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北京市小麥開鐮活動在順義區去碑營村舉辦,标志着北京市的夏收工作全面展開。據農情調度數據顯示,預計北京市夏糧收獲面積27.2萬畝,比上一年增長38.8%。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推廣研究員王俊英表示,目前,北京小麥已經進入全面收獲高峰,預計大部分地塊将在6月25日左右完成收獲,在收獲的同時進行播種,成熟一塊、收獲一塊、播種一塊,将在月底前完成大部分地塊的播種工作。
北京市順義區去碑營村小麥開鐮收割。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攝
“今年的小麥大豐收”
18日一早,在去碑營村的麥田地頭,收割機、播種機、拖拉機整裝齊發,金燦燦的麥田開鐮收獲。今年,去碑營村的小麥種植面積3000餘畝,産量比較高的地塊預計畝産可達650公斤左右,創造示範區小麥高産紀錄。
“今年的小麥大豐收。”北京興農天力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領,在小麥田裡拍攝了一段視頻表達豐收的喜悅。他告訴記者,雖然去年秋汛造成了小麥晚播,但經過一系列的田間管理小麥産量受晚播的影響不大,預計畝産可以達到600多公斤。
從2012年起,陳領就開始流轉土地,主要種植小麥和玉米,逐漸打造成了一張糧食種植的金色名片。2021年,陳領新增加了2000多畝的流轉土地,這塊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萬畝示範區總面積達到了6000多畝,涉及周邊四個村子,其中核心區有3000多畝。
“春争日,夏争時。北京的麥收得搶收搶種,前幾天陰天,溫度低一點,今年開鐮的時間比去年晚一兩天。”為了及時搶收搶種,陳領給合作社配備了收割機、拖拉機、播種機等多種農機,預計一周左右就可以完成小麥收割工作。
順義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黃海鵬表示,順義區是北京市糧食主産區,2021年糧食播面達到17.44萬畝,産量6.83萬噸,位列全市第一。今年,夏糧預計收獲面積達到12.16萬畝,共涉及18個鎮278個村,主要作物為小麥,約占全市的一半,絕對值位列第一。當前小麥已經成熟,長勢喜人,畝産預測相比去年略增。
晚播小麥豐産的北京經驗
晚播的小麥實現豐收,北京有哪些經驗可以總結?對此,王俊英介紹,2021年,受嚴重秋汛影響,北京小麥晚播近半個月,弱苗比例較大,基礎不太好。不過有利也有弊,由于底墒好,小麥出苗率高,加上冬季負積溫少,氣候條件總體有利于小麥越冬,雖然越冬後期出現降溫天氣,但當時有雪覆蓋,小麥受損傷較小,而且由于普遍澆了越冬水,小麥實現了帶綠葉越冬,今年小麥返青期總莖數還比越冬前還增加了10%以上。
“為了減少晚播對小麥的影響,我們采取了增加播種量和提高播種質量等措施。”王俊英表示,在提高播種質量上,一方面是采用帶動力驅動耙的播種機,另一方面制定了小麥整地播種質量标準和評價方法,并加強對農機手的培訓,提高了農機手的責任心。
記者了解到,為減少晚播對小麥的影響,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還提倡農戶采取搶時補晚、以肥補晚、以苗補晚、以細補晚、以種補晚等多種措施。此外,考慮到晚播農資用量大、農資價格上漲,北京市在落實中央各項補貼政策的同時,出台了小麥一次性補貼政策,農戶每畝地可獲得100元補貼,有的區還通過區域性政策進行額外補貼,以此激發農戶的種糧積極性。
今年越冬以來,通過加強技術服務、落實肥水管理、開展“一噴三防”等措施,促進苗情轉化升級,北京小麥長勢好于去年。據監測顯示,小麥畝穗數、穗粒數較去年均有所增加。王俊英表示,“今年小麥起身的時候,總莖數已經超過了去年,實現了苗情轉化提檔升級,最終今年小麥的平均畝穗數比去年還多了2.7萬。”
跨區域作業農機近半
“總體看,服務北京三夏農業生産的農機準備充足,能夠滿足農業生産的需要。”北京市農業農村局農機管理處副處長崔皓表示,目前,北京市已準備各類農機1萬台套,其中小麥收割機約400台、玉米播種機約600台、拖拉機約2000台、其他機械約7000台,以确保夏收、夏種任務順利完成。
在完成河北等地小麥收割後,有的小麥收割機繼續北上進京。“北京地區開始麥收後,跨區域作業農機就臨近尾聲,今年跨區域進京的收割機約占一半,與往年數量基本持平,農機進京不受疫情的影響。”崔皓表示,跨區域作業的農機一般來自河北、河南、山東等地,這些跨區域作業的機手也會提前跟農戶、合作社聯系,有需要就到北京來。
在疫情防控情況下,北京市農業農村局與市公安局、市交通委形成聯動機制,為農機、運輸車輛等跨區作業機具,辦理進京和跨區作業證等事宜。崔皓表示,在三夏期間,為保證運輸車輛正常通行,在北京區域内發放了200個跨區作業車輛通行證,保障農機運輸車輛免費通行。此外,北京市農業農村局還通過督導,調查摸底、機具統籌調度,對外公布了16家有餘力提供機收服務的農機服務組織名單,為有需要的農戶提供服務。
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盧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