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6 01:39:00

肖邦再次奏響夜曲,誰在用 QQ 音樂播放一曲《紅顔如霜》。

周傑倫新專輯昨晚提前亮相,目前銷量已經超過 400 萬張,成為中國内地首張銷售額破億的數字專輯。

不知道寫歌的人是否滿意,但聽歌的人則心情複雜。有人期待回憶中的周傑倫風格,有人則怒斥周傑倫抄襲周傑倫,專輯上線後#難聽#突然空降熱搜第一。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周傑倫新專輯深度解讀)1

上周《最偉大的作品》MV 發布後,周傑倫已經被不少人認為太過狂妄,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22 年前,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歌手自诩完美主義者,将自己的名字作為歌詞唱了 20 多秒,人們覺得可愛有趣。

22 年後,一個斬獲所有大獎、留下大量經典的樂壇天王,唱一句「世代的狂/音樂的王」,遭遇口誅筆伐。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周傑倫新專輯深度解讀)2

人們到底在期待一個怎樣的周傑倫?

周傑倫還是不是那個周傑倫?

以及那個每次都會被提及的拷問:周傑倫江郎才盡了嗎?

「方周合體」中國風依舊,周傑倫卻再回不去了

從昨晚周傑倫專輯上線開始,我已經将五首新歌聽了不下 50 次。這次除了《還在流浪》外,都尚未發布新 MV,也可以像回到那個 MP3 的年代,完全用耳朵來聆聽。

一曲《紅顔如霜》帶回了周傑倫方文山久違的中國風,這種将 R&B 和京劇唱腔融合的曲風,依稀能看到《雙節棍》裡二胡和說唱搖滾混搭那樣的編曲創意。

方文山将最好的詞給了周傑倫,一句甚安勿念,你說落筆太難,紅顔隻得把思念結成霜,凝結過往。一幅戀人天涯一方、無人問暖的畫卷徐徐展開。

水墨畫般的《青花瓷》,琴聲幽幽的《東風破》,凄美離别的《發如雪》,北魏洛陽城的《煙花易冷》,方文山标志性的「素顔韻腳詩」也出現在《紅顔如霜》。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周傑倫新專輯深度解讀)3

這是方文山自創一種「詩歌名稱」,「素顔」即為保持漢語的本色,甚至不加标點,「韻腳」即為講究押韻。「詩作内容的鋪成,首重故事與畫面的經營,文字猶如電影版上映。」

當你聽着歌品味歌詞,或單獨閱讀歌詞,感受都不盡相同。

本張專輯裡我印象最深刻就是《最偉大的作品》和《紅顔如霜》,雖然《最偉大的作品》發布後大家的焦點就放在了找藝術梗上,但歌曲本身可圈可點。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周傑倫新專輯深度解讀)4

音樂人 JoeCreator 就表示這首歌的打擊樂風格非常新穎,踩镲在律動肆意穿插,軍鼓的音調也在不斷改變,這是一個 trap 風格的鼓,在現代嘻哈說唱裡是非常流行的。

即使這仍然是一首周傑倫味道十足的歌,他還是将曲風進行了一些創新,比他早期的嘻哈風格更現代了。

這某種程度也是對這幾年「江郎才盡」的一種的回應,但實際上周傑倫可能早已經不在乎這樣的聲音。20 年來對周傑倫的質疑論調,才是真正一成不變的。

2005 年,周傑倫推出《十一月的蕭邦》不久,就有媒體對這張專輯批評得體無完膚,标題是《周傑倫新作缺乏新意 有抄襲嫌疑遭衆口狂批》,和今天的熱搜别無二緻。裡面的觀點你也一定似曾相識:

概念——專輯有蕭邦之名,無蕭邦之實靈感——周董太忙,隻顧賺錢忘了音樂作品——歌曲讓人失望,更有抄襲之嫌銷量——盡管罵聲不斷,銷量依然猛漲

當然這并非代表新專輯像《十一月的蕭邦》是被看走眼的遺珠,隻是遠未達到不堪入耳的「垃圾」水平,倒是很多批評像套模闆十年一日重複着一個觀點。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周傑倫新專輯深度解讀)5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一衆批評聲也并非全無道理。這次很多人的共同感受是,周傑倫的嗓音大不如前了。很多歌迷不約而同感歎:「如果是當年,這首歌的高音……」

音樂博主@ LiveMusic 現場 認為周傑倫的嗓音沙啞到需要喝一百瓶胖大海的程度。甚至在很多主歌中用說唱代替,可能就是為了避免嗓音的問題。

這點其實有迹可循,知名音樂博主 @Jason-老濕盤點了周傑倫曆年的演唱會,發現周傑倫 2016 年- 2019 年開了 120 場演唱會聲音就徹底變了,機能斷崖式下滑,已經很難聽到聲音的閉合力度,基本很少碰 G4 以上的高音了。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周傑倫新專輯深度解讀)6

像周傑倫這樣的歌手,或許可以用更成熟的技巧或改變風格來彌補嗓音狀态的下滑,但的确很難像以前那樣唱歌了,即使依然有着天馬行空的編曲創意,也不一定能通過自己的聲音實現。

如果你還用巅峰時期的唱功要求周傑倫,說一句「難聽」也有你的道理。但也像後台一位讀者說的,音樂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該是傳遞情感吧。

每一個聽衆都可以在詞曲中找到自己内心那一份獨一無二的情感,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呀。

若總是隻有所謂的專業樂評,而讓歌曲失去音樂原本的珍貴語言就太可惜啦。

從「難聽」走過來,他已經無視「難聽」

周傑倫遇到「難聽」的評價,早不是一次兩次了。

他橫空出道時,就曾因為「咬字不清」被很多人吐槽,還被樂壇嘲諷其「結巴」,這從《JAY》《範特西》到第三張專輯《八度空間》發布時幾乎到了頂端。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周傑倫新專輯深度解讀)7

但「難聽」又怎樣,當時它就是新,就是酷,周傑倫獨創的唱法,反而被很多年輕人所崇拜。

盡管當時的華語樂壇群雄逐鹿,但從來沒有一個歌手敢這樣唱歌。大街小巷的音像店裡,哪家都曾會飄出周傑倫的歌聲。

和現在很多流量明星最大的區别是:不管你說他長相不符合傳統意義上的偶像,還是唱歌一個詞都唱不清,他每張專輯都會拿下樂壇頂尖獎項,總是用實實在在的好作品說話。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周傑倫新專輯深度解讀)8

出道即巅峰,導緻伴随至今的,是我們對周傑倫巨大的期待。

他的每一首歌,以及每一張專輯,都會被全民圍觀。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周傑倫新專輯深度解讀)9

這次新專輯發布前 6 年,2018 年 1 月的單曲《等你下課》,周傑倫被罵新歌「難聽」,同年 5 月《不愛我就拉倒》,被網友吐槽歌詞土味油膩,一句「哥練的胸肌,如果你還想靠」,更讓周傑倫的「哥式文學」逐年被「發揚光大」。

這首單曲評分低到隻有 4.2 分,周傑倫回怼道:「這是周氏幽默,不愛我就拉倒。」

2019 年《說好不哭》,不僅歌曲口碑慘淡,豆瓣短評一句「難聽到哭」獲得靠前的 3052 個點贊。

2020 年的《Mojito》難聽說的倒不多,「普通」「沒有任何進步」等關鍵詞又被熱議。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周傑倫新專輯深度解讀)10

《最偉大的作品》上線後,因為歌名更讓一些對歌曲并不認可的人評論道「就這?」,不過從周傑倫敢給專輯定下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他早就視「難不難聽」為浮雲了。

之前周傑倫領獎時,有樂評人批評他的音樂很粗糙,周傑倫上台領獎時直接回怼:

我就是要這樣的音樂,誰叫我是周傑倫。

「神壇」之上,所有進步都被視為理所當然,所有争論都會被無限放大。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周傑倫新專輯深度解讀)11

「難聽」這個熱搜詞,就像一個無限循環的魔咒,每當有熱門歌手發新歌時,總會不時登上微博熱搜榜,閱讀量已經近 50 億。

那些歌總是讓人聽不懂卻大受震撼,「難聽」的詞條背後,就像是對當下華語樂壇永無止境的諷刺和失望。

當這口警鐘每次在手機上敲響,就在提醒我們此刻對流量瘋狂侵襲的諷刺和失望,對歌曲輕浮淺薄的諷刺和失望,對創作匆忙流水線的諷刺和失望。

好聽還是難聽,每個人都有自己審美和評判标準,無可厚非。

但以大衆标準來看,我們至少可以分為感性和理性的兩個層面來看:感性和每個人的主觀體驗有關無從判斷,而理性的部分,至少還有一些可以讨論的空間。

當「難聽」這個詞降臨到周傑倫頭上——

我們可以思考,一首歌的聽感背後,我們最基礎是否有去關心:它的歌詞、唱法、旋律、節奏、設計、制作等等,整體的質量都有用心去做好嗎?

重塑樂隊就曾經這樣評價自己「難聽」的歌: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周傑倫新專輯深度解讀)12

就算是感性部分,你也可以輕易感受到歌手努力傳遞的部分。

如莫紮特所說,「生活的苦難壓不垮我,我心中的歡樂不是我個人的,我把歡樂注入音樂,為的是讓全世界感到歡樂。」

如果你也有一刻覺得,周傑倫「一直在重複自己」「沒有突破和驚喜」,甚至直接一句「難聽」否定一切,不可否認的是——周傑倫也不是超人,隻是人生階段和他選擇的生活不一樣了,他還在發專輯,已經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就算是這次被人戲谑是「歐洲小品荟萃」「小時代 5」的《最偉大的作品》MV,背後也耗時 1 個多月,周傑倫請了 18 位奧斯卡金像獎級别的特效制作團隊人員,花費 1350 萬元完成,這也創下了周傑倫 MV 成本的最高紀錄。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周傑倫新專輯深度解讀)13

關于周傑倫為什麼 6 年才出一張專輯,方文山在最新采訪中回複道:

創作很難用時間去約束,太制式化就像工廠生産了,創意的自由度就沒有了。如果要限定在一個時間内把幾首歌寫完,就有點像交作業的感覺。而且六年來周傑倫也幫了很多人寫歌,也發表了很多單曲,這些歌加起來也有十首了。

雖然專輯最終确實是延遲了,但絕對不是刻意的,我們可以說是「求好心切」,最後出來的是好的東西就對了。

如今的周傑倫已經 43 歲,出道近 22 年,他不僅有音樂,也會拍電影、上綜藝、打籃球、喝奶茶、四處旅遊,還有了自己的家庭。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周傑倫新專輯深度解讀)14

千禧年的天王天後們,有帶娃的,有養老的,隐退的不在少數。

雖然近 6 年來,周傑倫隻出了一張專輯,但每年都盡量出一兩首單曲——可能是為了照顧苦苦等待的歌迷們,可能是為了繼續在華語樂壇傳唱下去,可能隻是為了讓大家看到,他們記憶中的周傑倫依然還在。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周傑倫新專輯深度解讀)15

最新的 5 首新歌裡,你可能感受不到創新、颠覆、尖銳這些關鍵詞,但可以聽到很多過去歌的影子,他在随處可見的細節中提醒你——他還是那個周傑倫。

對待音樂,他依然自信、認真,但也變得更加自在、從容了。

如果說過去的周傑倫追求的是先鋒性和引領性,現在的周傑倫更追求的可能是自在感和普适性。

周傑倫新專輯6首新歌評價(周傑倫新專輯深度解讀)16

愛範兒讀者 Fevers 向我們表示,他現在聽得多了就不聽周傑倫了。

覺得現在周傑倫出的歌審美還停在 20 年前,新專輯保守,中規中矩,及格線水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音樂,音樂本身,其實就是一個遇見的過程。

你在 18 歲遇見了周傑倫,你現在還能聽到他的歌,還喜歡聽他的歌,無論對周傑倫還是對我們來說,都是一種莫大的幸運。

注:此文由李超凡和吳志奇共同完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