、長此以往、長年累月
反義詞:昙花一現、彈指之間、電光火石
成語出處
《晉書·石季龍載記》:“快牛為犢子時,多能破車,汝當小忍之。”
成語故事
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三》:“今取古之為萬國者,分以為戰國七,能具數十萬之兵,曠日持久。”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史學名著。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
趙國: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周威烈王始命趙烈侯趙籍為侯。至趙武靈王(前325年-前299年)始稱王,至王遷,前222年,滅于秦國。國都在晉陽(今太原),前425年遷中牟(今鶴壁),前386年趙敬侯遷到邯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